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研究

郭绵绵

福建省石狮市第五中学

摘要: 项目式学习作为现代化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课改背景下,反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项目式学习充分满足这一教学要求,以学生为核心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探究潜能,在后期学科学习中给予很大帮助。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之外,也要着重培养他们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为实现项目式学习给予充足保障。因此,本文着重介绍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价值,对初中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03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促进新课改要求持续深化,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要求,对学生的学科能力提升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加强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地理课堂教学,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所以,项目式学习逐渐涌现在教育教学中,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主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通过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所增强。与此同时,将项目式学习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还能让学生站在真实角度挖掘地理资源,培养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一、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价值体现

项目式学习是现代化教育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教学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主参与的项目活动中,并且在探索与挖掘过程中收获新知识,强化自身的学科技能[1]。当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考察依据,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明确的项目主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入开展项目,完成教学目标。在项目日渐推进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收集有关课堂的学习资料,分类整合形成独立的学习作品,并且在后续沟通与分享过程中不断整合,从而对知识有了丰富的感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地理充满了好奇心,也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收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水平,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保障[2]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除了集中在课堂教学之外,也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从实际角度观察,利用发现的眼光探索地理,并且从生活、社会角度寻找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在这一阶段有效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人地观念以及地理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当学生完成项目之后,要求他们共同展现自己学习成果时,尽可能利用所学到的专业地理话术进行细致化描述,对学生的地理表达能力训练起到积极影响。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探究

(一)明确项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决定后续的教学活动进展以及成效。目标作为项目学习的核心导向,教师在设计这一过程中注重考虑教学内容,设计明确的项目主题,随后才能保证项目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相符,有利于学生学科能力实现提升。从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来看,一般是由认知层面的学习目标和情感层面的学习目标两部分组成。首先是从认知层面的学习目标分析,根据教学要求对指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以达到规定的标准为主,保证教学质量。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为例,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世界文化遗址的稀有性的研究”项目学习过程中,从认知层面设计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搜集资料了解文化遗址的特征,逐渐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保护世界文化遗址意识,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民族情感。其次,从情感层面设计学习目标,首先是要通过深入学习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实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健康的道德品行。所以在具体开展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意识到学习目标明确的重要性,结合本课堂教学内容调整学习目标,确保与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目标形成一致,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帮助[3]

(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确定项目主题

项目式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必然趋势,而课题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从生活角度整合,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统一从生活实际角度出发,考虑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针对性课题,优化完善项目式学习内容。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活动的进展成效,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角度组织他们深入观察实际生活,在探索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对日常地理的学习认知程度以及兴趣,合理运用基础设施,提高学校的教学资源效率,进一步优化完善教学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主要围绕初中的基础地理知识,在选择项目主题过程中始终以教材为核心,根据学生学科能力适当调节难度,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接受,对他们的地理认知水平提升给予保障。设计活动课题不单单要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要增强他们的趣味性和愉悦性,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学习活动中,侧重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形成独立的学习意识。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人口》为例,在这一项目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深入学习,通过城市之间的人口差异和人口密度,着重调查不同人口密度引起的主要原因。在深入探究过程中,调动小组成员的主动性,让他们站在自身角度勇于表达自己的理解看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地理掌握程度,方便他们清楚认识地理位置,确定最终的项目计划,为日后的项目学习给予明确导向,促进他们更好全面发展。

(三)坚持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项目式学习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基于新课改要求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导地位,侧重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主要参与者。在具体开展项目教学活动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师生角色相互转换,鼓励更多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地理带来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进一步奠定学习基础[4]

总结:

通过上文阐述,充分了解到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而项目式学习的应用为初中地理教师的课堂质量提供有利条件,这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趋势,其意义十分重大。不单单是为了保证初中地理教学质量,还对学生的学科知识面拓展起到积极影响,加强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营造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与进步。所以,通过项目式学习让教师充分意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培养给予充分保障,更好推进初中地理教学实现全面改革,确保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稳定,打造扎实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燕. 项目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人口的合理容量”一节为例 [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8, (24): 55-56.

[2]包信.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以北京冬奥会选址为例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 (S2): 50-53.

[3]胡春红.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农业不同灌溉方式的有效性研究》为例 [J]. 成才, 2021, (12): 39-41.

[4]虞冬琴,郭中领.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地球的运动”为例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5 (14):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