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1+X”课证融合的新型活页式教材探索与建设 -以《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应用》课程为例

曾世开

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州,510500

摘要: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构建中国特色职教发展模式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本文根据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要求及建筑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建设了基于“1+X”课证融合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新型活页式教材。经过教学实践,验证了新型活页教材的实效性,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1+X;课证融合;BIM;活页式教材
DOI:10.12721/ccn.2023.15702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前言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专业型技能人才已经很难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首批“1+X”证书,足以说明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领域的重要地位,BIM技术不仅给建筑带来了一次质的飞跃,而且已经在建设工程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价值。

二、“1+X”证书制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1+X”证书制度的研究背景

2019年1月国家正式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也即“职教20条”,对于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其中第6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教材中必须融入X的标准、内容。同时还倡导编写和使用基于“1+X”课证融合的新型活页式教材和工作手册、开发配套信息化教学资源。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12月,教育部进一步印发了《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强调职业院校教材建设重点是实用性,增强服务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职教20条”的要求。因此,我们学校第一时间申请试点工作并顺利成为“1+X”BIM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开展探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二)“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的意义

“1+X”证书制度下关于课证融合的研究对促进建设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长远意义,将实现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即学校对接行业企业、学习对接工作、学业对接职业、理论对接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对接岗位工作任务[1]。课证融合是“1+X”证书制度的优势所在。单“1”的证书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要,在百花齐放的人才强国中,传统的“技工”概念已经无法支撑自身的价值,多“X”的技能证书才能在人才辈出的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早在21世纪初,我国就引入了双学士学位的概念,可见国家对跨专业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重视,目前双学位人才的培养已经趋于成熟[1]

三、“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新型活页式教材探索与建设

(一)建筑信息模型(BIM)基本概念

BIM定义的版本有很多,在教育部发布的“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的描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指在建设工程及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阶段全寿命周期创建和管理建筑信息的过程,全过程应用三维、实时、动态的模型涵盖了几何信息、空间信息、地理信息、各种建筑组件的性质信息及工料信息[2]

(二)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

活页式教材是以企业典型生产任务为载体,需要将企业先进的技术、工艺、方法等编写进教材[3]。“1+X”证书制度下建设新型活页式教材,根据专业特点、学生需求、行业企业岗位需要等条件量身定做打造项目式、任务式等教材形式。根据“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的要求,基于“任务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从BIM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需求出发,旨在使学生具备独立运用BIM技术进行建模的能力,建设了“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新型活页式教材,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编写,立足于BIM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任务训练,使学生掌握BIM实操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实际建模操作流程为载体,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教材共有13个工作任务,分别为:创建标高轴网、创建多段轴网、创建墙类型、创建幕墙、创建迹线屋顶、创建老虎窗屋顶、创建螺旋楼梯、创建三跑楼梯、创建台阶模型、创建杯口基础、创建半圆台阶、创建体量楼层、创建建筑模型等工作任务。

(三)建设数字线上资源库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技术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教材建设中,将典型工作案例中抽象的工作原理、工作程序、操作命令等内容,借助课程网络平台上的相应资源来呈现。在超星学习通在线学习平台创建了线上课程,并且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将课程内容载入公众号,形成自主搭建的线上资源库学习平台。将资源库线上教学模式和线下课堂、实训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原有课程资源,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本位导向重构、优化课程,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线上资源库动态化建设,根据就业岗位的要求和在职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优化资源库内容,探索一种创新的应用资源库的教学模式。利用线上资源库,实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学习模式,能根据自己的薄弱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新型活页式教材的教学实践成效

在教学实践中,以“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新型活页式教材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组织,采用基于实践建筑建模工作任务的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停留在知识的表层,对于某个知识点更深层次的内容不喜欢挖掘,在后续的修订中还需要注重这方面问题的引导。通过应用“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新型活页式教材,有效地提高了“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考证通过率,通过率从33%提升到68%,证书通过率提升35个百分点。

四、结语

本文在新的职教理念背景下基于“1+X”课证融合,基于“任务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建设了全新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应用》新型活页式教材,培养学生BIM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此基础上,根据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优化活页式教材的工作任务,为建筑工程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郑非,王小华.1+X(BIM)证书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1):82-84.

[2]马才伏.“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6):105-106.

[3]关于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首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公示公告.教职所[2019]67号[Z].

[4]曹旭妍,刘向红,杨茂芽.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探索——以“数字化制造(CAM)”课程为例[J].模具技术,2021(0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