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航天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风险管控

赵颖

北京航天万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00

摘要: 现阶段,如何在企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保证企业劳动关系及职工队伍的稳定成为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大环境下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作为航天企业,更应该科学地加强劳动关系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控,从而促进航天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具体分析,总结了航天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性,探索了有效的管理途径。
关键词: 航天企业;劳动关系管理;风险管控
DOI:10.12721/ccn.2022.15703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随着新时期航天企业的不断发展,在航天企业中全面的构建良好的劳动关系管理体系是必要的,作为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工作认识,应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的劳动关系管理方式,加强劳动关系风险管控水平,为航天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管理水平提高提供有效保证。

一、航天企业完善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分析

(一)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在新时期,企业发展主要需借助人力资源。可见,当代航天企业的竞争也可归结为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如果航天企业的劳动资源稳定性不强,便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的有序性。航天企业的劳务关系问题主要是科学平衡资本和劳动分配的问题。但在具体开展工作时,二者的冲突更为明显。第一,航天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便是最大限度增加资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劳动者追求的目标是工资最大化,更倾向于付出较少的劳动同时获得更高的回报。这便导致航天企业与员工之间必然会出现劳务矛盾[1]。如果此时航天企业能够妥善解决上述问题,便可缓解甚至避免上述矛盾,提高劳动支持的稳定性,从而保障企业实现稳健发展。

(二)提升企业发展的向心力

有效管理企业的劳动关系,能够提高航天企业的向心力。具有较高凝聚力的企业也会在不同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在行业中占据主动地位。如果航天企业想提高发展速度,便须更为重视妥善处理劳动关系,明显提高劳动资源的凝聚力,从而避免劳动者由于负面情绪的影响,降低劳动质量。需促进劳动者进一步发挥能动作用,在企业中充分调动工作热情,发挥潜能,从而共同推动企业顺利实现发展目标。

二、航天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风险管控对策

(一)对劳动风险进行提前预估,并建立风险机制

第一,航天企业需形成更高的法律意识。企业需全面分析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内容及变化,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具有科学性和市场性的用人制度。不断提高员工工作的规范性,优化团队的职业素养,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更为稳定的劳动关系,并借助劳动关系来促进企业实现良性发展[2]

第二,需设置专门的岗位来协调劳动关系。专职劳动关系协调人员需负责劳动人事法规制度的宣传工作,科学管理劳动合同,集体协商,促进劳资双方顺利沟通。同时也可妥善解决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形成科学的劳动关系应急体系。企业需依据制度明确设置员工、人资部门、工会三方的劳动关系协调职能,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有效协调争议问题,尽量妥善解决劳动关系的矛盾点。

(二)加强劳动关系管理的民主化

第一,设置管理台账。航天企业需形成基础台账,主要内容包括人员信息、招工名册、岗位规范、合同期限等。需妥善保留公告或企业会议记录等文件信息,避免在发生劳动纠纷时无据可依。

第二,须侧重提高管理关系的民主化水平。航天企业在发展期间,需民主决定与劳动人员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设置合理的程序,此后将最终决议公开,保证所有员工均可准确掌握上述信息,保障员工的自身利益[3]

第三,需提高法定手续的完善性。航天企业若想进一步规范自身的履职,便须针对协商或公示等流程进行细化完善,直接通知劳务关系告示或以合同附件形式将其发送给职工,也可将企业的规范要求以小册子形式发给员工,这样员工便能够明确了解自身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

(三)对劳动合同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1.劳动合同首次录用订立过程的规范

需妥善保存员工再录用时的相关信息。航天企业在制定劳动合同的内容时,也需聘请法律专业的专家进行审核把关,避免在合同效力和劳动争议方面承担过大的风险[4]

2.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规范性

如果企业想尽量规避劳动法律风险,便须严格执行劳动合同的内容。如在合同续签期间,企业没有解除雇佣职工的想法,便可续签合同。但如果续签时间在合同到期后或续签之前,此时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此时出现劳动争议,便会对后续的合同续签造成影响,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对此,企业需设置合同到期的预警机制,科学设置预警时间,从而为合同终止和续签期间提供必要的操作时间,避免由此形成矛盾而为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5]

(四)对合同的变更和终止加强规范化管理

合同内容的变更须由企业和职工共同商议确定,此后将变更条款以书面形式记录并标明变更后内容的生效日期。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雇佣关系,则需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天内将员工档案和社保关系转移完毕。从企业的角度讲,需将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合同存放至少两年,这样便可避免在与离职员工产生纠纷时无据可查。此外与合同订立、变更、终止等相关的信息也需纳入到依法治企的内容中,提高航天企业对合同管理控制的全面性,依据我国的用工法律要求,在不同环节均细化管理和实施,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劳务风险,稳定劳动关系。企业形成合法和稳定的劳动关系,不但能够为员工提供更为积极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可为航天企业带来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6]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劳动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职工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面对企业各种劳动纠纷案件频发的局面,全面的开展航天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研究是必要的。航天企业应根据具体工作开展实际,全面地进行科学分析,对劳动关系管理做进一步的优化,以此更好地避免劳动纠纷问题的产生,进一步为航天企业各项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爱丽.新时代如何完善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1):80-81.

[2]张婷.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研究[J].知识经济,2020(01):119-120.

[3]廖好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24):144.

[4]李哲. 航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王勇.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0(04):108-109.

[6]郭鹏.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及有效防范分析[J].法制与社会,2020(1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