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祛湿除痹中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的研究

代跃荣 马晓莉 冯玉松 刘正君 钟玲英

贡井区中医医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 探究祛湿除痹中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83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西药治疗)、观察组(42例,西药+祛湿除痹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50.00%,较对照组26.83%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祛湿除痹中药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且治疗安全性理想。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祛湿除痹中药;治疗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725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骨关节疾病,发病原因与尿酸排泄障碍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西药治疗为该病主要治疗方案,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影响治疗安全性。中医认为,该病属“痛风病”、“痹病”、“痛风痹”等范畴,多为湿热蕴结证,需祛湿除痹治疗,以活血行气、祛风除湿,改善关节功能[2]。为此,本次研究选83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探究祛湿除痹中药临床治疗价值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83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31~72岁,平均(65.96±3.34)岁;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30~75岁,平均(66.31±4.20)岁;组间资料相近(P>0.05);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西医标准:符合美国风湿协会(ARA)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且经查体、尿酸、影像学等诊断瘸着(确诊);②中医标准:符合中医药管理局中湿热蕴结证标准[3],即关节红肿、热痛,遇热加重,舌质淡黄,脉濡数;③患者精神状态正常,可配合完成研究;④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治疗期间无有效避孕措施的女性;②药物成分过敏;③5年内恶性肿瘤史;④严重肾功能损伤;⑤日常不良行为难以控制;⑥不能锻炼;⑦研究期间失访。

1.3方法

对照组(西药治疗):秋水仙碱(生产厂家:云南昊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3021798)口服,首次口服1mg,3次/d,症状缓解后酌情减量,直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呕吐腹泻,治疗7d。

观察组(西药治疗+祛湿除痹中药治疗):主方包括薏苡仁、忍冬藤30g,泽兰、萆薢20g,土茯苓、苍术、秦艽、川牛膝、防己10g;热重患者加金银黄20g、夏枯草10g;关节肿胀患者加没药、乳香10g;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三七10g,水煎服,1剂/天(早晚各温服200ml),持续治疗1个月。

1.4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参考张静雯学者文章中标准[4]:①治愈:关节肿胀、疼痛感受消失,经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②有效:关节肿胀、疼痛感受显著缓解,经X线片检查病灶较治疗前缩小≥50%;③无效:未能达到以上标准;有效率为治愈与有效半分比之和;(2)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肝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部疼痛。

1.5统计学方法

SPSS24.0为数据统计软件,(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提示比较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50.00%,较对照组26.83%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n(%)]截图1737104515.png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发生1例恶心、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对照组发生1例肝肾功能损伤、1例腹部不适、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3/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x2=0.239,P=0.625>0.05)。

3.讨论

中医认为,痛风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病原因与肺脾肾相关,急性期以实证为主,主要表现为湿、热、痰瘀,辩证多为湿热蕴结证,对其治疗需以清热利湿、祛风去痛为主。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应用祛风除湿中药治疗,方中苍术可除湿清热,泽泻可清热散瘀、利湿行气,土茯苓、薏苡仁可清热燥湿、健脾行气,川牛膝、防己、泽兰可活血通络、化瘀止痛,萆薢、秦艽可燥湿止痛;主要合用,可协同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行气止痛之效[5]。同时予以辩证加减治疗,可增强症状针对性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考虑原因为,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炎症反应,但难以获得理想治疗效果;联合祛湿除痹中药治疗,可提升消炎、镇痛效果,如苍术挥发油具抑菌、调整胃肠运动、保肝作用,泽泻具抗炎、利尿作用,土茯苓、薏苡仁可抗炎、抗溃疡,可通过促进排尿加速嘌呤代谢,并通过抗炎作用清除局部炎症反应,可协同西药治疗共同改善患者关节解剖学状态及功能,进而可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提示联合治疗安全性良好。

综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祛风除湿中药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理想,具深入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夏顶平.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不同镇痛抗炎方案的运用对比[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3(11):141-142.

[2]王平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20, 44(11):105-106.

[3]王旭, 佘明明. 祛湿化瘀解毒定痛汤联合关节镜手术对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证候积分,炎症指标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9, 40(07):102-104.

[4]张静雯, 吕艳艳, 刘洋,等. 痹症1号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研究[J]. 陕西中医, 2019, 040(010):1411-1414.

[5]牛燕运, 郑娜, 胡翠平,等. 祛湿清热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20, 29(01):82-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