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技术对染整工程的影响
生物技术侧重于生物整理剂,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与传统工业的结合发生了新的变革,被称为"最新技术"。
1.1转基因生态棉花
把其它生命体的基因,移植到棉花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中去,使棉纤维具有某种新的生物特性,如抗病毒、抗虫害、产生彩色等。
1.2生物酶的应用
酶活剂是高效的一种生物化学催化剂,具有提高生物降解性和生物重复性可利用性的两大特点。
2高能物理技术对染整工程的影响
高能物理侧重于用物理的手段(如低温等离子体、超声波辐射能),对纺织品表面进行处理;对纤维进行改性并改变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2.1低温等离子体对染色的影响
低温下的等离子体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强化性质,对各种纺织纤维材料来说可以达到进行其他纤维加工处理方法中所无法能够做到的强化处理,如能对纤维材料的基层表面处理改性、改善纤维吸水和强化染色等优良性能。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羊毛后在鳞片上会有明显的刻蚀,使顺鳞片方向和逆鳞片方向的摩擦系数差值被减小,降低了毡缩性能;同时还会使羊毛表面形成了很多磺酸羧酸和磺酰丙氨酸基团,提高亲水性和染色性能。
2.2超声波对染色的影响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远远超出人类正常听觉以上高频振动的高速声波。织物超声波主要用于织物退浆,可通过加速造成织物上的弹性浆液和膜快速膨化和织物脱离。一定的灯光条件下可以进行织物超声波快速染色,只需少量加入电解质,也有可能直接达到高浓度织物电解质的快速染色处理效果,有助于实现低盐染色。将超声波应用于洗涤加工中,有明显的助洗效果。
2.3紫外线辐射对染色的影响
不同的紫外线辐射功率及其处理后的时间功率对上述污染率是否提高的规律不同,也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峰值。随着每次处理时间功率的不断增大,上述污染率也会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时间越长这种下降趋势越明显。采用紫外线微波辐射进行处理后,上染率的效果会更加明显,但是由于上述污染率并非是不会无任何限制性的提高,达到一定的峰值浓度后会逐渐下降。在本研究课题中仅当紫外线微波辐射最佳处理条件为80w,10min时,上述污染率最佳。同时作为一种用于物理废水处理的新技术,紫外线辐射具有易于加工清洁、方便,没有任何废水污染产生,只需在常压空气中就能完成。
3微胶囊技术在纺织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较领先,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难点是微胶囊的加工技术,亟待开发研究。微胶囊可以用在纺织品加工多个方面,如转移印花、多点多色印花、起绒印花加香整理、卫生整理、阻燃整理、变色染料、香味整理、蓄热调温等方面。
4稀土在染色中的应用
4.1超细尼龙丝的生产
把经科学筛选的多种稀土金属物引入尼龙分子体系,通过尼龙的酰胺基与其他稀土金属离子间的相互络合作用,把尼龙稀土分子链之间紧密联接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尼龙的稀土分子量,使尼龙丝在熔体腔内可自由拉伸轧制出纤度大约小于1旦的超细长纤维丝。这产品是一种具有多项独家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品。
4.2稀土抗菌防霉双组份整理剂
稀土材料抗菌整理防霉双抗体组份抗菌整理剂广泛用于各种羊绒、羊毛织物制品抗菌整理,能快速杀菌和有效抑制有害细菌,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羊毛织物的自然色泽提高鲜艳度和光洁白度。目前抗菌率尚未超过60%,致敏率基本为零,耐洗40次仍然具有一定抗菌防霉效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中性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茵等生物抑菌抵抗作用明显。
4.3稀土铝酸盐夜光丝目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葛明桥杨杨教授成功自主研制了一种新型高科技夜间纺织荧光材料技术即超稀土纱和铝酸盐新型夜光丝,将来会使光污染成为残酷现实。此种新型夜光纱纺丝技术是目前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技术。
4.4稀土提高羊绒深色相染色上染率
本课题主要针对提高羊绒深色红色相色牢度进行了研究。提高色牢度的措施主要是采用了氯化稀土对活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进行工艺优化,从而确定新工艺。
酸性媒介染料的色牢度一般较好,但残液中的铬离子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本课题也对酸性媒介染料用稀土取代铬盐进行了深人的研究,确定了取代方法和取代量。通过对染色羊绒进行预处理后再一次进行羊绒染色和在羊绒染色不同的时间内加入氯化稀土这两种染色方法已经进行了大量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染色方法都可以能有效提高上色印染率和羊绒色牢度,但需要考虑使用到羊绒预处理后会使羊绒染色后的周期有所加长,所以采用后种方法。
酸性媒介染料在优化工艺下进行染色,重铬酸钠用量节省了60%左右,且残液中铬离子含量降低了40%左右,在保证色牢度的前提下,实现了低铬环保的染色目的。
5无水染色与印花工艺
涂料纤维印花技术纤维工艺主要用途是一种广泛用于节约能源,环境污染小,节省大量印花后料和有效处理传统涂料工程用水的印花纤维工艺。目前所用涂料印花纤维织物印花技术工艺是指借助于弹性纤维树脂粘着在传统涂料纤维织物上直接粘着形成的一种弹性纤维印花薄膜,将各种类型不溶性染料机械地直接均匀粘着在传统涂料印花纤维上的印花纤维工艺技术方法。与其他传统单纺染料印花纤维织物印花技术工艺方法相比,不必再考虑存在对传统涂料印花纤维的直接粘着性能和污染小的问题,适用于各种分为单纺染料纤维织物印花染料织物和混纺染料纤维印花织物的各种涂料纤维印花。另外,涂料印花纤维织物印花技术工艺是种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色谱齐全,拼色容易,花纹图和整体造型轮廓清晰,覆盖性很强。将这两种工艺方法用在更多的纤维产品上并提高牢度和手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7结论
我区纺织行业自转制以后,新型民企迅速成长,总量超过转制以前。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注重了订单和产量,忽视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高贵的高端绒毛纺织原料更多的需要高精尖的原料加工生产技术,要使我们的区域内高端绒毛羊绒原料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关键技术研发创新,降低生产能耗,提升羊绒产品的产业附加值。只有不断增强羊绒企业的技术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加大对高科技企业创新资金投入,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羊绒产业的发展水平。本文中所介绍的新技术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或实验研究过程和实践验证,属于绿色生产内容,是21世纪纺织品技术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余宏明.绿色世纪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绿色营销[D].江苏:苏州大学2004
[2]宋新远新型染整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3]姚金波毛纤维新型整理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4]李美真.羊毛的减量因素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8(4)
[5]李美真羊蜮低温染色工艺研究[J]毛纺科技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