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疫情冲击下生鲜电商的发展

朱翔

武汉东湖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 这场疫情清楚地表明,电子商务可以成为消费者应对疫情的重要解决方案。电子商务还可以通过提高经济竞争力来支持小企业,使之成为推动国内增长和国际贸易的经济驱动力。疫情既凸显了数字技术的重要性,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包括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商品和服务跨境流动受到制约、数字鸿沟加大了发展差距、中小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环境等。如何把握疫情提供的机会,同时借此机会摒弃原有的短板,这些问题是所有生鲜电商企业都需认真思考的。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技术
DOI:10.12721/ccn.2023.15725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在骤然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WTO近日发布题为《电子商务、贸易和新冠肺炎大流行》研究报告称,尽管随着全球消费者日益适应疫情封锁限制和社交疏远措施,全球电子商务因此有所增加和发展。在疫情期间各国针对疫情采取的封锁限制、社交疏远和其他措施,推动了消费者增加网上购物,使用社交媒体和网络举行电话会议,观看视频和电影的网上流量也大增,从而刺激了B2C销售激增和B2B的增长。其中,B2C销售增长在医疗用品、家庭必需品和食品在线销售中尤为明显。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在疫情爆发的短短几个月内,传统的消费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极大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每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迅速做出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改变。疫情期间大批企业面临亏损倒闭的危险,但也有管理者在正确判断了经济发展趋势以后,顺利帮助企业存活了下来。那么,生鲜电商的管理者应该如何抓住疫情期间的发展机会,顺应新的消费模式下达合理的决策?基于以上的考虑,下文首先会讨论新冠疫情对消费者的影响,并分析电子商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对生鲜电商的取势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疫情对消费的影响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人们逐渐从隔离初期的不适应转变了过来,传统的消费习惯在此期间也得到了改变。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带来的风险,线上的数字化经济开始获得新的机遇,同时也开启了新消费模式的大门。

为了减少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消费者开始倾向于非聚集性的消费模式,许多企业就据此消费习惯提供了新的服务,例如肯德基的无接触点餐。这些新的服务很好地契合了当下消费者的新需求,使得这些企业在疫情期间也能正常的运作。另外在武汉,为了解决居民买菜问题,武汉市商务局提供23个电商平台,供广大市民选择,很好地解决了居民买菜难的问题。

由于疫情的影响,许多人在隔离期间无法正常地进行面对面的工作或学习,远程办公的需求迅速增多,使得网络会议、网上教学等悄悄走进人们的生活。钉钉、腾讯会议等在线视频软件开始成为数字化应用的重要工具。在工作学习之外,人们因居家防疫减少了出门的频率,从原有的出门购物开始向外卖平台、生鲜电商平台转变。根据美团2月19日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春节期间包括蔬菜、肉食海鲜等在内的各类食材销量的平均环比达到200%。在疫情结束后,这种消费习惯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这也为生鲜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三、SWOT分析

(一)S(strengths)优势

线上购买生鲜本身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尤其适合没有充足时间去线下买菜的年轻人,使用APP购买生鲜可以帮助消费者大大节约了买菜的时间,这符合现今追求高效快捷的消费观念,这也是生鲜电商平台最大的优势之一。目前,生鲜电商有多种运营模式,如以淘宝为代表的大型生鲜电商平台、垂直型电商以及传统的线下超市模式。各种运营模式都有其优势,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并且目前生鲜平台所提供的生鲜品质也相对较高,对消费者来说有一定的保障。因此,即使在疫情结束以后,仍会有一部分消费者在体会到线上购买生鲜的好处之后,会保持在线上买菜的习惯,成为生鲜电商平台的忠实使用者。

(二)W(weaknesses)劣势

疫情也使与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相关的电子商务受到负面影响,包括交货延迟或订单完全被取消。虽然疫情期间,生鲜电商的订单量得到了极大的增长,但也暴露出了许多劣势。例如供应链前后端协调问题,春节期间突然爆发的疫情使生鲜平台面临着人员不足和供货不足的问题。现有的供货能力无法满足人们对疫情产生的恐慌而扩大的需求量,这就导致了供求不平衡的问题,很多生鲜电商平台出现了蔬菜水果断货的情况。

冷链技术不完善一直是生鲜平台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于生鲜农产品的非标准、易腐性、易损性、变质性、季节性、地域性、周期性等特点,导致生鲜农产品流通难度较大。为了保障产品的健康和高品质,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冷链技术。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依然是生鲜电商所面临的的主要短板。由于实现全程冷链技术难度高,生鲜产品从产地出发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各种复杂的阶段,因此前期在各个阶段的设备投入相比普通物流来说大得多。这就使得电商平台面临着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且回报周期也比较长,在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阻碍了国内生鲜电商进一步发展的脚步。

(三)O(opportunities)机会

为了减少疫情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政府不断颁布支持电商发展的政策,2020年2月14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的通知》,要求电商企业通过多种渠道提供流量支持、开通农户入驻绿色通道、拓宽滞销农产品销路。

除了政策扶持,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开始更重视购物的安全、健康、绿色和高效,这种消费观念与提供线上购买生鲜服务的平台不谋而合。并且,在新冠疫情结束之后,中国也将迎来新的消费“爆发期”,随着生鲜电商在产品品质、服务升级过后,线上买菜的消费活动也将持续活跃。

(四)T(threats)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也进一步加剧了与电子商务有关的一些挑战,如国家内部的数字鸿沟、网络容量不足、提供数据服务的成本如数字支付和移动转账交易成本过高等。另外,生鲜电商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既有传统B2C自营模式的京东生鲜、天猫生鲜、拼多多,也有“到家”社区模式的每日优鲜、叮咚买菜,还有“到店+到家”模式的盒马鲜生等,可以预见在未来生鲜电商行业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因此,如何从各类生鲜电商平台中脱颖而出是每一个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浩,李胥丹扬.基于显著相关性的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合并研究[J].经济问题,2019(03):122-129.

[2]卢森.作业成本法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3]方蓓蓓.作业成本法在T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