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陆冬兰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向的保证,而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对农村青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农村青年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但当前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边缘化,农村青年思想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农村教育机制欠缺,教育教学方式单一,内容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困境。基于此提出相应对策,一是夯实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二是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三是创新机制建设,合理配置资源;四是形成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五是强化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2721/ccn.2022.1591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乡村振兴与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青年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从农村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来看,两者是密不可分的,青年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基础,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青年个人价值和梦想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和机遇。[1]广大农村青年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思想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关系到乡村振兴目标和任务的实现。[2]

(一)乡村振兴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向的保证,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努力方向。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良好的方向指引和政治环境,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恰好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社会政治思想,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影响下,会逐渐改变人的传统思想。在十九大之后,乡村振兴的主阵地为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利于实现村民自治,建设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农村环境,进而提升整个乡村的德治水准。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来进行,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强调文化的振兴,强调治理有效、乡风文明。这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环境,同时也孕育着人和影响、塑造着农村青年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素养。当前,农村面临着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情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吸引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留守家乡,进而建设家乡,在广大农村做出更大的成就,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会使农村的环境更加的宜居、更加的优美。而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农民富裕,为进一步提升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造就了一个更好的平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启了农村发展的新时代,同时为农村青年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绝佳的机遇。青年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因此,农村青年只有把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才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二)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乡村振兴政策贯彻落实

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振兴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为乡村振兴凝聚共识、凝聚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坚持以人为本,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农村青年为中心,做到依靠农村青年,又做到一切发展为了农村青年,从而提高农村青年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和积极性。

乡村振兴的主力理当是农村青年,以乡村振兴为一个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切实维护农村青年的利益需求,通过对农村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农村青年的民主、法治等观念,从而提升农村青年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这有利于团结更多的农村青年,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

强化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政策实施。乡村振兴需要的是人才,那么,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可为农村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的可用人才。乡村振兴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种优秀的农村青年的参与和实践,通过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吸引广大农村青年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服务乡村。最终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对农村青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农村青年全面发展

对农村青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更是实现农村青年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农村青年还面临着学历较低、综合素质较低的状况。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农村青年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理念,也有利于农村青年的自身水平,促进农村青年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农村青年谋生、做事、发展的能力,使其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共享幸福的成果。对农村青年开展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农村青年的学习意识、道德水平,从而实现农村青年的综合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积累和完善,从而助力农村青年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上讲,农村青年的思想素质关乎到我国农村事业,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高效实施的进程。[3]农村青年思政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必须依靠广大农村青年投身于农村建设,而农村青年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人生的黄金期,正需要正确的引导,与此同时,乡村的发展与建设也需要有新鲜血液的输入。[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势必有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广大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可以吸引广大农村青年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中农村青年是主力军和生力军,通过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知农、爱农、兴农的责任意识,有利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组织建设、经济建设等,特别是农村的法治建设、德治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使更多的农村青年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李晓翼认为“农民现代化问题将会成为今后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即农民的现代化是我国农村代化的前提与核心,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村的现代化。”[5]农村青年与农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农村青年思想的现代化,从而实现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这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的发展、实现社会的进步、实现人的现代化。最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更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力推手。

三、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被边缘化,这无论从学界、还是社会以及政府等相关主体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都不足。当然,农村青年自身对自我发展的意识以及自我发展、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以及倾向性、积极性也明显不够。与中小学教育及职业教育不同,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个较为边缘化的地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思想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缺乏相关主体对农村青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导致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思想上的不重视,二是缺乏相关的施加主体,三是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还体现在当前社会、国家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的认识不足。

(二)农村青年法律意识淡薄

与城市青年相比,农村青年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法治意识、综合素质等相对较弱。 由于接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当前农村青年的文化水平主要以初、高中及以下为主,这导致农村青年无法接触到大量的法律法规知识,造成农村青年的法律意识不足,无法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也无法用法律的思维去对待他人,农村青年违法犯罪等较多。缺少法律意识,这让农村青年容易做出更多违法乱纪的事情,影响自身的发展,往更大层面的讲,对社会和谐发展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三)农村教育机制欠缺

农村教育机制的欠缺是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主要体现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重视程度。基层组织理应承担起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但由于认识不足,自然投入也就不多。农村基层组织也应成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中心,也应该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应该成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所能发挥的作用和重视程度,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但一方面,当前基层组织面临的工作负担极重,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另一方面,当前农村青年留在农村的时间较少,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最后,由于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足,从而放松或降低了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单一,内容缺乏

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是达到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效果的方法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光靠单一的、死板的说教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但当前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或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单纯的教学、座谈会或村民会等方式来走过场形式来完成。针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缺乏和单一,也是导致农村青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容不够丰富多彩且传播方式单一死板,没有充分利用手机、微信、QQ、抖音、快手以及网络、互联网、多媒体等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互联网技术手段。

