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党中央与国务院主导组建了自然资源部,主要职责为统筹管理山水林田系统,以保护自然资源资产,实现国土空间管制、生态环境修复目的。开展自然资源测绘工作,可为管理自然资源提供精准数据,还可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有效支撑。近年来,我国已迈入自然资源统筹管理时代,因此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已由微观管控转为宏观、由分类管控转为整体管理。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新兴科技高速发展背景下,促进了各行业跨界融合速度。目前我国测绘技术正面临着转型,传统测绘地理信息平台具有数据杂乱、分散度高、信息融合难、技术要求高等缺点,因此升级转型需求较高[1]。本文重点探究了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平台相关技术,以指导后期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 概述平台设计
地理信息平台运行流程为生成集约数据、整合信息、定制智能服务等,即经生成测绘数据、融合时空信息、智能化网络服务方面构建测绘信息平台,以提升地理信息测绘精度[2]。本平台共存在五层构架,即数据、支撑、服务、应用与用户等不同构架。
⦁ 地理信息平台技术分析
(一)提升资源测绘数据生产集成度
生产自然资源测绘数据期间,可利用以下技术保障集成度:①运用GIS模板技术:利用GIS技术能够保障不同使用者在相同生产过程中利用相同模板作业,以统一作业成果,统一生产标准,同时还可保障不同使用者在不同生产过程中利用相同模板作业,如建库、内业与外业中运用相同模板作业,可提升测绘数据统一性,进而简化测绘数据生产流程[3]。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完善兼具地方特色的测绘标准,并利用GIS模板基于地理实体表达模型,可提升采集数据标准性,进而高效、准确执行相关标准。②转换二三维基准技术:早在2000年时,我国就启用了大地坐标系,并融合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坐标系成果,以满足不同环境测绘数据空间转换基准需求,在此基础上优化二三维基准转换技术,可满足网络文件不同分辨率需求及层次转换需求。在此期间,可引入RAS加密技术,拓宽基准转换场景,并用于CORS系统内,革新基准转换模式。③自然资源数据定制技术:处理自然资源数据期间,传统技术存在频繁跨平台切换缺陷,相关人员通过研究GDAL/OGR处理模型,革新了数据处理策略,无需依赖第三平台,可实现高集成度处理,还可科学集成管理策略、方案、参数,基于业务逻辑分离方案创建参数化处理模型,并结合不同服务需求调节规则,可快速获取相关业务数据,进而提升测绘数据管理效率[4]。
(二)融合自然资源异构时空资料
处理自然资源异构时空资料时,可从以下几点融合信息:①跨平台信息映射技术:处理多源异构数据时,不同系统格式对地理实体表述方式不同,表述信息与表述内容相同。受自然资源数据具有复杂性、分散性特征影响,不利于自然资源信息管理。基于GIS编码嵌套地理要素子码,并利用符号技术拓宽图画表述范畴,依据嵌套式组件、可打散形式构建地理要素信息模型。实际应用期间,赋予主码符号部件是否过滤、是否打散标志,并利用符号技术一一对应实体映射,以简化数据对照关系。打散多级嵌码主码期间,要基于转换技术实际情况打散至需满足层次,进而实现一对多管控,转换跨平台异构数据。②整合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测绘自然资源时,获取测绘数据具有多源异构性、时效性特征,经转换多源异构数据,科学应用面向对象时空模型,并在完成转换后重组数据,可针对不同地理实体形成不同标识,通过封装时间属性,可实现一体化管理时空信息,即基于地理实体管理时间、空间与属性等要素。利用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创建数据库,可获取自然资源测绘数据“张图”,进而解决多源异构信息统筹管理问题。③空间服务动态更新技术:数据标识码为FeatureGUID,注意需标识数据库内所有信息;空间对象基本属性主要为时间,基于时间维分析,可将无序更新业务转为有序更新,进而解决相关冲突问题;实际下载、编辑数据期间,系统要记录“出库”与“修改”等事件,数据入库时,还要结合“修改”与“出库”时间检测信息[5]。基于失控属性开展冲突检测,可自动处理检测冲突,进而更新要素级。此外,在信息映射机制基础上开展数据管道技术,更新自然资源测绘数据库,可实现全自动化连接各应用库,进而维护信息平台、自然部门运维环境,同时监测自然资源、管控国土空间、等级不动产权。对于不同格式、类型的业务数据与专题数据,利用聚合技术、信息映射技术转换目标结构、关键信息,可构建高标准程度的中间数据,运用上述数据,能够定制管理模板,并结合数据用途、数据来源优化、共享管理数据。此外,引入信息整合技术后,将生产、管理、服务作为工作主流,疏通管理服务,创建数据链;引入BIM技术还可构建动态模型,从时间、空间属性分析测绘数据。④平台应运:应运自然资源测绘信息平台可解决自然资源测绘资料处理问题,如弥补跨平台处理频繁切换相关技术、可增强自然资源测绘信息生产集成度,进而提升测绘数据生产效率,约为传统作业模式3倍。应用模版定制技术时,可规范测绘成果,进而增强自然资源测绘能力。此外,自然资源测绘信息平台还可智能化分析、动态监管自然资源数据,并将空间、时间、指标与类型属性预设为“维度”,此时用户可组合处理各维度,利用指定指标分析自定义数据。利用按钮方式定型处理常用数据,如办结时间、业务类型与行政区等信息,并生成统计报告,可为自然资源管理单位管理者相关决策提供数据基础。此平台主要应用如下:①统筹分析相关业务,了解每月、每年各省市自然资源应用情况,为后期测绘工作奠定基础;②深层挖掘自然资源数据,经分析高发违法类别、违法阶段、违建单位等情况确定重点监管对象,进而为后期行政执法奠定技术基础[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应对自然资源管理需求,相关部门测绘地理信息时要明确服务方式、服务方向,同时调节测绘模式、测绘工作结构,经内调结构、外合需求方式完成测绘升级转型。本文重点探讨了高集成度的自然资源智能化、数字化测绘生产体系,以提升自然资源测绘效率,打破传统测绘技术中整合自然资源多源异构信息及更新素级技术,进而构建自然资源测绘服务平台,以解决自然资源管理难题,创建可调查、可管控的自然资源数据管理平台,以满足现代生态环境保护需求,为后续测绘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晖,张好贤,陈志勇.藏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以卓尼县为例[J].技术与市场,2021,29(06):63-67.
2) 吕喜军,陈珂,龚建辉,冯小林.测绘地理信息支撑自然资源督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测绘,2021,45(01):12-15.
3) 黄磊,张建利,戚成尚.测绘地理信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1(10):13-14.
4) 何冰,李旺民,丁建勋.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21,19(06):29-31+4.
5) 罗爱国,李才根.自然资源管理中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新要求[J].地矿测绘,2021,37(02):53-55.
6) 丁健.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作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1(06):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