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郭连上

临沂市工业学校,山东省临沂市,276000

摘要: 中职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重点以技能教育为主,旨在培养劳动者基本的劳动技能和素质,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学校教育目标和教学理念也不断转变,旨在培养一批身心健康、素质优良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生正处于半社会化阶段,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将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中职学校重视学生这种现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DOI:10.12721/ccn.2021.15707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当前,国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深入开展,随着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的发展,也促使我国开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早期的心理教育教育和咨询服务只面向一些问题学生,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事后服务的工作。这种模式,无法实际解决学生的问题,因此需要我国在中职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时,需要注重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注重实践探索,从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习问题

中职学生一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义务教育,导致他们学习能力地下,文化课程基础差,在他们进入到学校后,一时难以适应职业技能教育课程模式,且他们在早期缺乏科学的学习目标、方向指导,导致他们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正确,理解能力差、自觉性不足,缺乏学习动力。一些学生进入到中职学校后,学校文化课程安排少,管制性不强,导致学生们过去不好的学习习惯直接沿袭到现在,促使学生成绩低下、学习效率不足[1]

(二)自卑心理

中职教育相比较于高等学校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社会上也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任务职业教育只是培养我国劳动技能人才的,因此在企业、事业单位录取人才时过于看重学生们的学历,中职生和其他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差距悬殊,导致他们会存在自卑心理。另外,一些中职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差、家庭条件不好,进入学校后很难适应学校生活环境,因此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三)厌学情绪

一些中职学生进入到中职学校是因为文化课成绩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这种无奈的选择,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处于消极状态,如果课程难度大,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挫败感,促使他们处于混日子的状态。一些中职学生进入到该学校是因为高考失败、中考失败,促使他们在文化课基础上、学习能力、学习方式、自信心方面都和其他同类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有外界原因,也会学生自身的原因,也会导致中职生出现自卑心理。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策略

(一)科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中职学校必须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将该课程融入到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从而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中职学校需要科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根据不同学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年级特点科学设置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的学习,以此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其次,中职学校教师们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比如,渗透到各学科、课堂、文化活动中、班主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以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三观。最后,一些中职课程和教材中本身就含有多种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因此教师们也需要积极挖掘,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多种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活动。并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班级等各方面的教育因素,促使学生客观、辩证看待自我、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最终形成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认知力,学会自我心理干预和调节,以此让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2]

(二)发挥学校、社会、教师力量,为学生创建积极的心理健康环境

首先,学校需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开放化、综合性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让一些在校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学校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在校学生提供各种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问题,促进自身发展,且这种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心理支持。其次,社会需要发挥自身力量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关部门要加强社区环境卫生治理,改善社区基础文化设施条件,为中职生提供适当的休闲娱乐途径,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娱乐,最终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师生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最基础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初心学生发展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就是要及时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在校教学活动中学生平等的师生,但是就需要严格对待学生。在学生的生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独立性,从而在客观世界中正确的评价自己。

(三)开设一对一心理辅导

中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往往会独立承受,不愿意找人倾诉,这也是大多数学生面对的共同问题,如果辅导方法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们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这种现象,可以开设一对一心理辅导,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人格权力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帮助。比如,学校可以设置心桥信箱,促使信箱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可以投信,讲出自己心理话,学校还需要安排专门的心理教师管理信箱,及时处理学生的信,上交给心理辅导部门共同解决。心理辅导部门也可以通过信箱沟通方式,对学生在生活、学习、未来、家庭、学校、社会关系、就业等方面出先的困惑、压力、情绪等进行一对一辅导,以此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让学生们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比如,学校也可以开设阳光俱乐部,阳光俱乐部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此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需求。对于阳光俱乐部的教师,学校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经验的教师和班主任担任,也可以邀请一些心理专家担任,并且邀请一些身心健康的学生作为协助者参加,在开设活动时,需要面向广大问题学生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辅导、阳光户外活动。对于群体性心理问题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报告会等,让不同群体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健康调节技能,以此提高适应社会、自我克制的能力[3]

(四)成立心理维护图书资料阅览室

学校可以在图书馆开始专门的心理维护图书阅览室,在阅览室中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杂质、报刊、科普读物等,通过这种静态化心理医生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符合学生的习惯,可以保护学生的隐私,给与学生们自我调节、自我改善的机会。这种方式也可以营造一种心理维护基地和环境氛围,让学生在这里不仅是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也可以消遣、散心、咨询心理问题、自我调节。

三、结束语

中职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此,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此平衡职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既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也具备积极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心态下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 邓晓琴.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讨[J]. 速读(下旬), 2018, 000(001):294.

[2] 陈丽娜.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以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探索实践为例[J]. 中文信息, 2020, 000(003):124.

[3] 沈红霞. 高职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汉语教学的融合探索——以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 v.18(2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