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融媒体时代,我国的新闻采编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广播电视单位的新闻采编工作,这项工作在有更多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且,当前很多广播电视的新闻采编工作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利用融媒体优化新闻采编工作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开展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更重要的是改变传统思想,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间题,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使这项工作能够更加符合当前的时代要求,并且能够为大众提供更加全面和正确的信息。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概述
新闻采编工作实际上就是对新闻进行采集和编辑,这项工作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首先,需要对报道对象进行前期的调查研究,然后对采集到的新闻素材进行后期的编辑和处理,最后形成报道。对于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来说,大量不同通讯方式的涌现,极大地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对新闻采编的工作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1]。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新闻采编工作应该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基本点,将时代特色和新闻采编工作融合起来,使各种媒介之间能够实现信息的共通性传播,实现资源互享,增强竞争力。这种格局给当前的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和压力,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便利,是一种双面性的发展前景。
二、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双面性
(一)正面性
当前,在新闻采编过程中,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丰富,渠道不再单一,而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和传递信息。但是,这种情况也导致受众获取的信息多且杂乱,甚至有很多不实信息存在。部分新闻采编工作者为了博人眼球,吸引受众关注,没有对信息内容加以证实就散布出去,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2]。并且,如今的新闻采编工作门槛已经不像传统的要求那么高,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发布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提升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要求。对于广播电视等比较重要的媒体来说,如果录用一些素质不高、对新闻采编工作不了解的工作者,将会对我国的社会风气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大量不实信息的传播。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新闻采编工作不仅仅是在信息采集和传播方面,而是要实现载体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新闻采编工作的载体不局限于传统的声音和影像,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录音笔、掌上电脑甚至是数码相机进行传播,而且对于信息的储存量和储存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当前,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看电视新闻,获取信息的途径也相应增多,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接收和储存新闻信息。这就意味着广播电视的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修养,确保在新闻采编过程中,以传播真实新闻信息为工作原则,避免为了热度而制造一些虚假信息。由此可见,随着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带给新闻采编工作者的是更大的挑战,如何在融媒体时代做好广播电视的新闻采编工作是其面临的重要间题。
(二)负面性
融媒体时代给新闻采编工作者带来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广播电视中新闻的时效性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尤其是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出现,导致新闻采编中信息的传递已经成为一个短板,不具备时效性优势。同样,当前很多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新闻内容缺乏内涵,过于空洞,无法为受众提供真实有效的新闻信息,导致很多受众已经不再从广播电视上获取新闻信息,由此对广播电视的新闻采编工作造成了巨大威胁。
其次,很多新闻采编工作者对于新闻的深度挖掘不足,部分新闻采编工作者过于关注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由此忽视了对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不能带给受众有效的信息内容。并且,目前很多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采编的内容缺乏新意,尤其是前期策划和后期加工存在千篇一律的间题,缺乏新颖性,难以吸引受众,而且在工作过程中眼光不够独到,导致很多新闻内容甚至出现了雷同现象,降低了受众的关注度。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仅仅是融媒体时代带给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的,更多的是长久以来新闻采编工作无法随着融媒体发展作出实际性改变所致。
三、融媒体时代改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措施
(一)创新观念
要想改善和优化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首先要更新观念,转变传统的新闻采编观念,针对目前受众的信息需求,关注受众对兴趣点来作出改变,而且要重点关注民生问题,因为民生问题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要挖掘受众真正需要的社会层面的新闻,在此基础上增加受众数量,吸引受众的关注。另外,在采编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符合当前受众需要的内容,不能盲目地选择信息,以免造成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反感。
(二)创新内容
创新观念,也要创新内容,因为对于新闻来说,时效性和新鲜感非常重要,需要立足于一些新视角和新方向来编辑新闻内容。所以,要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加入一些新颖元素,并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使受众喜闻乐见。例如,当前环境下,很多人的压力比较大,需要一些带有趣味性的轻松话题来缓解压力,针对这种情况,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寻找一些趣味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新闻内容,这既能够满足信息需求,又能够增强新闻采编的创新性,吸引更多的受众。
(三)创新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不应局限于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可以运用新媒体手段创新信息传播形式。尤其是可以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和发布一些新闻内容,运用这些媒介传播和发布信息可以提升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关注度,而且还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性内容,加强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以获得受众的喜爱。通过创新信息传播形式,能够充分体现出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性,并发挥其自身所具备的新闻导向功能,为受众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新闻信息,进而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
(四)夯实新闻采编的基石
首先,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严格恪守新闻底线,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避免出现失真性和以偏概全的新闻报道;其次,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坚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客观和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认清宏观和微观、个性和共性之间的联系及区别,通过心理分析的方法展开调控,进而将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很好地把握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再次,应该牢记"新闻来源于民众"的宗旨,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利用来自民间的鲜活的口头语言、富有时代感的新型网络语言来获取良好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语言,通过语言的传播,引起民众的共鸣,从而提高新闻宣传报道的效果。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要抓住时代带来的机遇,面对诸多挑战,及时改进和优化,从而利用融媒体时代的优势,促进自身发展,并且要不断创新新闻采编工作的观念、内容和形式,以便为受众提供更多符合其需求的新闻信息,以提升新闻采编工作水平,也更好地满足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邹晓红,融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20):153.
[2]谭慧敏,融媒体对新闻采编者的新要求探讨[J].科技传播,2018,10(1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