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疾病的终末阶段需要进行持续的血液透析来代替肾脏的过滤及代谢功能,确保机体内微环境的平衡[1]。对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来讲,动静脉内瘘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血流通路,确保动静脉内瘘无阻塞是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关键,同时也是确保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关键点的[2]。然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情况,使血液回流。在进行内瘘穿刺时,极易发生穿刺不成功,需要再次进行穿刺,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的很大的影响,难免会引起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为了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延长应用内瘘的时间,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应该正确使用和保护动静脉内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使用率,提高血液透析治疗质量,这也是临床医务人员需要特别关注的关键点和难点[3]。为此,本次研究调取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诊疗信息,分析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应用周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20名,对照组研究对象选择未出现静脉内瘘失功,观察组对象选择出现静脉内瘘失功,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患者疾病类型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肺炎、痛风性肾炎、梗阻性肾病。11名男性,9名女性,患者的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50.12±2.33)岁,内瘘的使用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80个月,均值(39.54±2.42)个月,内瘘穿刺针穿刺的型号为16号。
1.2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通过对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20患者入院登记的一般资料、病情状况进行仔细分析,通过年龄、穿刺方法、内瘘状况、压迫时间等方面,查找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
1.3评价标准
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3.0处理数据,t作用是:检验计量资料,其表现形式是(x̄±s),χ2作用是:检验计数资料,其表现形式是[n(%)]。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分析影响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单因素
低血压、压迫时间、穿刺方法、感染、内瘘狭窄是影响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单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分析影响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单因素[n(%)]
2.2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动静脉内瘘失功为因变量,各项因素为自变量,经分析:压迫时间≥30min、低血压、感染、内瘘狭窄、内瘘血肿及血栓形成是影响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在临床上,维持性血液透析分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血液透析治疗是对晚期肾衰患者进行的肾脏替代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4]。动静脉内瘘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的应用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5]。然而,由于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透析生存期的不断延伸,进一步增加血管通路失功,同时也是导致透析失败的关键性因素。血管通路失功是因患者的血管通路受到阻塞、出现血栓,而造成人体的血液流量骤减,不能给患者提供血液支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6]。通过本次研究可发现,影响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与以下几点有关。
3.1导致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
3.1.1感染内瘘的局部出现感染会造成血管内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造成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迅速增殖,然后向血管内膜迁移,导致血管更加缩小[7]。
3.1.2自身内瘘状况存在有血管硬化、血管感染、手肿胀综合症、假性动脉瘤等病变[8];由于自身的血管比较小,增加固定难度;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擅自移动内瘘侧的手臂。
3.1.3穿刺水平不高。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时,未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没有妥善固定,容易引起肿胀的发生;患者人流量大,压力明显增大,稍有不慎出现穿刺不到位的现象。
3.1.4低血压低血压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内瘘急性堵塞,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血液量骤减,增加低血压的发生风险,在某程度上可以促进内瘘部位的血栓的形成,导致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9]。
3.1.5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护患之间缺乏沟通,未能及时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预防内瘘阻塞的方法等,未能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另外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化,尤其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差,未能遵照医嘱进行功能锻炼,日常护理工作做不到位等。
3.1.6压迫止血时间超时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向患者讲解压迫止血的方法,导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或者患者年龄较大,对护理人员宣教内瘘日常护理知识不掌握,会延长压迫穿刺点的止血时间,导致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发生风险。
3.2护理措施
血管通路在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十分重要的地位,维持动静脉内瘘的功能对治疗效果、患者的生命健康意义重大[10]。为了降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内瘘失功的发生率,确保血液透析治疗可以顺利高效完成,提高患者血液透析质量,需要及时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3.2.1改善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技术造瘘成功后,不可以立即使用未成熟的瘘管,因此时的管壁比较薄且脆弱,过早穿刺容易出现皮下血肿,对穿刺的成功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早期穿刺时,护理人员应该具备娴熟的穿刺技术,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值得注意的是,不可以在动脉端设置固定的穿刺点,静脉瓣周围、吻合口不宜作穿刺点,避免血肿的发生[11]。在对患者穿刺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内瘘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注意观察患者的血管特点,穿刺点选择吻合口周围2~5 cm,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内瘘穿刺难度大和首次使用内瘘的患者进行穿刺,进一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12]。穿刺过程中采用绳梯穿刺法,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排序穿刺,确保穿刺效果,降低感染、血栓的发生率。
3.2.2监测血糖、血压水平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应该注意控制自身的血脂、血糖、血压水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合理的使用降压药物。如有低血压的异常情况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将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降低患内瘘的影响。
3.2.3压迫止血的正确措施在完成血液透析治疗后,快速、轻柔拔针,使用无菌纱布轻轻按压穿刺点,按压力度无震感,10分钟之后可以逐渐减少压迫力度,压迫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另外,护理人员应该主动患者进行交流,向其讲解压迫止血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学习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
3.2.4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使其熟练掌握穿刺技术,降低穿刺失败的发生率。对于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在到岗前需要接受系统化的培训。定期进行会议讨论,护理人员可以相互分享经验,对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内瘘失功的发生率,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
3.2.5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需要采用造瘘术的患者,为了确保手术可以顺利进行,禁止在造瘘侧手臂的静脉与动脉进行穿刺。另外,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患者不敢移动手臂,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安抚其情绪,消除患者的顾虑,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维持内瘘血管的良好扩张性。首次使用造瘘的时间是在术后1~4个月,且确保造瘘血管成熟。
3.2.6健康教育指导。注重对患者健康教育指导,通过观看视频、一对一讲解、图片等方式,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保护动静脉内瘘的措施以及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症状表现等。
3.2.7穿刺失败的护理措施。如果在动脉末端发生了穿刺失败情况,应该在动脉端穿刺点以下的位置重新进行穿刺。患者血肿情况比较严重,穿刺难度较大,选择合适的动脉端来替换静脉端,并重新选取动脉管透析管相连的静脉。如果在静脉端发生了穿刺失败情况,应该在静脉端穿刺点的上方位置进行重新穿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血肿的发生率,对血管的伤害降到最低。如果血肿现象出现在一天以内,及时进行冷敷,若时间延长,可进行热敷,在血肿部位涂抹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或敷土豆片等方式,具有消肿散瘀、消炎的功效。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分析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水平,提升穿刺的成功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增强保护意识,指导患者压迫止血方法与时间,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发生率,确保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曾海红,吴秀红,钱银玲,冯碧仪,黄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6):84-87.
[2]李格.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D].湖州师范学院,2020.
[3]孙小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调查及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330-331.
[4]马元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2):75.
[5]文雪仙,郭宝春,邱晶,萧远英,温桂芬.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0):35-37.
[6]戴永华.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动静脉内瘘失功作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3):66-67.
[7]卞月秋,乔书琴,王敏,胡莉莉.预见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6):130-131+135.
[8]顾施思.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健康之路,2018,17(10):281.
[9]刘淑琼,苏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8):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