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运用发现式教学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质量研究

赖恩斯

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514700

摘要: 发现式教学方法也被称为“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或“创造式教学方法”等,它是一种主张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并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运动原理,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中蕴含的“智育”因素,并使这种理性的教学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教学模式。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不断革新教学理念,促使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转变。基于此,本文针对运用发现式教学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质量的策略展开探讨,以供各位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中学体育;发现式教学;价值及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26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发现式学习主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思考,使其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个性和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强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然而,当下部分学校及教师仍以“填鸭式”“灌注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思想固化,教学手段古板,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发现式学习课堂并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发现式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一)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指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自觉自愿地学习,是深层次学习动机被激发的结果。发现式学习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导向,问题是发现式学习的契机,也是将发现式学习活动进行下去的关键。发现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技能,抓住学习的重点,解决学习的难点,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促进教学双边的发展

教学过程不应是教师单方面地教导学生,事实上,学生的发现和追问也会让教师产生一定的思考,学习需要教与学双边的互动。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体现在学生会问问题、问真问题、问对问题上。发现式学习有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切磋和互相滋养,能够为教学工作带来新的启迪,促进教学双边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现式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模式,其中蕴含着师生智慧。发现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学习自信,激发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运动经验和认知水平去发现问题,获得新知识,并在实际学练中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的育人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施展的平台,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学校决不能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应回归教育的本质。发现式学习能促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学练,并使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和体验学习的乐趣,推动学生原有知识的不断更新,进而使其转换为新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运用发现式教学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质量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状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要急于传授知识,可以通过创设多种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潜能。例如,教师在50米考核课上,可以将运动场模拟成奥运会赛场,并安排学生扮演裁判、拉拉队、教练等角色;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正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其他学生努力与之竞赛;在最后的评比阶段设置颁奖环节,并将获奖学生的运动风采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学校展示。又如,教师可以设置如海啸、地震、洪水等灾害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自身所学技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想办法尽快逃离至安全的地方;或模拟生活中追赶公交车的场景。教育源于生活,同时也要服务于生活,生活中的多种场景都可在课堂上呈现,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促进学生总结习惯的养成

教学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阶段性分析和客观评定,温故方能知新,在总结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新的问题。发现式学习强调的是自主性学习,是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完成“跑”的单元阶段学习后,学生会发现跑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有快速跑、障碍跑、耐久跑、弯道跑等,且每种跑皆有其特点。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其间的共性和区别。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将不同的跑组合在一起,使之更具挑战和趣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所学习的项目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以“我发现”“我探究”“我想问”三个环节展开,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由技术层面落实到理论层面再回归新的技术层面。总结不应只针对单个技术单元,应是全面和立体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教师要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整合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问题和发现

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在于对所学知识的再认知,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所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体育学科知识的学习终究要回归生活,不能过于刻板和教条。例如,在一节快速跑训练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再听到哨音后先摆好姿势等待3秒再迅速向前跑出,而有一位同学并未听从教师要求,他在哨声响起后就飞速向前奔跑。在教师询问原因时,该同学回答说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或面临危险时没有时间也不会花时间摆好姿势再跑。教师在开始上课前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探究学习内容,并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基于他们的疑惑点开展教学。

(四)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支持学生的探究

探究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更是深度学习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要做学生课堂学习的帮扶者和引领者,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做好“服务”。基于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其充分表达求知诉求后有效、有序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在50米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均分为若干小组,并为其提供一定的体育器材,每组设组长、副组长来统筹本组学习。先由教师抛出“有哪些有关‘跑’的热身小游戏”等问题,再由各组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合作探究,大家各抒己见,并不断体验练习,最后各小组分别进行总结,形成小组的探究成果。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搭建平台,让各个小组轮流发表意见并推动各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又如,在探究“如何才能跑得更快”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跑步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然后让各组据此进行探究,最后再探究如何提高跑步速度,并将探究的成果及时记录,作为学习的过程性资料。探究无处不在,探究形式可以是单人、双人、多人的,探究的时机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探究的维度可以多种多样,探究所用的器材也可以多样的。教师和学生都要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和探究之心,在探究中充分激发自己的探究思维。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发现式教学方法作为现代教学论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必然会给体育教学带来新的时代气息。在我们今天注重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创造具有活力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中,发现式教学方法无疑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健,项亮宏.体育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20,39(11):69-70.

[2]贾鹏举,王芳.发现学习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排球普修课中的运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176+196.

[3]李晟.发现式学习法在高校排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