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研究

梁仕华

重庆市黔江中学,重庆,409000

摘要: 地理在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跟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始终处于边缘位置。同时,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课程内容枯燥、无趣,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在本文主要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主题,对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途径展开了探究,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DOI:10.12721/ccn.2022.15711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2 高中地理课堂现状分析

2.1 教师备课不充分

地理学科内容十分复杂,不仅包括自然问题和人文问题,而且包括它们之间的关系。此外,作为高考科目,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然而,学校没有给教师更多的时间安排教学时间。因此,多数教师认为地理“任务重,时间紧”。备课也完全只局限于教科书内,反复讲授教科书的内容,而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扩展题,教师也是选择性忽略。

2.2 教学方法不符合当前的教学要求

根据新课标的实施,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基本都是基于教材,很少传授一些延伸性的知识。而高中生的求知欲却很强烈,若教师无法对教材进行有效延展,无法回答出某些新奇或专业的问题,就会出现“满屋问题”的课堂现象,这导致其原始学习兴趣没有激发,习惯没有形成,基础知识不掌握。

3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3.1 部分学校没有构建系统的培养体系

许多学校在引进教师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教师的培养,这一制度的培养机制不健全。高中时期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阶段,学校要重视师生,唯有实现双向培养,高中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有的学校采用严格的系统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培养,但对教师的管理重视度不够,对教师缺乏系统性的培训。

3.2 有的教师自我提升的意识较薄弱

部分地理教师教学年限较短、教学经验较少的青年教师。部分较为资深的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并且更愿意去汲取知识,而部分青年教师不但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班级管理经验丰富,同时网络时代对其影响也比较大,青年教师较为浮躁,这进一步影响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时代在进步,教师们也越来越年轻,假如老师不想办法时刻提升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那么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学生的不负责。

4 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4.1 突破教材的束缚,联系现实生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运用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提高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于我们生活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呢?通过教师的有效启发与引导,学生会踊跃地提出问题,并给予一些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建议。又如,在教学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时,为了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协调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出人地协调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来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使地理知识实现了拓展和延伸,进而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4.2 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兴趣发挥着促进以及推动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地质灾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地质灾害的视频片段,促进学生理解人类与自然的抗争。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延伸,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引入更多充满趣味的内容。

4.3 设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

高中地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各类不同的地质状况,解决与地理相关的全球性问题(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旅游、购物、娱乐、饮食、住宿等微观问题。自然也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社会责任、管理资源能力和保护资源的能力。对此,教师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找出学习中的熟悉与不足,有条不紊地制定教学目标和任务。老师在进行讲授的时候,要秉持讲的具体、讲得简洁的理念,以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4.4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教师还可播放有关地质过程、大气环流模拟图像、各国的特殊节日等的视频图片,以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性。举例来说,除了圣诞节,美国还有哪些特别的节日?美国的气候特征是怎样的?在这种特征下他们的生活习俗是怎样的?如此渗透与引导学生的点滴知识,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另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实行分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来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难度选择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问题的难度,根据问题的难度选择不同的学生。在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他们应该给予适当的肯定。回答错误时,要充分鼓励学生反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和促进者。

4.5 基于跨学科项目式进行教学

当量积聚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学习的拓展程度、广泛程度能提升学习的深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本身就会提升地理学习的深度,不同课程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实现学习,丰富知识,提高知识水平。而地理学专案教学,是指以专案的方式,缩小并整合地区性学科系统中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按相应的学习任务,把它分成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最后达到完整的“项目”教学。教师应综合运用深层次、交叉学科的地理关系,可在全知识性学科范围内创建深度学习模式。举例来说,把语文、物理、信息技术和地理结合在一起,开展学生对天气或者地形各方面的综合性学习,能够极大加深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印象。

4.6基于情知合一体验式进行教学

深层次的学习强调情感与认知的统一。教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适合地域特点的地区性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学习内容,让学生拥有一种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和谐相处,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与理解,使地理科学成为培养和塑造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构建旅游情境环境对区域地理教学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在教学中,一系列的讨论和交流可唤起学生的情感经验,形成完整的情感与知识的结合,教师可制作关于课程内容的实际风俗情境,如模拟旅行、地理位置、对食品、服装、住房和交通运输等等。

5 结语

总而言之,地理是高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人文科目的难点学科,其对高中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影响很大。有效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不断地探索、实践,从而让学生在积累扎实地理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雪花.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1(16):147-148.

[2] 詹全聪.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6):91-92.

[3] 刘小军."守望花开茶沁育人"——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探究[J].福建茶叶,2020,42(6):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