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工作也在加快推进,逐步建立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以及保障有力的气象观测业务体系,许多观测精度高、以及自动化水平高的气象观测装备开始在气象监测、气象预报、气象服务等工作中得到应用。例如国家级新型自动气象站、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等各类气象观测装备构建了严密的综合气象观测网。此外,还积极建设基于大数据智能化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然而,这些工作的正常开展均需要气象装备的保障作为重要支撑。目前,我国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始终呈处于工作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欠缺等问题,这些均给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增添了极大困难。因此,本文主要根据气象装备工作实际,首先阐述了气象装备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从而不断提升气象装备保障工作水平,为气象观测业务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气象装备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气象设备保障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气象设备保障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是,随着当前的气象观测设备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当前的气象观测装备保障管理体系无法适应全面的气象装备保障业务的开展。 此外,有些基层气象站还缺乏相对完善的气象观测设备保障的相关制度,导致缺乏对气象装备保障备的强有力的约束和指导,这均会影响到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的高效开展。
1.2气象观测装备的增多与保障能力不足不断凸显
随着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各种新型观测设备不断增加,综合观测站网布点数量提高,再加上有些区域自动气象站位置偏远,交通并不通畅,在维修保障过程中存在极大难度。现代化气象装备的快速增长与保障能力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许多区域气象观测站维护保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保障,这势必会影响到基层气象装备的维护保障以及气象服务效益。
1.3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专业技术人员欠缺
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在各种气象观测业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但是,当前仍有许多工作人员还缺乏对气象装备保障的深入了解。大部分气象装备保障专业技术人员仍然还比较少,尤其是基层气象站特别缺乏,很难开展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第一,气象装备保障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对简单,在当前所了解的知识没有办法更好地满足气象装备保障业务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二,气象装备保障人员尚未形全方位的培训体系,尤其是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复杂的气象装备保障技术人才。
2气象装备保障工作发展对策
2.1建立健全气象装备保障管理体系
要结合地方气象台实际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情况和气象装备保障具体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气象装备保障管理体系,为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提供可靠的指导。要对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的运行系统进行逐步优化,以适应现代气象业务的快速发展,并大大增强气象台气象装备的技术保障能力。此外,应利用气象装备业务的现状,实行气象装备联动机制,认真考虑气象装备的管理和支持。另外,鉴于各级气象台设备多、维护成本高的现状,气象部门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积极选择选择专业的技术操作人员,积极探索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对大批量设备进行维修保障的时候,可以引入社会力量以及生产厂家共同开展,促进部门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明确不同级别技术装备保障部门对不同气象设备的保障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确保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
2.2增加对气象装备保障支持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随着气象观测业务对于各类气象装备的应用越来越多,应注重气象装备保障业务能力建设,并把气象装备支业务配套建设当作气象观测系统建设项目的重要工作来抓。根据基本业务需求,将气象装备保障工作开展所需的资金纳入本单位年度综合预算,增加保障资金投入,切实落实好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与此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装备保障系统,将已投入运行的技术设备及时纳入运行监测,计量验证和必要的后备供应业务,以不断提高各级气象台的气象观测设备水平。此外,充分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通过移动终端发布站点故障和维护信息,促进设备维护,维护等工作的高效发展,大大提高了气象设备的运行监控水平。还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用于气象探测设备维修和维护的云数据库,并共享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设备故障案例、专家维修保障经验和知识、备件更换条件等,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诊断气象设备故障并提供全面的预测结果为故障排除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2.3强化气象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应结合气象台站实际情况以及相关任务要求,不断强化气象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第一,应逐渐优化各级气象台站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岗位设置以及人员聘用等制度、激励机制,稳定装备保障队伍。特别是基层气象部门应加大专业的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力度,以有效填补基层气象部门气象观测装备气象观测装备人才短板问题。第二,应优化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加快培养保障专业技术人才。最后,应该加强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培训机制,可以定期开展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培训的交流学习活动,加强气象装备保障运维管理及业务系统的使用进行培训。此外,可以在网络系统上学习专家开展气象装备维修保障相关知识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等知识,以增强气象装备保障工作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与时俱进的气象事业发展需求。
3结语
总之,气象装备保障工作是开展各项气象业务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直接关乎于气象观测装备的运行状况以及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甚至会对现代气象事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随着气象观测业务的现代化、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对于各类气象观测装备的依赖性逐步增强。应不断加强新形势、新需求下的气象装备保障工作,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气象观测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要结合气象现代化建设需要,不断优化气象装备保障管理体系,加大保障经费、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并且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气象装备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声超.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的现状及发展[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6(4):234.
[2]周丽娜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时代农机,2018(11):25.
[3]房岩松,高林.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问题的初步探讨[J].山东气象,2013(2):50-53.
[4]曹会智, 李沛, 刘俊杰, 等.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装备保障建设发展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