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的运用现状与方法研究

王社雄

武汉东湖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12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广大教师都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提出了极高关注,虽然表现出了良好训练效果,但是根本上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身体健康以及今后发展造成巨大隐患。基于此,文章以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运用现状为例,重点提出了几点应对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体育教学;核心力量训练
DOI:10.12721/ccn.2022.15859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主要就是借助相关体育训练,促使学生具备良好身体条件,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作为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训练方法,核心力量训练模式的出现,面对学生具体部位实施具体化训练,与学生多样化训练需求相一致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学生运动损伤出现几率。通过长期调查发现,因为教师定期开展的核心力量训练,促使学生肌肉得以更好发展,也能够提升学生平衡等能力,为学生今后综合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1.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核心力量训练现状分析

1.1部分高校缺乏与核心力量训练相配套的资源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形成了高度重视,作为一项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不单单要求教师掌握全方面内容,同时也应该具备极高实践训练能力等。但是就在各个高校普遍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时,大多数教师还是之前的体育教师,自然不具备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与此同时,相比较其他体育训练项目,核心力量训练必须要使用大量先进设备,正因为部分高校忽视了这一做法,一直沿用的还是传统的体育器械,自然打击核心力量训练效果的同时,甚至还会打击学生训练积极性。

1.2缺少现代化核心力量训练教学模式

教师一直延续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建立健全针对性核心力量教学体系。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都应该拥有自己发展的平台与空间,如果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得不到适合的“土壤”支撑,自然会极大制约其发展步伐。纵观各地区高校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运用现状,其运用过程还处于形式化状态,缺少与之匹配的教学机制,再加上传统教学理念盛行之下,很显然阻碍了其价值的提升。这样对于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来讲对其拓展使用形成了严重的限制,并不利于此种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使用。

2.高校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2.1强化学生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提高学生的体育基本素质

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主要就是在学生上课时,面向学生肌肉群组织的训练活动,通过定期核心力量训练以后,能够促使学生核心力量有所增加。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作为一种需要学生切身参与的活动,教师必须要以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想法等入手,为学生制定差异性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激发学生参与欲望,通过身体感知认识到肌肉强壮意义,这也是学生对核心力量训练形成强烈认同感的重要保证。比如,为集中锻炼学生腿部肌肉,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跑步相关训练过程中,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跑前拉伸或者是其他准备工作,正确了解到自身肌肉条件,然后以学生身体情况为其规划好双腿交换频率以及速度等具体训练内容。通过教师此种训练方式,保证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自己身体机能的同时,逐渐的也能够促使学生高度重视核心力量训练,自然而然能够投入到体育训练当中。

2.2强化对相关体育器械的购进及更新,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

出于广泛推广并合理运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目标下,各大高校必须引进现代化的体育器械,同时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极高标准。首先,针对学校内现有的体育器械,校方应该要求教师定期做好维护与检查,重点标记出陈旧以及零部件损坏的设备,及时更新换代以免使用中发生安全事故。在高校体育核心力量训练过程中,常见的有平衡木、平衡球等器械,这些是锻炼学生平衡性的主要部分,学校应该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购买;另外,相比较其他体育训练项目,核心力量训练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实践与理论水平,学校除了定期组织在校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以外,也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希望能够带来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提升高校体育核心力量教学团队综合实力[1],更好指导学生正确训练。例如,像一般专业核心力量教师人员,他们更加懂得控制训练的强度以及方法,在充足体育器械支撑上,能够组织学生进行符合其身体条件的训练,激发整个身体深层肌肉群,这是学生以正确心态全身心加入到核心力量训练中的重要保证。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专业核心力量训练教师对于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2.3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实际状况

一节体育课程只有短短几十分钟,面对受到限制的教学时间,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核心力量训练教学质量与效率。基于此,怎样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引导学生掌握更多,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研究的部分。高校时期的大学生,身心以及智力等基本发育完全,再加上都拥有各自想法以及爱好,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凸显出主体地位,以学生多样化兴趣爱好出发,为学生制定适合的训练计划。像有的学生对球类运动项目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将该类学生进行群体划分。与此同时,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性,还要求教师在划分训练群体时,能够以具体训练强度开展。通过教师这种主体化教学手段,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核心力量训练积极性,保证全班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加入到平时训练中,这是教师教学效率与质量提高的基础,更是支撑学生今后迈向健康发展方向的关键举措。最后,因为生长环境以及学生想法不同,很多同学会萌生自己创新性的想法,此时教师应该更多的去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将得到的方法以及想法等融入到核心力量训练中,在学生善于观察与总结的情况下,也是能够保证学生创新发展[2]

3.结论:

简而言之,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应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身体情况,不断调整训练方法与内容,同时自身也必须持续学习,在训练中凸显出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校方定期购买现代化的训练器械,从而才能够通过有效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保证学生拥有健康体魄。对此,文章围绕高校体育核心力量训练运用方法进行了深入阐述,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吕艳丽.高校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的运用现状与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6):15-16.

[2]徐早.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7):116-118.

作者简介:王社雄 性别:男,湖北省天门市,1980年出生,学历: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武汉东湖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