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临床中认为“不寐”症是因为各种客观或主观诱因导致患病者睡眠情况受影响的情况,其并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也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是却会产生持续、慢性的生活负面影响,如果患者是老年人或者合并一些慢性疾病,长期的失眠会影响其生理健康和治疗进程[1]。针对失眠症,进行药物干预虽然能够获得一定效果,不过药物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或者依赖性也是不容小觑[2]。因此,临床中医医师以及专家学者提出了一种方案,即应用耳穴压豆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这种方案在临床中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就将阐述该方法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近两年内(2019年2月到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存在失眠症状的病例46例纳入到研究对象当中,在其就诊初期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到其睡眠情况,作为治疗前的样本;在就诊之后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干预之后再次获取睡眠情况,作为治疗后的样本。全部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男性患者25名、女性21名,年龄在26岁到75岁范围之间,平均数是40.21岁;另外,患者主诉存在失眠症状的时间在5个月到10年之间不等。本次研究符合伦理学标准。
1.2方法
应用“耳穴压豆+规范护理”的模式,措施如下:
其一,耳穴压豆。确认患者耳周皮肤状态(有破溃不可操作),粘贴的材料要保证防水且牢固;叮嘱患者平卧或者稳坐,取酒精消毒,使用探棒确定反应点(垂前、交感、皮质下、肾、心、神门穴),取王不留行籽,使用胶布粘贴在耳廓内部,按压籽粒保证粘贴牢固;粘贴完毕之后每天进行四次到六次按压操作,每次保持2分钟即可。治疗周期持续3个月,期间不单独应用助眠药物或者其他保健品。
其二,规范护理。主要是对症护理和心理干预:①对症护理:结合患者的失眠情况,和患者交流沟通,找到失眠可能成因,例如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叮嘱睡前保持安静环境,减少睡前激烈情绪波动活动,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或者白噪音等。另外,因为长期失眠,患者可能会有一些并发症,例如头疼或者心慌气短,护理人员要注意了解患者主诉情况;②心理干预:密切注意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烦躁情绪,通常来说,因为长期失眠患者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降低生活质量,因此,除了对症护理以及耳穴压豆指导之外,需要定期和患者交流沟通,保持亲切的态度,令患者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③饮食干预:指导患者食用较为清淡的食物,睡前避免饮用酒或者含有酒精的饮料,可以饮用热牛奶以缓解身心,促进睡眠。
1.3临床观察指标
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主要判断在应用该模式前后病例的失眠情况:平均入睡时间、睡眠平均时长、睡眠期间突然惊醒的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结合数据类型,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对于涉及到变量的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并行t检验。出现p<0.05则认定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参考下表(表1):
表1 46例患者的睡眠情况改善效果对照表(x̄±s;n=46)
(注:p<0.05)
3 讨论
在此次研究当中,46名患者在接受“耳穴压豆+规范护理”的模式之后,无论是在入睡时长、睡眠时长以及睡眠期间清醒次数都有明显的改善,说明睡眠质量有所上升。这一研究成果也在于晶[3]的著作中得以证实,说明较为可信。
失眠症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可能会因生理因素或者心理因素诱发,是新时期背景下的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新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大多数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都比较低下,并发情绪焦虑、肢体疲乏等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4]。助眠类药物虽然能够改善症状、促进入睡,但是持续使用势必会导致依赖性,而且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不利于健康。
中医领域当中,将失眠(不寐)认为是人体阴阳失衡且气血失和导致的,耳朵是人体经脉分布密集的区域,适当刺激耳周学位,能够有效调和阴阳,对疾病治疗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在本文中应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压豆的过程当中,选择的垂前、交感、皮质下、肾、心、神门穴等,都能够较好地起到清热安神、疏通脉络的作用。另外,加以规范化护理,其从生活作息、饮食结构以及心理健康三个层面入手对患者进行指导干预,令患者放松身心,保持平稳的心态配合治疗,对耳穴压豆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疗效确切。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失眠症状的患者行以“耳穴压豆+规范护理”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其失眠情况,而且操作也较为便捷,患者耐受度高,有助于患者更好入睡,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深度分析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孟翠侠.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护理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1(028):323.
[2]包秀萍.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症的观察及护理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08(001):51-52.
[3]于晶.规范化护理配合耳穴压豆对失眠疗效的观察与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v.18(07):268-269.
[4]陈丽莉,李贺,曾瑶.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临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7):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