(五)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欠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而人的思想工作恰恰是最难的,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登记在库的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总数106411,首次突破10万人大关。但偏远地区仍然缺乏专业思政课教师,现阶段,农村很多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仍然存在由其他科任兼任的情况,如语文老师除了教语文,还要兼职教道德与法治,甚至音体美。可想而知,农村地区专业的思政课教师缺口有多大,师资力量有多薄弱。专业师资欠缺,会导致教育教学没有针对性,甚至忽略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侧重于语数外三科教学,永远以分数作为标准,而忽略中小学生的思想观念教育。最后会影响到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社会的发展是环环相扣的,久而久之,这些问题便成为社会重点关注对象。最终会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一)夯实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

基层政府是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组织基础。政府应加大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对农村青年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基层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硬件设施,为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场地。[6]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达到良好的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须夯实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

第一,要发展农村经济,为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农村缺乏产业,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是导致农村青年大量外出务工的重要影响。为此,想要解决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的目的和要求。要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创设农村特色产业,让农村青年有留下来的经济基础和就业条件。

第二,在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产业,吸引广大农村青年留守家乡建设农村的同时,还要为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场地、教育教学、基础设施等相关物质条件。

第三,还要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师是关键。为此,要注重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借助春节等机会,聘请本村的本地能人、新乡贤以及高校教师等思想道德水平较高、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充当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

(二)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优化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对人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是直接的、具体的,为此,要加强农村基层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多举办活动。

二是创建更好的教育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为长久的。优秀的文化不仅能够丰富人的知识,提高人的文化水平,并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为此,将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乡村振兴、文化振兴融为一体,有利于创建一个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从而实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服务。

三是优化农村的社会舆论环境。社会舆论的导向,对于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尤为重要。良好的社会舆论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农村面临着个人主义抬头、功利化、金钱化等多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农村青年在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外界社会的影响之下,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形成,良好的舆论能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创新机制建设,合理配置资源

针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制不全、资源稀缺等情况,要实现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更上一层楼,有效有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一是要创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组织,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二是创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经济组织管理的服务,使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既有组织的领导,又有经费的支持。三要积极整合配置资源。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应与农村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农村建设、文化振兴等工作融为一体,广泛借助农村大学生、新乡贤等人力资源,积极开展积极多样的资金筹措,开展农村青年春节座谈会等多样有趣的活动。

(四)形成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科学技术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场域,新媒体即时反映青年思想动态变化,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7]开展多元的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和教育方式。

一是发挥乡村活动载体的作用。在农村有大量的活动,比如以过年过节联欢晚会、农村运动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为载体,开展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发挥家庭的作用。家庭、家教、家风对一个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极为重要。为此,发挥家庭的载体作用,强调家庭的文明建设,发挥家庭对农村青年的影响以及约束。

三是发挥农村文化载体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孕育于文化之中,文化理应蕴含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为此,要发扬农村文化大力传承。深入挖掘农村的乡贤文化、红色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道德模范,新乡贤以及良好民风民俗。

四是充分发挥好大众传媒的载体作用。QQ、抖音、快手、微信等常见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载体。这些大众传媒具有覆盖面广、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又是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所以做好公众号、抖音、快手号以及其他网络短视频等方式的传播效果更为显著。

(五)强化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青年的理论知识教育, 鼓励青年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同时强调要重视青年的社会实践教育, 帮助青年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8]

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是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也是农村青年掌握马列主义,掌握习近平新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提。理论是指导农村青年投身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活动中去的思想明灯,为此理论的学习非常重要。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活动是农村青年将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化为思想动力,积极投身投身乡村振兴,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勇于承担起青年的责任,建设农村。为此,农村青年只有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投身新农村建设,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将所学到的理论实践指导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五)结语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村青年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主体。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实现青年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农村青年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也是实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良好协调的必然选择。在乡村振兴的伟大时代背景下,农村青年迎来了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黄娟.如何做好农村青年思政教育[J].人民论坛,2018,(10):123-125.

[2] 叶军.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9.

[3] 穆莉. 乡村振兴中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20.

[4] 田泽乾.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现代交际,2021,(12):235-237.

[5] 李晓翼.农民及其现代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第84页.

[6] 田泽乾.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现代交际,2021,(12):235-237.

[7] 王利萍.中国共产党百年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人民论坛,2021,(14):104-106.

[8] 王学俭,阿剑波.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旨归[J].思想教育研究,2018,(08):3-9.

作者简介:陆冬兰(1997-),女,布依族,籍贯:贵州省罗甸县,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