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思考

杨阳

毕节市七星关区中等职业学校,551700

摘要: 市场营销专业与中职其他专业相比,具有市场契合度高,与市场经济发展高度关联的特点。当前,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发展环境较为复杂,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升级,这也加剧了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实践教学是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创业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中职学校应对中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进行全面优化,使实践教学与创业背景相适应。
关键词: 职业能力;中职;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2.15709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当前企业对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要求,已不再似以往那般,仅根据其学历水平和技能证书等对其予以任用,而是注重于考验其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水平,所以对于我国教育领域来说,应将产业作为重要的引领,以就业作为重要的导向,以素质作为关键的基础,创建出“工学结合”的有利教育局面,强化学生技能培训工作,使学生能够更为适应相关领域对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各项要求。

一、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现状

在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对于市场营销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当前的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之中也易于产生较多的变化,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强调积极开展好实践教学工作,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来说,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结合自身的营销经验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样能够提升中职学生对于这方面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一些教师之前从事的是文化课教育工作,对于市场营销知识虽有着较好的掌握,但在实践训练方面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难以为中职学生细致化地分析和研究市场经济所易产生的变化,因而不利于保障学生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1]。伴随我国市场营销领域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总体需求量也在愈发地加大,为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对于现代人才的迫切需求,不少中职院校已然设置了市场营销课程,然而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却发现并未建设良好的实训教学场地,所以只能够借助于教材内容来展开教学工作,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往往只是“纸上谈兵”,未能做到真正提升学生的市场营销水平,因而不能保证学生在投入于具体的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受到企业的重用。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1)总体能力目标改革

中职院校中的“市场营销”课程主要是针对各行业的营销部门进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基于营销的特殊性,专业人才要具备较强的社会公德心和高质量的职业道德,市场调研、销售渠道、品牌管理以及产品开发和撰写企业规划等工作都能够很好地胜任。可以说营销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中职院校“市场营销”这门课程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专业知识解决工作岗位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中职学生要对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并且熟练掌握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和理论知识应对营销工作岗位中出现的困难。

(2)具体能力目标改革

“市场营销”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营销技能进行培养。学生在进行了“市场营销”的学习后,需要具备分销渠道管理、市场调研能力、营销组合能力以及撰写企业计划书等基本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基于营销岗位将岗位拆解为不同的学习项目,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可以通过分组或是自主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在课后,教师还要展开综合训练,对学生的具体能力进行培养。

(3)学生在学习“市场营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根据调研报告形成企业营销战略的能力、合理制订企业产品价格方案的能力、制订企业品牌促销管理方案的能力以及根据调研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际调查以及预测分析的能力和制定对销售渠道的管理和开发的能力。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上述提到了学生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课程学习后需要具备的能力,那么教师为了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中职学生综合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发展,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将以上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及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师就要摒弃传统的先花大量时间对章节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再利用小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2]。而是在教学前先对岗位进行分析,然后将学生在岗位中实际需要用到的技能以及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筛选整合,并将这些知识点融合在某一个工作任务中进行教学,这样就能构建出一个系统完善的单元知识点教学,学生营销职业能力的可操作性、连续性都能得到培养与发展。

(三)基于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设计

教师要根据营销岗位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及中职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营销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做好?”的深刻含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发挥主观意识进行思考,还要加强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考虑到在营销岗位中技能的可实现性、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以及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为此,笔者将“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了对应的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市场调查、市场开发、企业品牌管理、分销渠道开发与维护、产品推销与销售、市场营销策划、营销过程管理。对应的学习领域:市场调查、市场开发管理、品牌管理策略、分销渠道开发与服务、产品销售规划、营销管理与控制。对于中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在不同实践活动以及实际任务中进行的,教师要将学生的理论知识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准则结合起来,具体地设计学习领域,根据不同的学习场所制定不同的实践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典型工作结合起来。

(四)在教学中导入典型的工作任务

在教学时教师要先为学生展示工作任务的情境,再为学生讲解相应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先对工作环境有初步的了解,再向学生布置相应的工作内容,在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学生在本次任务中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哪些。为了使学生能力培养的效率更加高效,教师要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工作任务也要与真实的工作任务贴近,使学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感受到营销工作的复杂,从而激励学生要更加努力学习的信念。当学生出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效地调动起来[3]。不仅如此,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营销情境板块,如,对产品界定的板块可分为:新产品的装饰模块、开发板块;对市场环境的了解板块分为:营销环境板块、消费者调研板块、行业竞争环境板块以及市场广告传媒板块;销售板块分为:销售业绩板块、销售模式对比板块、供应商管理板块;产品营销板块分为:人员推销板块、消费者调研板块、营销渠道板块、促销活动板块等。

三、结语

要学好市场营销课程,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多留心、多观察,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很多知识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书面写作能力,为他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在日后的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凤萍.创新创业视角下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4):29-31.

[2]赵莹“.创新创业”理念为指导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9):48-50.

[3]李晓媚.创业背景下中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优化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29):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