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双减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王金凤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三小学,156200

摘要: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发展教育意义深远。以训练为主的数学作业应遵循课改提出的要求,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创新作业设计理念,注重课前个性化作业的设计,确保能够符合学生的学情,促使学生掌握数学技能,提高数学能力。基于此,本文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分析小学数学课前个性化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课前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为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开辟新路。
关键词: 双减;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实践
DOI:10.12721/ccn.2022.15707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双减”政策的提出,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认识,敢于摒弃以往的“题海战术”教学策略,加强数学作业个性化设置,降低作业量的同时,提高作业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个性化作业,提高自身数学学习效果,未来实现更好发展。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问题

合理而有效的作业设计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数学学科的作业设计却出现了种种问题。

一是过度注重知识传授。现在的数学作业设计中,基本都是以学科知识为主,特别是以教材中的习题为主,忽视了知识以外诸如解题思路、思维提升等方面的培养。这样长期发展,容易造成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中的固有知识上,也容易造成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结构上,把数学课程变成了数学知识,把数学知识变成了书本作业,这对小学数学学科建设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是过度重视书面作业。当前,学生和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书面作业的书写上,从中体现不出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等。除了书面作业以外,还有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等形式多样的作业,通过这些作业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课本知识中走出来,从生活实践中走进去,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实践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

三是过度重视“题海战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必定每学期都有单元检测、月考检测,甚至还有天天练、课课练等检测手段。学校和教师把“题海战术”作为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试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对题型的掌握。在学生长年累月重复机械地做题、刷题情况下,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反,这样毫无意义的作法会让学生对数学学科失去兴趣。

二、个性化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个性化作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作业内容的单一不变性,作业的题目类型更加灵活多变,题目较为生活化,让学生在作业时能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解决数学问题,打消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从而消除学生内心深处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数学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科目,其作业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前个性化作业,使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有疑问、有期望地进入课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与学生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地制订课堂教学、作业设计方案,分析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而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优化课前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方案,丰富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认真对待课前作业,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探究力和学习力,助力于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

三、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教学探究

个性化作业设计需要各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特点进行思考,不能为了个性化而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目的要明确,锻炼学生怎样的能力,巩固哪些知识,教师在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前要综合考量,只有这样个性化作业才能行之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一)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进行数学知识探索

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数学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认知和更深刻的理解与应用,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时,学生容易混淆单位间的换算,做练习题时也会写出“冰箱高1.5分米”“矿泉水瓶高0.01分米”等错误答案,单纯的公式背诵和记忆能让学生短时间内产生有效记忆,在做题时还是不能够举一反三,学生记忆混乱是因为公式太多,容易混淆,同时也是由于缺乏生活常识,对长度单位没有概念。鉴于此,笔者布置了“量一量”的课外探究活动,活动内容如下:

(1)组成学习小组进行活动探究;

(2)小组成员分配任务,成员分别需要测量哪些东西。

(二)多元化的作业布置模式及批改方式

分层教学由来已久,很多教师将分层教学运用到课堂上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分层作业布置来源于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作业分层布置,教师可大致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即优、良、差,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作业内容布置,批改作业时也可让学生参与其中,让部分学生进行作业互改,这种方式还能刺激不同层次间的学生相互学习,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但是教师要注意监督学生之间的作业互改方式,不要完全放权给学生,可以从中抽查,让学生意识到作业认真批改的重要性。

(三)利用微课程的作业形式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

个性化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性,体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体现数学学习的实践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课程、网络视频教学、微课程等层出不穷,很多学校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线上教学,微课程被进一步在教学中推广。当代的学生过早地接触到网络,对电子产品等并不陌生,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利用互联网和微视频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设置个性化作业,不要害怕学生沉迷网络而避免学生使用网络,应积极地把学习与网络相结合。

(四)丰富作业形式,激活兴趣因子

在设计个性化作业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常见的生活事例融入到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考虑到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性,教师需要挖掘学生的潜力,设计丰富多样的作业,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

四、结论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打破常规,通过个性化、能动性、实用性的作业设计,能够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能够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寅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16(10):63.

[2]朱延春.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2(43):67.

[3]吴妤婷.关于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J].智富时代,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