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促练教结合,化“常赛”常态——大学体育“教会 勤练 常赛”的教学实践研究

李海停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体育部

摘要: 众所周知,体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载体,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使他们以积极的精神风貌迎接未来的挑战。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教会 勤练 常赛”是体育教学的新任务和新课题,将“教会 勤练 常赛”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之中,不断改进和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构建科学有效的大学体育教学新模式,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进而发挥出“以体育人”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文章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大学体育“教会 勤练 常赛”的教学策略,希望为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大学体育;练教结合;高效课堂
DOI:10.12721/ccn.2022.15811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引言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解读体教融合问题时强调指出:“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和常赛”[1]。在体育教育改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体育教学的价值,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是实现体育育人价值的必要条件,也是提升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教会 勤练 常赛”是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更是大学体育工作中的重头戏,其中“会、勤、常”是针对“教、练、赛”提出的要求,“教会”是“勤练”和“常赛”的基础,更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勤练”则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载体,持有持续不断地参加体育训练,才能巩固体育运动技能,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常赛”则是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有效途径,也是营造浓厚体育运动氛围的基础,是高校体育活动高效开展的表现。

2“教会”——掌握运动技能

所谓“教会”,即是指体育老师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运动要领,将习得的运动技能应用到体育运动活动中来,也为“勤练”“常赛”奠定良好的基础[2]。大学体育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程度,以篮球教学为例,作为国内三大球类运动之一,有着厚实的群众基础,也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行进间单手投篮”是篮球教学的难点,体育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行进间单手投篮”的动作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左脚起跳和右脚起跳选择时,掌握行进间单手投篮的技巧,很好地改善了部分学生出现的同脚同手问题,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老师也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即是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都有体育素质好和体育素质差的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时,小组内的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收获体育运动带来愉悦感的同时,实现“教会”的目标。

3“勤练”——养成锻炼习惯

“勤练”是巩固体育技能的基础,在“教会 勤练 常赛”教学模式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以“勤练”作为手段,通过适宜的运动次数和运动强度的刺激,促使学习到的运动技巧内化为个人的运动技能。不可否认,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勤奋练习的支持,只有通过大量的动作练习,才能强化身体的记忆,进而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巩固体育运动的技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3]。“练”讲究的是方法与技巧,体育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以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基础,组织多样化的练习活动,由最初的理论知识传授到基本运动技能的讲解,再过渡到具有难度的动作技巧,逐步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如在学习足球“支撑脚选位技巧”相关知识时,学生掌握了这一运动技巧之后,再组织“支撑脚选位技巧”练习活动,并设置一些奖品,当学生获得胜利之后,便可以拿到老师准备的奖品,增强学生参与体育练习的热情,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另外,为了更好地达成“勤练”的目标,体育老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体素质,设计一些体育作业,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常赛”——践行体育精神

不可否认,体育是一项对学生成长非常有益的活动,唯有学生长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才能收获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精神状态。“常赛”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紧张的比赛,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体育老师需要制定体育比赛方案,定期组织三大球、三小球和田径等传统赛事,如针对篮球运动,开展“3V3”篮球赛、“5V5”篮球赛、“三步上篮”赛;针对田径运动,设置200米、300米、500米跑项目,为学生参与体育比赛营造出良好的条件,促使学生在体育比赛的过程中践行体育精神、收获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与此同时,大学体育老师也可以开展具有特色的专题比赛活动,如校园彩色跑活动,参赛者需要穿上白色的T恤,在跑步的过程之中,会通过不同的彩色站,彩色粉末便会粘在学生身上,寓意“彩色未来”,增添了比赛的兴趣。另外,体育老师还可以组织班级常规赛、年级月月赛、学校定期赛,让体育比赛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常赛”中践行体育精神、实现健康成长。

5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体育素质和健康意识的重任,高校体育老师要以“教会 勤练 常赛”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总抓手,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教育目标,借助“教会”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通过“勤练”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运动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常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也让学生在“常赛”中展现自我,形成勇于拼搏的良好品质,真正地发挥出体育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尚力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推进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21(05):96-103.

[2]岳建光.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中“教会、勤练、常赛”的实践研究[J].体育视野,2020(08):54-56.

[3]张金龙.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J].体育教学,2019,42(04):23-25.

作者简介:李海停,男,1976.7,汉族,河南邓州人,硕士,副教授,工作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体育部,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管理与体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