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吕杰

宁夏育才中学,750021

摘要: 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对体育核心素养的实践重视程度,其能够起到促进高中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工作放在教学的第一位置,并结合实际来对高中生们进行科学的引导,开展高效的体育素质教学训练,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促进如今高中体育教学课堂实际成效的综合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展开研究,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 高中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805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当前在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开始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开展授课。而教育部也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要求学校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主要教学任务,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融入学习当中,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具备良好文化素养、身体素质、道德品质等。本文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了几点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待学生能够拥有强健体魄来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一、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滞后

大部分高中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通常都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无法真正地做到整个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方式的更新,甚至可能会让学生对整个体育课程产生枯燥性的学习心理。仍然有一部分老师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方式将大量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无论学生是否理解,都为其讲授,严重打压学生积极学习的心态。

(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进行体育教学课程之前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内涵的有效落实,让学生以全面的体育学科丰富其体育技巧,并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参与到后期的体育教学课程中,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课程来缓解其他课上的个人学习压力,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和相关个人品质教育。此外,大部分高中生在面临高考压力的同时,还会有许多的压力无法排解,严重的时候会让学生产生压抑心理,容易产生各种威胁学生个人生命的心理健康疾病。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在体育学习中教师要认识到体育运动能力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核心素养,而要想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一开始教师可以采用500m接力跑的形式来提升学生运动能力,让学生身体素质能够增强。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其身体机能正处于发展旺盛阶段,所以教师和学生要善于把握机会,提升学习运动能力。像在50m跑训练中应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分组,实现每八位学生为一个小组,然后开展50m跑,在让每一组的学生占据一个跑道,开展速度上的比拼,而在这种短距离比拼中会训练学生的跑步节奏以、控制能力,所以需要每个小组中的成员进行配合和交流,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协作能力,调整好跑步节奏,实现在进行比赛前勤加练习,实现在比赛过程中形成良好团队精神、团结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开展讲座,让学生对健康行为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并参加关于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学习,掌握重点内容,具备健康行为。例如,教师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时间,腾出一节课的时间来对学生开展关于慢跑的讲座,在该讲座中为学生系统、全面介绍慢跑的各种优势和特点,像通过慢跑会帮助学生促进有氧呼吸、增强体质、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始终保持心情愉悦。教师还应为学生讲解在慢跑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像注重准备工作,避免在慢跑中对自身机体造成威胁,还要关注慢跑的知识,通过这种手段来实现学生在后续慢跑项目中更加规范和专业,达到理想慢跑效果。

(三)优化体育课教学目标

各个高中学校要真正地明确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体育所要发展的方向,在提高学生个人身体素质和涵养的前提下来实现成绩的提升,还要从综合的角度来对学生的个人品格和能力进行考核,有效地实现相关教学活动和目标的落实,并且确保整个教育目标和方案能够细化。通过阶段性的活动目标来推动整个体育课堂教学开展,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学校的社会信誉度。学校在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时,必须以学生所学的知识来考量,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让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并自主地参与到后期的体育活动和相关的文化课程学习中。

(四)重视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

在推动学生进入体育运动活动之前,必须综合地培养学生的个人体育品质和精神,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体育教师在进行活动的创立和设置时,可以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和标准逐渐地融入教学方式中,在学生体验整项体育活动之后,真正接受这一思想道德信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三观”。体育教师更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体育活动开始之后,用文明的语言和动作来为学生进行讲解,仔细倾听学生的个人诉求和意愿,尊重学生的个性,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相处,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感受到体育游戏活动的真正内涵。

(五)提升教师能力

教师自身的专业性技能和综合素养将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善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通过自身的行为加强引导学生,让学生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深入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要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落实开展分类教学指导,做好分步训练,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依据教学内容、学生自身能力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实施专业教学活动。还要和学生交流沟通,找到在授课中存在的缺陷,在后续教学中改进,提升整体授课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教学条件,灵活使用生活中的资源开展教学,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充满兴趣,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并且通过亲自观察和实践养成健康行为,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进而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体育核心素养,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天柱.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思考[J].智力,2020(24):24-25.

[2]杨志冬.高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启迪与智慧(中),2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