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环境监测中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

赵连法 李镰辰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 当前,水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同时,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水污染环境进行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促进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切实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使这项工作为我国水污染环境治理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更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 环境监测;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27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要想提升水污染环境监测的质量,首先就需要了解当前水污染环境监测的现状,这样可以指导相关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切实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本文对环境监测中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1环境监测中水污染环境监测的现状

1.1水污染监测意识不高的问题

在实际开展中,水污染监测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但是,当前各个部门在开展工作中的侧重点不同,再加上彼此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这就对监测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各个部门对于水污染环境监测认识程度不同,有些部门以及人员认识不到水污染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因此,在行动上缺乏主动性。在这种状态下,工作人员不会全面地发现问题,这也会影响水污染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1.2缺乏完善的水污染环境监测体系问题

要实现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就要有一套完善的监测体系。但是,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单位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我国当前所使用的水污染环境监测体系较为简单,很多方面已经无法满足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需要,监测体系的作用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相关部门要尽快的建立一套科学、完备、专业的水污染环境监测体系,以此来更好地服务于水污染环境监测。在建立新的水污染环境监测体系时,要与原先的监测体系相融合,使新监测体系适合我国水污染监测工作的特征,在水污染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中形成明确的分工,同时在具体的内容上做出详细的说明。这样可使工作人员在水污染环境监测各个环节中更加有方向感和目标性。

1.3缺乏有力的监管问题

在水污染环境监测开展过程当中,加强监管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是水污染环境监测部门内部的监管,还体现了在国家相关部门对监测部门的管理。但是,从目前我国水污染环境监测的监管实际来看,监管力度并不够。政府相关部门在对这部分工作进行监管时,许多措施并没有落实到位,相关效能也无法发挥出来。在监督力度不足的情况下,水污染环境监测监督工作处于松散的状态,无法切实发挥监督职责,同时无法及时发现水污染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影响了水污染环境监测的质量。

2环境监测中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

2.1应充分做好水污染环境监测前期的准备工作

(1)在正式开展工作前,水污染环境监测部门相关人员要进行统筹考虑,确定工作步骤具体的工作内容。统筹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具体的水污染环境监测制定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对每个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落实工作责任,树立较强的责任心,进而促使整个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会对水污染环境监测产生影响。因此,环境监测部门管理人员应注重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定期的对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全面化考核,以确保他们的专业素养能有效胜任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同时,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还涉及到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工作人员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根据具体情况为员工提供差异化的培训,并对培训效能进行及时考察,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基于工作岗位的要求高质量地开展工作。

(3)水污染环境监测的实施不仅需要专业的人员,还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因此,在前期开展准备工作时要对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工作人员要明确每种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

(4)要想使仪器设备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还需要对它们进行维护保养。水污染环境监测所用的仪器设备都是一些专业设备,在进行维护保养时需要专业人员。这要求监测单位安排专业人员定期的开展仪器设备保养与维修工作,避免对仪器设备造成损伤,进而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2应加大对水污染常规监测的重视力度

(1)水污染环境监测形式多样,其中常规监测是最为常用的形式。常规监测对水污染防控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在开展常规监测时,要做好对样本的有效处理,这需要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利用完备的仪器设备来完成,这样可最大化地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度,从而提升监测数据的价值。

(2)在开展常规的水污染环境监测时,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要保持规范,同时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为了确保各项监测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还要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全程监督,使他们高质高效地完成监测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水污染的具体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2.3应确保样品采集的质量

(1)工作人员要根据监测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样品采集方法,并确定样品的采集地点。做好这些准备性工作能使样品采集工作更为顺利地进行下去。

(2)工作人员要前往样品采集地点,选择污染较严重的水域开展采集工作。这有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参照价值。

(3)工作人员完成样品的采集滞后,要进行严格管理。比如选择干净的容器盛放样品,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样品瓶中对样品造成污染。

(4)要将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为了避免样品监测出现差错,工作人员要对样品做好分类和编号。这不仅方便后期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为监测工作的质量提供保障。另外,在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特殊要求,为了满足监测工作的需求,监测人员需要关注这些要求,并按照要求来完成样品的采集。一是,他们需要严格按照样品采集步骤进行操作;二是,还要利用高精确度的仪器对样品检测。

2.4应对水污染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1)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会受到每个环节工作的影响,因此,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在工作环节中,样本分析和监测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所以,监管部门尤其要在这一环节加强监督。比如在样品采集时,可根据需要进行两次采集或者多次采集,这样得出的数据会更加接近水污染实际,对相关人员来说也更具参考价值。

2.5提升数据处理质量

数据处理是水污染环境监测结果的最后一个步骤,同时,也是对监测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步骤。在数据处理环节中,工作人员不仅要确保样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来获得水污染的成因,这才是对水污染环境进行监测的主要目的。水污染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要以报告形式递交给相关部门,为他们进行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支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环保的工作包括各个方面,其中,环境监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相关部门应基于全方位的原则来进行环境监测,在这个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本文探讨了环境监测中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马慧.论环境监测中如何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的质量[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39(01):153-155.

[2]王玮.环境监测中如何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J].山西化工,2020,40(04):222-223+226.

[3]罗维.环境监测中如何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的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01):160-161.

[4]欧阳铸.环境监测中提高水污染监测质量的途径[J].科技视界,2019,(30):176-177.

[5]王珏鑫.环境监测中提升水污染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