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消防救援队伍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智一玻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信息通信处,610000

摘要: 消防救援队伍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能够更好满足消防救援需求、提升消防救援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火灾事故现场消防通信的特点,并结合当下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给出了相应实践对策,以期为我国消防救援队伍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参照。
关键词: 消防救援;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DOI:10.12721/ccn.2021.1571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鉴于消防救援的紧迫性,良好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有助于消防救援的更高效率展开,从而尽可能降低火灾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故而,面向消防救援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并以针对性措施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能够推动我国消防事业,进一步走向智能化、机械化、效率化。

一、火灾事故现场消防通信的基本特点

火灾事故现场消防通信的基本特点包括时间的突发性、阶段性,容量需求的不可预测性及通信保障自身的矛盾性。事故发生后,消防队伍及各方协作力量会迅速赶到现场,开展救援。而为方便各方协作,必须采取通信保障手段,以保持现场通信的畅通。这一通信需求具有临时性,又因所需时间较短,因此又具备阶段性。与此同时,由于这一过程中,通信需求量并不明确,使得消防现场通信的保障强度处于变化状态。这要求工作人员做好容量估算,并采取动态容量调节方式,以有效应对现场应急通信需求。另一方面,事故现场消防通信又具备自身的矛盾性。这是因为,应急保障通信一方面要确保完成通讯保障任务,同时还应减少因容量过大或现场设备过多导致的浪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点,是应急消防通信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关键。

二、消防救援队伍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配套软件及人员管理落后。当下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现象,同时对人员素质的培训普遍不足。人员经常发生岗位变动,难以形成高水平的职业素养。而通信器材缺乏保养,也使得救援通信保障体系建设进度缓慢。其次在于,应急通信技术手段滞后。当下通信器材的配备存在诸多不足,如智能化的集群通信设备及定位、会商、图像传输等设备,普遍呈缺乏态势,这影响了救援现场中设备对接等工作的开展效率。其三在于,应急通信预案演练与实战情况不符。实际救援中,参与救援的部门往往较多,有时还涉及跨区域救援。但这时往往容易出现指挥层次不明晰,指挥动作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通信保障效率受到影响。

三、消防救援队伍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实践对策 

(一)强化应急通信中人与软件的管理

提升消防救援的效率,是开展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硬件的支持,更加需要完备的软件体系予以保证。而不管是硬件操控还是软件调用,都离不开对人员的管理与培训。为此应首先着眼于思想道德建设,以消防实例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消防应急通讯保障体系的重视程度,切实让其认识到,消防通信保障的重要意义。以便让维护人员、设备使用人员、软件编写人员的责任心得到充分调动,在这基础上,应对在岗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从而提升操作维修人员的实践能力及专业素养。还应完善招聘制度,以便进一步引进高素质人才。

除此之外,还应强化对信息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当下我国,正在全面开展各级消防队的信息化建设。以此使得消防部队的应急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能力,得到强化。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应对火灾时的反应速度,提升其消防监督能力和灭火救援能力。但实际来看,当下许多部门的专业信息人才仍然十分匮乏,这一情况严重阻遏了消防部队信息化的进程,也使得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除了外在人才招聘外,更应重视在信息人才队伍内部,进行挖掘。注重分阶段、分梯次,进行人才自主培养工作,以便将真正对通信信息领域抱有热情的人才,吸纳到人才队伍中来,从而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消防事业。除此之外,消防部门还应积极进行渠道拓展。围绕实际救援任务,以多层次多场景,开展岗位培训,为消防人员自主学习,提供契机。同时鼓励对信息化专业抱有热爱的消防队员,以在职学历教育的方式,寻求自身知识能力的升华突破,从而以人才的自强内求,助力我国消防事业体系的不断完善。

(二)加强应急通信保障设备的配备

作为应急通信设备保障体系的基础,通信设备的配齐对于救援工作而言意义重大。这要求各级消防部队,依照相应行业标准配齐设备。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相关法规制定,对设备指标进行规范。例如,对讲机的使用距离、频率等。以便强化设备体系的标准化、协调化,优化通信保障队伍间的配合。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实践过程中,应切实提升消防人员对信息通信重要性的认识。良好的消防通信保障体系,有助于让消防工作变得更为高效。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良好的通信保障能力是应用更为先进的灭火搜救设备的根本前提。

(三)完善通信救援预案的制定及演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突发消防时间出现的频率也随之提升。故而,应当做好跨区域的应急救援工作准备,以便在面临大型火灾时,能够减少双方配合摩擦,以便更好完成消防任务。为此应根据各部队的消防应急通信任务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通信预案。预案内容,应当全面、详细,以便将各级人员的任务与职责,充分进行明确。同时应及时对预案进行演练,以便发现演练过程中的不足,对预案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将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以便切实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的通信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完成。

应当注意的是,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应完善消防信息通信队伍的激励机制。当下,消防部队的信息通信水平在迅速提升,而很多岗位配置,已经无法对各层次各岗位的工作需求进行满足。故而,消防部队应当以实际情况为依托,增加信息化专业技术岗位编制,以便让各部门各岗位,都能以信息化技术,助力效益提升。而基于消防部队人才的社会公益性,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制定上,对这类人才进行倾斜。如开展定期技术培训、予以津贴补助、在岗位上给予骨干保留权利等内容,对工作在一线、具有突出表现的人员进行嘉奖,能够更好对公务人员予以肯定,有助于提高消防人员的社会地位,在增强其道德责任感的同时,培养激发社会的奋发精神。

结语:消防应急救援所面临的火灾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这些事件中,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通常不受控制,也很可能造成当地通讯设备的损毁。而完备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能够为消防队伍间的配合、消防器械的使用、人民群众的情绪安抚提供助益。为此应从强化对软硬件及消防人员的管理、加强通信保障设备的配齐及应急通信救援预案的完善,三个方面出发,以便系统填充我国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质内容。

参考资料:

[1]王湘新.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017

[2]李斌.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探讨.2015

[3]何春荣.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探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