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衡越 罗倩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6例晚期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美多芭,观察组加用普拉克索,比较治疗2个月后两组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UPD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UPD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晚期帕金森患者效果较好,且用药较安全。
关键词: 晚期帕金森病;普拉克索;美多芭;安全性
DOI:10.12721/ccn.2022.15712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帕金森病起病较隐袭,进展较缓慢,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首次发作症状为一侧肢体震颤,随病程进展可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主要症状为肌强直、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步态及姿势障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为药物。基于此,本研究就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晚期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58-81岁,平均年龄(71.36±7.0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5.14±0.57)年。观察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71.42±6.98)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5.21±0.51)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帕金森病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1]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疾病;②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③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美多芭(罗氏制药,H10930198,0.25g)治疗,首次1片/次,3次/d,后每周日服量增加125mg,直至达到适合该患者治疗量为止。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批准文号H20140916,规格:0.125mg)治疗,起始剂量为1片/次,3次/d,后每周增加1次,每次日剂量增加6片,剂量以达到最大疗效,剂量最大为4.5 mg。两组均治疗2个月。

1.4评价指标 (1)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采用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比较两组患者精神、行为、情感,日常生活及运动功能,UPDRSI评估精神、行为、情感;UPDRSII评估日常生活;UPDRSIII评估运动功能,评分越高患者日常生活及运动功能越差。(2)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失眠、上腹不适、其他)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日常生活及运动功能 治疗前两组UPDRSI、UPDRSII、UPDRSI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PDRSI、UPDRSII、UPDRSII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观察组较低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日常生活及运动功能对比(x̄±s,分)

微信图片_20250303102403.png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2.2不良反应 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头晕3例、失眠2例、上腹不适2例、其他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1%;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失眠1例、上腹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33)。

3讨论

帕金森病确切病因至今未明,年龄老化、遗传、环境、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治疗药物中最有效的仍为左旋多巴制剂,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则是手术,而目前临床用药根据患者年龄、职业、病情、经济等因素遵循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个体化最佳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控制症状,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也尽可能避免用药不良情况的发生,使患者尽可能临床症状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的方式有较好的护理手段、康复及心理治疗。临床目前有效的治疗只能改善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无法阻止患者病情的进展以及疾病的治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UPDRSI、UPDRSII、UPDRSII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UPDRSI、UPDRSII、UPDRSII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晚期帕金森,可改善患者精神、行为、情感、日常生活及运动功能,且用药较安全。美多芭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左旋多巴200mg与苄丝肼50mg,主要在小肠上部区域被吸收,吸收与部位无关,摄入约一个小时,血浆浓度达到峰值,其血浆浓度峰值、吸收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左旋多巴不与血浆蛋白质结合,于脑脊髓液中的AUC是血浆中的12%,穿过血脑屏障通过饱和转运系统,分布容积为57L,苄丝肼与左旋多巴不同,主要集中在肝肾脏、小肠、肺部位。左旋多巴通过O-甲基化及脱羧作用与氧化及氨基转移作用予以代谢,转化为多巴胺于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主要终代谢产物是二羟基苯乙酸和高香草酸,左旋多巴甲于儿茶酚-O-转甲基酶作用下基化成3-O-甲基多巴(血浆代谢产物),清除半衰期约15h,可于患者体内蓄积[2]。帕金森氏病患者多巴胺(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于脑基底神经节中含量不足,而多巴胺前体为左旋多巴,是多巴胺合成的中间生物产物,于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下生成多巴胺,左旋多巴被用作前药来增加多巴胺水平,可通过血脑屏障,而多巴胺本身则无法进行。给药后,左旋多巴在大脑组织及脑外生成多巴胺通过发生快速脱羧反应,外周产生的多巴胺常会引起不良反应,而大部分左旋多巴无法到达基底神经节,故左旋多巴脱羧反应在抑制脑外组织中较为重要,而外周脱羧酶抑制美多芭(左旋多巴与苄丝肼)同时给药即可达到效果[3]

普拉克索绝对生物利用度>90%,吸收较为完全且迅速,最大血浆浓度于口服后1-3小时出现,普拉克索与食物一起服用,会导致其吸收速率降低,但普拉克索吸收程度不会降低。普拉克索分布容积400L,与血浆蛋白结合度小于20%,药物在患者脑组织中的浓度约为血浆浓度的8倍,其以原形从肾脏排泄,是主要的清除途径[4]。普拉克索属于多巴胺受体的一种激动剂,与D2亚家族(多巴胺受体)结合有高度选择、特异及完全内在活性,对D3受体亲和力优先,减轻帕金森患者的运动障碍及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兴奋纹状体的多巴胺受体。普拉克索表现功能性影响,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而且可能由放大的普拉克索药效学作用导致[5]

综上所述,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晚期帕金森患者,可改善患者精神、行为、情感、日常生活及运动功能,且用药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帕金森病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56-60.

[2]陈丹.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8,24(11):1903-1906.

[3]吴艳,杜娟,任义胜,等.美多芭联合恩他卡朋对中晚期帕金森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7,25(04):121-123.

[4]柯来顺,蔡江萍,江华,等.美多芭与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22):20-22.

[5]孙慧丽.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7,57(4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