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媒体在党建宣传工作中的优势
1. 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新环境下,党建宣传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在各种时事报道中,利用手机平台、手机报、互联网宣传报道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新兴媒体的报道迅捷及时,可以最快速最广泛地将信息传播开来,形成广泛影响力,这个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2.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文字、图片之外,还可以以视频、动画、超链接等形式进行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宣传报道方式。例如,我县
“远教入户”数字电视多媒体平台的节目中,不仅有图文互动的形式,还有多个视频的形式,并可以实时点播。这种多元化的表现方式满足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差异化需求。
3. 交流互动的平等性。突破传统媒体单向接收信息的弱点,充分发挥新媒体及时反馈、互动交流的优点,使传者与受者可以平等地进行交流,甚至可以进行转换,任何人都可以是党建工作的宣传者,因而大大提高了党建宣传工作的实效。以手机信息系统为例,我们推出
“长兴先锋”微信公众号,拥有几万微粉,通过实时发布文字、图片、视频内容,基层党员干部不仅可以接收到上级组织发布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留言将基层的情况上报,党员干部之间还可以互动,实现了信息的及时沟通。
二、新媒体给党建宣传工作带来的挑战
1. 对意识形态形成冲击。因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自主性和无限性,多元化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一些消极因素对主流意识造成了冲击,这对意识形态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人人都可以在新媒体中发表看法和信息,而且形成影响力,这就更需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做好党建宣传工作。
2. 给舆情疏导带来挑战。网络信息发布及时、传播速度快,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新媒体会加速信息扩散并扩大其影响力,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在事件中有关部门处理不当,便容易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损害。因此,新媒体环境对舆情疏导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党建宣传工作
1. 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其新特性。总体来讲,新媒体具有四大比较抢眼的特性:一是即时性。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更迅速。传统媒体往往会受采访、印刷、销售等环节的限制,而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接收和发布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传播出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其较强的时效性无疑也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时效性,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新闻事件带来的冲击、震撼,更容易在思想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是互动性。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平台不仅仅是信息发布平台,更是信息发布者和信息分享者相互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双向的,被传播人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话题发表意见。三是便捷性。今天,只要在 3G、4G、5G信号覆盖的区域,通过手机即可实现浏览网页、微信对讲、微博互动、即时聊天、文件收发、图片共享、数据传送等。这种随时的个体对接与社群互动的便捷性,是传统媒体所不能达到的。四是广泛性。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6.32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5.27 亿。从区域划分来看,城镇网民占71.80%,农村网民占 28. 20%;从年龄来看,20~29岁网民占 30.7%,30~39岁网民占23.4%,40~49 岁网民占 12%,50~59岁网民占 24.5%。由此可见,新媒体覆盖面极其广泛,非常适合加强党建工作宣传。
2. 要提升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员教育和党建宣传的水平。传统媒体给党员教育和党建宣传提供了基础平台,新媒体也能为党员教育和党建宣传提供新的展示空间。一方面,要利用好传统媒体原创内容的权威、深度、广度等优点,多生产适应新媒体特点的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内容。还要改进传播方式,形成即时采编、即时发布的传播机制。另一方面,要适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的趋势,遵循新媒体微传播、快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网络表达创新,综合运用音视频、文字、图表、动漫等多种形式,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增强宣传教育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
3. 要注重加强新媒体运用的安全监管。首先要强化党员干部运用新媒体的责任意识。努力引导和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党性意识,自觉规范网络传播行为,保证个人成为文明网络的使用者、传播者,积极担当负面声音的“减压阀”“安全阀”,当好社会主流舆论的“推销员”“宣传员”。同时,宣传部门有责任对重要互联网舆情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宣教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提高法治意识、爱党爱国意识,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表达民意、监督社会和维护社会和谐。
完善民意收集的途径,改善宣传模式
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整体,时代的变化推动着国家的变化,因此,作为国家的执政党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社会主义需求作为目标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此基础上,我国要有步骤分层次的进行新媒体党建新闻宣传。具体可以是把品质的网站作为宣传基础,辅佐政府的各个网站,每个新闻机构网站进行补充,各个地区的网站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脉络。要想快速发挥党建新闻宣传的作用,就必须要密切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联系我国的经济状况、教育状况等,进行实例分析宣传,才能用事实吸引读者,增强宣传新闻的渲染力。新媒体能够快速的将我党的政策方针进行宣传,实现全球无死角的覆盖,国家要广泛的收集民意,了解民众接受政策方针的程度和状况,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政策制定与宣传。
结束语
在新媒体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下,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要提高认识,重视新媒体在党建宣传教育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时、全面、准确、客观发布权威信息。做好新形势下党建宣传工作,引领社会思潮,走好中国特色精神文明发展道路。只有积极主动将党建宣传融入新媒体技术,才能使新媒体成为政府部门宣传工作的利器。广大党建宣传工作者要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浪潮,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既要把握好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要不断总结反思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推进新媒体时代党建舆论引领和宣传工作,切实提升党建宣传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思远.做好电力企业新媒体党建宣传报道的路径[D].办公室业务2020 (07):36-37
[2]李莉军.新媒体在单位党建宣传工作中的应用[F].市场观察.2020.(12):17
[3]白雪.加强新媒体时代党建宣传工作的路径探索[G2]记者观察(上半月).2020.(27):80-81
[4]张镜怀.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高校党建宣传工作[Z]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22(0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