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

庄锦

国网四川电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我国政策和无数电力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电力工程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就。但就目前而言,当下的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甚至还会引起不必要的电力安全事故。因此,想要避免出现类似的安全事故,就必须提高电力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DOI:10.12721/ccn.2021.15946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供电需求的持续上升,配网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对其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配网电力工程所面对的建设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也必须要加强施工技术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当前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要进行改进与优化,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1]。由此可见,在当前新时期社会背景下,深入研究配网电力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问题及对策,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1电力工程重要性

电力工程是与电能的生产、运输以及分配等内容有关的工程,它是城市配电网构建的重要过程,作为一种主要能源,电能在21世纪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行业都需要电能来保障技术的有效运行,在城市电能的输送过程中,它主要通过高低压的互相转换来实现。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电力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中,电力不足会严重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它是推动经济协调的动力,是保障各个产业顺利运行的基础。为了加强在电网方面的建设工作,我国分别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设立了不同的目标,从而做好电力输送上的保障,实现电网发展中的连续性。而电力工程在其中就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需要通过工程施工建设来对城市电网结构进行调节,保证配电过程的有序性,满足各方面的电力需要。

2电力工程技术问题

2.1外力因素影响

在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外力破坏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最为突出的就是架空线的工程设计。通常情况下,配网架空线架设时都是采用单端接线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2],这种连接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实际需求。因此,当前很多电力工程都会采用环网供电方式来进行架空线的架设,但是想要实现两者的连接成功,还是存在较大的操作困难。

2.2施工技术不合理

在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处理不当引发的问题也会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由于配电电缆被击穿后是不能自主修复的,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快速地采取措施,对故障线路进行切断,就会导致线路绝缘层被烧坏,然后出现相间短路或跳闸的问题。除此之外,在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中,如果单相接地出现故障,也会导致电力系统受到损坏,在内部形成极大的过电压,从而影响相关电力设备的正常使用。

3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措施

3.1加强电力工程设计工作

为了强化电力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工程开始之前,有关人员需要对工程的设计进行全面的审核工作,保证各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连续性以及质量保障,做好事前准备工作。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环境以及电力方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对电力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比较和优化,从技术应用的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则出发,加强可行性的研究,及时发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工程中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具体的规划,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有关部门需要保证线路规划设计上的准确性,尽可能地缩小用户供电与变电站之间的距离,保证电力传输的有效性,同时保证电源设备的充足,做好施工过程中电力的供应[3]

3.2完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从电力工程的特点来看,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它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需要通过完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来保证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质量。首先,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设计工作,彻底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的划分,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其次,有关部门需要对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内容上的完善,对其中的细节进行补充,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线路维护和保养工作。另外,针对电力工程中存在的设计变更等资料管理工作,有关人员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各个文件档案在管理中的清晰明确。

3.3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就是要从招聘阶段提高门槛,尤其是对于技术工人来说,要明确他们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技能是否符合工程技术应用的要求,提高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对于已经进入到工程中的员工来说,有关部门需要根据他们的工作内容进行系统的培训,强化他们的工作效果,真正的实现各方面的完善。另外,有关部门还可以设置一些激励机制,提高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主动意识,激发工作动力,通过竞争来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4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4.1严格把控施工技术应用

施工管理中,要对施工技术严格把控,全面有效地解决施工技术导致的安全问题。应加强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查。施工前,要对技术方案予以审查,借助BIM技术建立施工模型,对施工方案中的电力线路铺设、电气设备安装等技术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技术合理有效。要做好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环节,要掌握施工人员的技术情况,通过抽查明确其技术水平,确保施工人员切实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做好施工技术控制[4]。实际施工中,要对施工人员的现场操作进行管理,安排专人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督,确保施工操作按照技术规程合理进行。

4.2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

应创新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施工数据,对其展开分析,找到隐藏的安全隐患。借助无人机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控,通过无人机摄像将施工画面上传到手机中,便于管理人员对现场实施全面监控。借助VR技术构建虚拟情境,在VR场景中对安全隐患进行挖掘,以便针对性地予以控制。

4.3优化电力施工环境

电力施工中,要注意对施工环境的控制,把控环境因素,避免其对施工活动造成影响。施工开始前,应做好施工场地环境检查,尽早发现并排除场地中的安全隐患。如果施工场地存在坑洞沟渠,要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避免人员掉落。带电设施设备要设置带电标志,避免施工人员不小心触碰。现场电力施工材料的堆放要固定,避免出现垮落引发安全事故。对于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因素,要做好相应的处理,为电力施工的开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4.4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工作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强化施工安全管理,首先,施工人员是安全管理中的首要监督对象,有关部门需要设置具体的监督岗位,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工作,及时发现技术工人在操作过程中的违规问题,并且随时进行工作方面的沟通。其次,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中的设备进行全面地了解,从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出发,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为工程的安全提供有效地保障。同时有关人员还应该做好安全评价工作,根据电力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革和优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能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能源,也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内燃力,想要促进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就需要重视电力系统的升级与优化,尤其是做好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曾毅.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8(13).

[2]雷震.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

[3]庄新果.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和施工安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05).

[4]林婷婷.刍议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及其施工安全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