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电商供应链产业学院建设的可行性及对策分析

王祥至 黄小奇 邱秀芳 叶伟立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0

摘要: 新商贸人才供给不足是贸易经济发展的瓶颈,高标准建设本专业群是实现新商贸人才供给侧和自由贸易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的必然机遇。建设完成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平台、创新创业中心,全方位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技术平台应用,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开展数据采集与分析,为企业提供各类咨询、技术服务,实现含行业解决方案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电商供应链;产业学院
DOI:10.12721/ccn.2024.157362
基金资助:1.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度普通高校认定类科研项目“面向决胜脱贫攻坚后的农村电商产教融合创新机制研究”(编号:2020WQNCX136), 2.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校级重点项目“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产教融合创新中心”(编号:2022-PTW-04)
文章地址:

1打造国家级1+证书平台

目前,智能供应链产业联盟已获批智能仓储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客户服务、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自然语言处理应用开发等六项国家级1+证书,联盟后续也将进一步申请更多的国家级1+证书。打造产业联盟内部认证证书平台智能供应链产业联盟除了打造国家级1+证书,还将不断完善联盟内部认证证书制度。人才就业平台智能供应链产业联盟具有人才就业平台的功能。与联盟关联的学校学生可通过平台及时了解联盟成员企业的招聘信息与用人趋势,联盟成员企业也可以通过平台录用到合适的应届毕业生,使校企之间达到无缝连接,实现双赢。联盟成员企业应积极加强校企对接。联盟成员企业每年按时校招,把用人需求情况及岗位要求的变化情况及时发布到平台。

联盟关联学校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把企业需求传达给学生,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满足社会需要。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联盟成员企业应优先录用,并在薪酬与职级方面有一定的倾斜政策,以调动学生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如: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联盟举办的各类技能比赛中的获奖者;在创新创业项目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获得联盟推行的1+技能认证学生。联盟成员企业应积极与职业院校联系共同创建企业人才库。人才库的创建将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关联学校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机会,并把这一项工作作为常态贯穿于联盟日常工作中。

2电商物流一体化建设国际人才交流平台

国际交流企业物流海外业务已布局一带一路国家,在这背后是企业物流集团产业链上下游共生合力的结果,企业物流集团结合产业链优势,在院校国际交流板块支持以下模块:留学生培养:与院校进行物流、电商、人工智能等专业的留学生联合培养,毕业的留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就业,回到企业在海外的分公司进行工作。海外游学培训:与院校进行物流、电商、人工智能等专业的学生培养,毕业的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到企业海外分公司进行工作、学习等游学活动;海外院校师资培训:由产业学院对海外合作高校师资培训电商及物流专业;海外企业员工培训:输出企业物流全球领先的物流、供应链等技术和经验,对海外物流相关企业员工培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支持学院学生技能大赛辅导,电商物流一体化建设国际人才交流平台,依托产业学院先进的技术和能力,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总体方针。

3产业学院建设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取得新突破

队伍建设、信息化程度、校企合作水平大幅提升,教学资源与基地条件大为改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对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同类院校深化改革、提升水平的样板,成为具备“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特色产业学院示范。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创新海经贸联合企业成立智能供应链学院,共同打造出引领国内同类专业发展的具国际自贸港建设特色的电商物流一体化供应链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有成效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建设完成课程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社会培训资源包等,打造学院开放共享的资源体系,全面支撑学院人才培养。校企双方共建新型活页式数字化教材,在线精品课程,建成省级开放共享课程和社会培训资源包,并广泛应用于同类专业。

4电商物流一体化建设

教学方法改革效果牧显著校企共建“互联网+商流+物流+教育”专属教学平台、开发教学工具,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课程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推进模块化、项目式教学与团队学习,共同争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师资队伍水平全面有提升通过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困队,校企共建师资研修云平台,共同打造教师培训培养基地,并共同举办省培、国培等培训服务。培养专业带头人参加国内外高职教育新理念培训;引进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与实践指导。培养或引进具有境外学习工作背景及“总经理”能力的专业群带头人,具备“经理”能力专业带头人,具备“项目经理”能力骨干教师。

实训基地建设呈一流通过成立智能供应链学院,整合学校现有实训室资源和企业培训基地资源,共同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社会培训等功能,共建实践教学体系,共建真实场景实践平台,建成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包含智能物流实训中心,电商实战中心,智慧零售实训中心,合作企业办公室、大师工作室,供经营实践、学术研讨、交流培训、社团活动等使用。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模式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打造示范样板。

5产学研技术创新成果

通过供应链学院建设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平台,创造优良的研究氛围,形成良好的科研机制为指导思想。促进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对外输出技术创新成果,实现行业电商物流一体化建设方案应用。建设完成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平台、创新创业中心,全方位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技术平台应用,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开展数据采集与分析,为企业提供各类咨询、技术服务,实现含行业解决方案创新。

参考文献:

[1]蓝军斌.浅论校企共同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关键[J].经济师,2022(09):158-159.

[2]刘国买,姜哲,李宁,李婉婧.组织创新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特征与变革路径——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05):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