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职责不明确
经实际走访调查,某市水利工程的运行方式及管理制度都比较传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未能明确管理职责,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间互相推诿,同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二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在开展日常工作时管理方式单一,经济效益低下,同时水利工程的建造成本较高,后期的维修成本和管理费用较高,水利工程运行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局面,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造成了负面影响。
1.2 水利设施老化严重
大部分地区水利工程的平均使用年限达20多年,甚至部分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达40多年,水利设施设备出现了严重的老化现象。同时部分水利工程泥沙及污染物的堆积量严重超标,运行管理单位对泥沙和污染物的处理不及时或不彻底,降低了水利工程的蓄水能力和泄洪能力。
2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1 摒弃传统模式,革新运行管理方法
当前传统单一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需创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系。首先,要明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权责,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将管理权责落实到个人,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水利运行的管理质量和效益。其次,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需投入较多资金,且后期维修过程及管理所需人员较多,仅依靠财政资金无法顺利完成运行管理工作,因此需引进民间资本等,并采取相应的市场经营管理方式,推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
2.2 整体规划
实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管理质量,需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要合理确定管理方向,严格按照现场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整体规划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加以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举措进行完善,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质量。
2.3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人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核心,因此加强人才储备非常重要。专业人员的工作素养是保证水利工程运行质量的关键,科学的运行管理可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管理者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并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其次,主管部门须有规划地开展人员招聘,使管理人员更好地满足农业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再次,为了更好地满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对人才的需求,需对相关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后,在核定农村地区中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人员编制的基础上,把维护人员和维修保养业务从水利工程投资运营主体中剥离开来,建立专业化的维护保养团队,通过招标确定维修保养单位。
2.4 强化监督,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从政策、制度等多方面考虑,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使监督监察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各尽其职,为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对后期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相关部门要认识到健全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并对管理细节进行明确,将管理责任划分到个人,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积极条件。同时,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管理工作更加灵活有效。
2.5 更新管理理念,加大资金投入
对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首先要加深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充分认识水利工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加快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制度的优化,及时改变传统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理念,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工程建设过程中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融合,以科学合理的观念为指引,充分结合农业生产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相关部门要主动参与,逐渐完善监督体系,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创造良好条件,进而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最终目标。良好的资金管理是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的基础,完善、构建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可更好地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后勤保障,管理部门要拓展水利工程资金投入渠道,避免资金不足对运行管理造成不利影响,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效率。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做好资金监督与管理工作,逐渐完善水利工程监督体系,并聘请专业人员对运行管理资金进行核算,确保专款专用。财政部门也要及时拨放资金,确保资金落实到位。税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应用的管理,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稳定发展,同时促进运行管理单位的经济效益稳定增长。
2.6 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需建立完善、科学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合理性。质量管理部门应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通过民主测评的方式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制定符合生产实际的管理措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安排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定期排查,找出危险源,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规避,提前制定突发事件预防方案,通过构建预防体系,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以某工程为例,项目建设相关处室成立了项目质量安全管理领导机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对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人员数量、资质、施工组织设计、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落实,确保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对工程原材料和实体质量进行平行检测,对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认真检查和旁站监理,严格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冬季施工各项质保措施落实到位。对工程材料进行质量把关,严格控制材料进场条件,对钢材、水泥、商砼、灌浆料等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测。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与原设计图纸不相符的地方,及时与设计部门主动联系沟通,进行设计变更,确保了工程质量与进度。自施工单位进场开始,就注重落实现场安全管理,督促施工单位认真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施工期间的安全检查和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杜绝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7 强化水资源节约利用
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匀,很多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突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强化水资源节约利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首先,要注重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完整的政策支持下开展水资源管理,明确节水标准,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项目的审批、验收工作,保障后期的运行管理效率。其次,要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应用农业新型节水模式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让更多的农户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户的思想认知,为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奠定基础,进而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因此须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到位,科学有效地解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列问题。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效率,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及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