PDF下载
基于 CiteSpace 的中国环境税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段继寒

贵州财经大学

摘要: 本文通过对于所选文章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目前国内关于环保税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大致包括环保税税种,环境税理论,以及环保税机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环境保护、环境税改革、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此外,对于环境税研究方向和研究趋势的分析,有利于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和税制完善有着重大的意义,依据对于环境税制研究的发展情况的研究,结合现有环境税制,可以为未来环境税制的完善和改革进行思考。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环境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DOI:10.12721/ccn.2022.15707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研究背景

当前环境保护问题不仅受到国内频繁关注,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热点问题。在当今时代,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环境问题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而财政是国家治理的支柱,运用财政手段来对现有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是解决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而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对环境税的研究。目前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环境税制的完善和改革也越发被关注和讨论,因此对于环境税的研究也越发丰富,厘清环境税研究趋势和方向,把握研究重点、分析研究作者研究方法,对于环境保护的实施有着重大意义。在当今时代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背景下,对环境税的研究可以为未来环境税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进而着手对于绿水青山的保护的同时,也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2.1数据来源

2022年5月15日,本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对于期刊条目下检索“环境税”、“生态税”、“环境保护税”,对于这三个关键词的检索,来源类别 =“核心期刊”or“CSSCI”。分别检索到文章1064、688、130篇,本文作者为了保证此研究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剔除其中与本文研究内容不相关的部分论文、报纸、建议、讲话、解读、和新闻和一些内容重复的文章,最终筛选出1396篇关于环境税制的研究论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做出的知识图谱与传统意义上的文献计量方式相结合,运用对于数据的分析研究、将直观的图片来进行绘制,将近20年内我国学者对于环境税制的研究内容、方向、趋势、现状进行展示出来。

2.2 结果分析

2.2.1 发文时间分布分析

对于一个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趋势的研究,可以很直观和清晰的确定该研究领域近年来各个作者的研究发展程度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阶段。我国近20年来对于环境税方面的研究文章发文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为缓慢增长期,高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

( 1) 1992 - 2006 环境税制的研究处于缓慢增长阶段,此时我国刚刚开始进行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环境保护的声音发出来,吸引了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和讨论对于环境保护层面的税收制度的建立,此时对于环境税的研究处于起步时期和萌芽时期,2000年以前,由于国内相关刚刚开始研究环境税制,这一时期关于环境保护收税制度的研究量并不大,对于环境保护的整体关注度也不够高。2001年我国加入WTO,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促进了国内学者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于环境税的研究,此时,对于环境税的研究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去,但是总体来说,这一阶段对于环境税制的研究和论证,在总体层面上偏理论分析和制度分析,构想程度较大,而对于实证性质的研究和操作层面的研究并不多。

( 2) 2007-2010年为高速发展阶段。2006年,全国两会中首次出现将排污费改为环境税的说法。次年国家国务院开始首次提出“开征环境税”等一系列的政府官方性文件对环境税制的征收进行指导和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社会各界对于这一新型税种进行高度重视和广泛讨论,与此同时各界学者包括财税领域、环保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此时社会各界对于环境税制的建立健全以及后续完善改革的研究达到高潮,年度发文量也开始进行高速增长。

( 3) 2011-2022年的稳定发展阶段。此时我国开始进行经济增长动能转换,逐步将经济增长放缓,而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对于环境税的相关研究也趋于饱和,虽然每年年度环境税领域发文趋于稳定状态,但是对其研究量也处于稳步增长,根据多年的研究,现阶段对于环境税相关的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2.2发文作者分析

对于发文作者共线分析,可以直观明确的表达出该领域的学者对于环境税相关方面的研究数量,影响程度和合作关系、发文集中度和研究互助关系。

根据2022年5月15日作者在知网数据库下载的文献数据进行citespace图谱分析,显示20年间环境税领域由多名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以上为环境税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环境税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图2) 网络密度为0.0014,共有594个结点和252条连接线。从2021年到1999年。从发文量来看,发文量最多的研究者是刘志,发文量达24篇,其次周志波,发文量为17篇,李国平为15篇。。发文量最多的几位作者包括王慧(15篇)、付慧姝(8篇)、吴健(7 篇)、刘晔(6篇)、马中(5篇)等。前16位的作者发文量占所有作者发文量的7.03%。因为环境税制涉及的领域较多,分别涉及到财税领域、环保领域、法律领域等多方面,所以对于环境税制的研究作者趋于封闭,排除部分小团体抱团研究之外(如共同来自西南大学的周志波、张卫国、于连超等),其余互相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强。

2.2.3发文机构分析

本文作者截取了对于环境税的研究文献量大于6篇的研究机构,共31个研究机构来进行分析,其中以中国人民大学关于研究环境保护税方面的科研数量最高,所得到的社会关注度也最大,影响力最高。在20年时间内中国人民大学对于环境税相关方面的研究发文量为33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紧随其后,发文量为22篇,其中关于环境税制的研究发文量大于20篇的还有中央财经大学、西南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在这31个研究机构中,财经类研究机构占比较多,这是因为对于环境税的研究,其本质还是对于国家财政中一类税务种类的研究分析。因为环境税制涉及的领域较多,分别涉及到财税领域、环保领域、法律领域等多方面,所以对于环境税制的研究机构趋于封闭,尤其跨机构的合作不多,在相当程度上对于环境税制的研究缺少交流合作,这样并不利于环境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此类情况,应该加强不同机构之间对于环境税相关问题的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帮助,促进研究健康推进。

2.2.4关键词共现分析

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词是本文作者对于文章的高度性概括,也是文章研究内容的简练体现,对于关键词的选择也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作者对于文章研究关键的表述,关键词可以作为大范围文章研究量的热点与趋势来进行研究。本文作者运用 CiteSpace 软件将 Threshold 设置为 28,得到网络节点736 个、连线1749条、网络密度为0.0065的环境税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2.2.5关键词时区分析

关键词时区分析是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于所选文章的关键词进行处理研究,筛选出一类关键词首次大范围被讨论研究的出现时间阶段,以此来研究环境税领域对于每个关键词研究热点时间的分析。

2.2.6关键词突变分析

使用 CiteSpace 软件对近20年我国国内学者对于环境税制的研究的关键词的突变进行测度(Burst Detection),可以较为直观的表述近年来关于对环境税制的研究关键词突变年份和停止突变的年份,这就可以较为清晰的把握一个时期内国内关于环境税制研究的热点分布和趋势走向,本文通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知网数据库的一千余篇关于环境税的研究进行处理,得出20条出现频率较高的关于环境税的关键词突变年份情况。

3.1结论

目前国内环境税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税种、税制及理论三大类。国内对于环境税税种的研究有垃圾税、碳税、排污费。对于税收制度的研究主要在环境税制、税收渠道等。对于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双重红利和外部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万军,张惠远,王金南,等.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J].环境科学研究,2005,18( 2) : 1-8

[2]张世秋,贺翃燕,曹静.环境政策创新: 论在中国开征环境税收[J].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37( 4) : 550-556.

[3]王金南,等.中国环境税收政策设计与效应研究[M].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