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四川省主要公路交通气象灾害及服务研究

王焱

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071

摘要: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重点探讨了该地区低能见度、强降水、高温等几种比较常见的公路交通气象灾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措施,旨在为提升四川省公路交通气象服务水平、科学防范各种交通安全事故,进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公路交通;气象灾害;安全事故;服务;四川省
DOI:10.12721/ccn.2021.15710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量显著增加,且在保障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及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以高速公路为主的交通主干线更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其运输能力与效率也实现了显著提升,然而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却越来越不容忽视。据相关数据统计,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要远远高于普通公路。特别是在气象灾害日趋增加的大背景下,天气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愈加明显,同时气象灾害称为引发交通安全事故的一项重要原因。例如沙尘暴、浓雾等引发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极易导致公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出现车辆连环相撞;强降水发生时往往会出现路基冲毁、道路塌陷及山体滑坡等现象,进而导致交通发生中断等。据美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局相关数据统计得出,美国高速公路平均每年交通事故发生量为600万,其中由气象灾害或由此引发的不利路况造成的交通事故量达到170万,占到28.3%。而对我国公路交通安全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由气象灾害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占到交通事故总数量的30%左右,其中暴雨、冰雪、大雾等是严重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气象灾害。本文重点研究了四川省主要公路交通气象灾害及服务措施,对于提高该地区公路交通气象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及危害,进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1四川省气候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介于东经97°21′~108°33′及北纬26°03′~34°19′之间,其东接重庆,北靠甘肃、青海与陕西,西连西藏,南邻贵州与云南。四川省地处我国大陆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之间的过渡地带,境内主要包括山地、平原、丘陵与高原等多种地貌类型,并整体呈现出高低悬殊,且西高东低的倾斜趋势。由于四川省地形复杂,再加上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进而导致四川省气候也复杂多样。其中东部盆地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表现出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短等特点;川西南山地位于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且表现出全年气温较高、四季不明显、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降水稀少、日照时间长等特点;川西北地区位于高寒气候区,表现出气候立体差异明显、冬寒夏凉、水热不足等特点。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四川省暴雨洪涝、雾霾、降雪、大风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当地公路交通的安全、正常运输。

2四川省主要公路交通气象灾害

2.1低能见度

低能见度天气现象是导致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并严重影响公路交通运营效益的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其中雾是导致能见度较低的天气现象之一,据统计,大雾天气条件下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概率要明显高于平常,由浓雾、团雾等引发的车辆连环追尾的事故发生率较高,且由此造成的影响及损失比较严重。通常情况下,“团雾”具有突发性与区域性强、预测预报困难等特点,而且“团雾”发生之前往往无法提前告知车辆驾驶人员,因此往往令人防不胜防。四川省年平均雾日为27.4d,且盆地地区的雾日要明显多于高原地区。而且四川省雾日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四川盆地冬季雾日最多,秋季次之,而春季与夏季雾日相对较少;高原地区的雾主要出现在秋季,而春季很少会出现雾现象。其中盆地1月雾日较多,1-5月份雾日呈减少趋势,至5月份雾日减少到最少,5-9月份雾日又缓慢增加,其峰值出现在12月份。高原地区3、4月份雾日最少,而10月份雾日最多。除此之外,雾日也表现出显著的日变化特征,尤其是秋冬季节,大雾天气现象往往生成于午夜或清晨。因此,在雾多发时节应当有效防范雾引起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对公路交通运输的影响。

2.2强降雨

四川盆地降水充沛,其年平均降水量位于1000~1200mm之间,高原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年降水量位于500~900mm之间,年平均降水日数在60d左右,且降水天气现象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份。相对比而言四川盆地发生暴雨天气过程的频率较高。强降雨天气过程往往会对公路交通产生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雨使道路湿滑,导致路面的摩擦力减小,而制动距离则有所增加;(2)降雨强度较大时往往会导致路面出现大量的积水,正在行驶当中的车辆由于无法看清路面状况,再加上车轮加卷着泥水,进而导致能见距离明显缩短;(3)降雨使能见度明显下降,正在行驶车辆的玻璃上往往会出现雨点、水帘等。另外雨刮器的来回转动等都将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进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大增加;(4)暴雨天气现象发生时往往会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坍塌等多种次生灾害,对车辆安全行驶构成严重威胁。

2.3高温

四川省极端高温天气现象主要集中在每年夏季的6~7月份。高温时轮胎的气压较高,不仅导致摩擦系数明显降低,进而对行车速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还会出现爆胎,最终引发交通事故。另外,当路面温度达到某一数值时,在重型车辆的碾压作用下路面极易出现形变,降温之后路基又会变硬,进而导致高速行驶过程中的车辆极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3主要公路交通气象灾害的服务措施

3.1建设加密气象观测站网,并综合采用多种气象信息发布手段

通过实地调研针对四川省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普查,如果条件允许,应当在公路风险隐患较多的地段,并以风险隐患特点为依据建设与加密专业气象观测站,以确保公路气象观测站网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外,还要综合采用报纸、手机短信、广播、网络、电子显示屏、北斗卫星、微信微博等多种天气信息发布手段及时发布准确的公路交通气象信息,以确保车辆驾乘人员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气象资讯。除此之外,还要丰富天气信息的形式,既要使用以往传统的文字、图形等信息形式,还要增加视频、动画等较为生动、活泼的气象服务形式,以显著提升气象信息服务质量。

3.2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交通部门、气象部门与公安部门之间应当强化公路气象灾害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策略,使公路气象灾害的联合防范与应对能力实现明显提升。另外,以上部门还应当相互联合构建公路交通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平台,以确保各部门之间能够共享共用气象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报预警信息、路况信息、视频实景信息、交通流量等数据,并据此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同时使信息发布与公路管理、交通指挥调度等业务相互衔接,以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公路气象灾害应急联动预案。除此之外,还要以各种预警级别为依据启动各部门的联合应急视频会商,并及时进行移动加密观测,以期能够为公路交通的安全、正常运输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气象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美,吕明辉,王毅等.我国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9(4):19-24.

[2]孙玫玲,任丽媛,王宏蕊等.天津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及预报预警技术研究与分析[J].天津科技,2019(8):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