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双减政策下怎样布置小学体育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黄嘉鑫

广西南宁市横州市横州镇龙池小学,530300

摘要: 小学生当前正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就可以为后续机体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同时也能保证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重点。拥体育课是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唯有引导学生培养其日常锻炼的习惯,才能够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常态,而体育作业,则可以有效地鞭策学生加强课后锻炼。
关键词: 双减;小学体育;作业
DOI:10.12721/ccn.2022.15716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小学体育作业的设计类型

(一)户外锻炼型体育作业

户外锻炼型体育作业,指的是锻炼的场所由家里、自家楼下等转移到场地更加开阔的户外区域,与之对应的,作业的设计也会更有创意,更具有多样性。比如,步行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项目,其耗费的体力和精力比较低,但是对于塑造学生挺拔的身躯,形成良好的站姿和行姿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步行作为有氧运动的一种,它对于锻炼学生的腿部肌肉,加快血液循环等都有非常大的意义。教师可以将步行作业设计为徒步走,可以让学生家长带着子女一起去到风景优美的户外进行徒步走,以户外徒步走的方式来开展步行锻炼,不仅让原本看似平淡无奇,普普通通的步行有了很多的趣味性,而且也让学生可以借此机会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舒缓精神等。户外锻炼型的作业设计多种多样,除了以步行为运动项目的徒步走以外,还可以是去户外放风筝等等。

(二)亲子互动型体育作业

亲子互动型体育作业,指的是由家长和学生一起来完成的体育锻炼。以跳绳这项喜闻乐见,受众面广的体育项目为例,它虽然可以一个人跳,但如果让学生一个人在楼道里,在小区角落处,甚至是在房间里,在阳台上跳。那么,这种趣味性就非常低,尤其是对于缺乏自律性的学生来讲,很可能就会人为地偷懒,但如果采用亲子互动型,效果就会大大不同。家长可以陪同子女一起来完成,比如:家长和子女一起来跳绳,大家对面同跳或者并列而跳,家长的身体力行能够给学生很好的示范作用,让学生不会轻易地偷懒,而是更容易坚持下去。比如:家长给子女打节奏,喊口号,或者是播放一些助兴的音乐,让学生在活跃的、热烈的氛围下去跳绳,其积极度也更高。比如:家长和子女进行接力跳绳。一般来讲,将跳绳设计为作业时,教师都会按照每组N个,每次N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那么在组与组之间的休息间隔时,就可以轮到家长来跳绳,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家长的跳绳姿势来对比思考自己的跳绳动作是否正确等。在亲子互动型的体育作业类型中,家长更多像是学生的队友、伙伴,可以陪伴、指引、鼓励、支持学生,让学生坚持将作业完成到位。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作业的实施方法

(一)制定作业实施内容计划——明确作业内容

体育作业与其他学科作业相比较而言,有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身体当时的状态、天气情况、锻炼场地的情况等),为了保证小学体育作业在布置与落实时是有效的、科学的,教师首先必须要制定作业实施计划,计划有明确具体的作业内容。以“仰卧起坐”这一动作为例,要完成这一动作,既可以平躺在软垫上,可以平躺在床上,可以平躺在任何舒适度较高的载体上,还可以“撑背躺”。因此,教师在制定作业时,一是要具体到动作的数量,比如每组N次,每次N组,要在N分钟内完成。二是要具体到完成的时间,比如当堂课结束后的两天之内。三是要提供作业实施建议。唯有将体育作业具体化,明确化,才能让学生在完成时有方法,有规划,同时这也是作业监管和评价的基础。

(二)制定作业监管评价体系——监督作业完成

体育作业作为一种需要学生身体力行去完成的作业,它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确或者错误,也较难以准确的指标去衡量。譬如上面举例的仰卧起坐,在实践中很难要求学生在仰卧时准确到某个角度,这与每位学生的身高腿长有关。而假如没有较为科学的监管,完全靠学生的自觉来完成,则其实际执行力会大大降低,因此,在实施小学体育作业时,第二步就是要制定作业监管评价体系来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具体来讲,其一,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如家住得比较近的几名学生就可以组成一组,大家约定好一个时间共同来完成作业,彼此之间既可以互相监督,又可以互相鼓励、提醒、鞭策、矫正。其二,邀请家长作为监督评价的主体,教师可以给家长提供作业评测时的依据,家长根据教师提供的依据来对子女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管。第一种方法,学生之间互相监管,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供监管报告,即互相写一写各自的作业完成情况。第二种方法,家长监管,教师则可以让家长以短视频、照片等方式来记录,以供教师进行再一次的检查。

(三)开展课堂体能测试活动——评价作业成绩

任何一项作业都是以强化实际能力为目的,体育作业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实施作业时,最后一步还应当在课堂上开展体能测试活动,以学生的测试成绩来作为作业完成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以跑步为例,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会具体到跑步的路程以及对应的完成时间,这是对跑步速度的一种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跑步路程,假如学生顺利完成,那可以说明学生在课后没有偷懒,实打实地进行跑步训练,完成跑步作业。譬如该名跑步不达标的学生,教师就要以此为契机来了解学生究竟是哪个环节还做得不够好,找出不足之处再加以强化,才是作业最根本的一项教学目的。

实施体育作业,一是鞭策学生在课堂以外,在学校以外的日常生活和休闲中,多开展体育锻炼;二是引导学生关注和重视利用体育锻炼来放松身心,充实生活;三是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强化体育技能的机会;四是通过定期定量的作业来引导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基于此,教师在设计小学体育作业时,可以围绕着亲子互动型、户外锻炼型来设计。推动双减政策,以此落实作业内容,监督作业完成,评测作业效果来检查学生的目的,督促与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让学生将运动视为常态化项目,以促进体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亚君.体育作业促进小学生体质发展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1).

[2]高小晴.体育作业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