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研究

吴晓萍

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校,重庆,404322

摘要: 拥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不论是在学识储备上,课堂教学上、还是个人品格上,都更容易被学生信服,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带领、指导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学校要从整体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抓起。体育作为一门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科目,与其他文化科目相比较而言,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层次更加多元,内容更加深邃,维度更加立体。高中体育教师执教对象是一群有着独立人格与思想,以及繁重学业负担的学生,不论是在教学智慧上还是在创新尝试上,难度更大,学校可以着力于从解析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入手来开展教师培训与教育。
关键词: 高中体育;专业素养;内涵
DOI:10.12721/ccn.2023.15728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专业知识是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是撬动其他元素的根本保障。具体来讲,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学知识。绝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都是体育学或者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是一名合格体育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础的知识。体育教师应当清楚地知道主要运动项目的运动逻辑,人体运动遵循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分类及其细则,运动规则及代表性赛事等,这是教师在向学生进行知识输出时的知识宝库。拥有扎实专业知识的教师,通常会给学生学识渊博,学富五车的好印象。

(2)体育学科教学知识。这里指的主要是理论上的教学知识,比如高中体育中有代表性的田径项目,教师需要清楚地知道每一项田径项目具体包括哪些教学要点,应该设计怎样的教学目标等。体育教学知识通常会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并富有条理性。

(3)通识性知识。这里指的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具备的常识性知识,就体育而言,更强调教师的应急救援知识。假如有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出现身体不适时,教师应当具备可以做出伤情或不适感基本判断和应急救助的医疗处理常识。

二、以专业能力为根本

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需要以专业能力为根本,它主要包括运动技能和训练能力这两个方面。运动技能指的是教师本身应当具备的对各种体育项目的技能掌握。一般来讲,在体育教学中,示范教学是非常普遍和高效的教学方式,肢体动作的演示与语言文字的描述相比较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而这就要求教师本人在演示时动作要正确、规范、严谨。举个例子,高中体育中的耐久跑,为了尽可能地提高体力,在跑步时保持呼吸的匀速非常关键,呼吸的匀速与否又与跑步时的速度控制有关,速度控制与摆臂等有关,这些都是非常细节的动作,唯有教师本人熟知这些运动方面的各种技能,才能够向学生示范,教会学生。训练能力指的是教师对于高中体育中各个项目该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比如同样是耐久跑项目,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各不相同,作为拥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首先应当可以做出问题症结的分析和判断,以及对学生个人运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并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给出有价值的训练方案和温馨提醒。前一环的运动技能强调教师本人的运动水平,后一环的运动技能强调教师是否可以将自己掌握的运动技能悉数传授给学生,唯有真正将教学落地到学生个人,才算是高专业素养。

三、以教学能力为关键

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最为关键的是教学能力,它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

例如,在抛掷实心球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在备课阶段思考教学开展方式,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如何维持学生的运动热情?如何将抛掷实心球的各种运动技巧悉数传教给学生?如何避免抛掷过程中动作变形而影响成绩?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特别是鼓励那些对抛掷运动心存懒惰的学生等,这是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到的,教学中则需要教师将实际教学与预计目标进行最大程度地靠拢,以实现教学目的。教学后则需要进行个人反思,内省、自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有哪些获得学生肯定好评的点可以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有哪些经验是可以被分享给其他教师,与大家共同进步等等,这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体育教学专业素养。

四、以价值实现为追求

培养和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目的,既是为了保证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也是为了鞭策和推动教师本人的成长,前者是外向驱动力,后者是内向驱动力,因此,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需要以价值实现为个人追求。

具体来讲,每一名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对个人职业的思考也不同,有的教师致力于在个人运动能力和水平上的提高,有的教师致力于在体育科研上的提高,有的教师致力于提高个人的亲和力,喜欢与学生打成一片等,这些其实都是教师个人在教学上的不同追求,这些追求会成为教师遇到挫折困难时的一种自我鼓励。举个例子,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暂时性地无法实现教学目的,或者教学创新不顺利,或者迟迟无法突破个人能力瓶颈等,发自内心的对自己在体育教学上的追求就会帮助教师进行心理上调试,以尽快恢复信心。当教师在教学中取得进步和成就时,也会因为教学价值的指引而不会骄傲自满,而是能够较好地保持谦虚的状态,将成就转换为驱动力来帮助自己进步。

五、以师德师风为准则

以德为本,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各种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而且也要教会学生做人,而教师本人无疑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因此,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应当包括以师德师风为准则。

高中体育教师应当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美好的个人品德。比如,在日常教学中,多以鼓励、提醒代替责罚和批评,特别是对于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学生,纵使内心再着急,也要做好个人的情绪管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时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例如,有部分学生会以繁重课业为借口来逃避体育锻炼,或者自行降低体育锻炼的频率和强度。面对这种问题,教师一方面要从客观中立的角度,与学生一起去正视繁重的课业,并通过培养时间管理意识和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更有效地分配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要从理解体谅的角度,平等的角度,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给予学生更多有实际意义的、可行性的解决方法。同时,也可以向学生分享自己的一些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帮助学生缓解精神压力。在和谐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情况下提高教学实效。以师德师风为准则的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能够保证教师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偏离本心,不偏离正道。

六、结束语

现代教育理念指出在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时,要以专业素养的发展为本,以终身教育理念为纲,以执教科目为内容,以教学环境和受教群体为载体,以职业发展规划为路径,不断提高在职教师培训的深度和广度。这种思想突出了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以高中体育教师为例,厘清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既可以让教师本人就自己的成长方向和提升路径有较为清晰明确的认知,帮助自身制定科学的成长目标,又可以推进学校教师培训的工作进度,而教师在专业素养培养和提升过程中的产出效益又将会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层面上显现出来。因此,研究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对教育教学有积极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可以抓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价值实现、师德师风这五个维度来制定培训网络,助力教师从多个方面去自我提升和突破,以更好地实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理想抱负。

参考文献

[1] 陈国建.讨论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内涵[J].教育(文摘版),2016(05):144-144.

[2] 钟徳草.高中体育核心素养内涵及课程构建探讨[J].高考,20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