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陈立平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572600

摘要: 田径课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据紧要地位,长期以来,学生参与田径学习和训练的兴趣都不够浓厚,应用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性格、行为特点,以及对趣味元素的需求,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僵化的体育田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当明晰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根据具体的田径教学项目,加强为学生设计花样翻新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田径课堂上感知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田径训练质效,下面笔者就对此目标展开教育教学浅谈。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29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手段,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田径训练,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和抗压受挫能力。本文主要分析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论述游戏教学法具体的实践策略,旨在为广大教育者改进体育田径教学模式提供可靠的建议和支持,从而培养学生田径素养和自主锻炼意识。

一、设计热身游戏,点燃学生的田径训练热情

热身是体育田径教学中重要的准备环节,同时也是应用游戏教学法的主要途径。学生在正式学习和练习田径技术之前,身体和思维都处于沉睡状态,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开展热身活动,才能唤醒学生的情感和运动神经,以往的田径热身活动,以身体关节部位运动操为主,无法带给学生新鲜感。因此,在体育田径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时,教师应该从热身准备入手,为学生设计新颖的热身游戏,点燃学生的田径训练热情,使学生身心都做好充足的技术动作学习准备,具体教学策略如下:教师在基于游戏教学法设计田径教学热身游戏时,应该根据具体的田径项目和热身需要,设计集中学生注意力、活化学生身体机能的游戏活动。如在田径跳高、跳远项目的教学热身环节,此类项目考验学生韧带、关节的灵活性,若热身不到位,学生跳跃过程中可能出现关节扭伤、韧带拉伤等情况,教师设计热身游戏,需要在游戏中融入跳跃和伸展等动作,教师可以使用移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音乐,组织学生开展跳兔子舞游戏,带着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随着音乐节奏完成原地踏步、左右开合、胯下击掌、提膝冲拳、脚跟点地、前后跳等动作,鼓励跳得好的学生到圆圈中间领舞,引导其他学生根据身体活动程度,适度提高动作幅度和速度,营造热烈、欢乐的热身游戏氛围,这样一曲结束,学生韧带和关节柔韧性都得到提升,并对后续田径训练项目产生训练参与兴致。

二、设计合作游戏,提高学生田径训练互动性

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强调引导学生的互动参与,游戏教学法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实施模式,能够转变以往灌输教学、集体训练等田径教学方式,扩大学生的自主、合作训练空间。为此,教师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应该重点设计开展合作型游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训练交流需求,在田径游戏中渗透互动成分,引领学生互相帮扶、通力协作,完成教师布置的田径训练任务,从而提高田径教学互动性,具体教学策略如下:教师在基于游戏教学法设计田径教学合作游戏时,应该全面分析学生的田径能力和性格特点,同步做好游戏活动策划和分组两项工作。从田径合作型游戏策划来讲,教师需要结合田径项目特点,设计学生能够共同参与、各显其能的游戏活动;从游戏分组来讲,教师应该将田径能力强、一般、偏弱的学生,打散、混编成若干小组,同时把性格活泼和性格安静的学生安排到一组,便于学生在田径游戏中相互带动。如在田径短跑教学中,教师完成起跑、短跑等技术动作指导后,可以划出间距30米的若干条赛道,按照学生日常的田径训练表现和性格差异,把学生分成多个6人小组,发动各组学生在赛道上开展迎面接力游戏,要求每组学生赛道起点、终点各站三人,一名学生从起点开始,通过短跑将接力棒从赛道起点传送到终点的同伴手中,拿到接力棒的学生再短跑送回。学生参与迎面接力游戏期间,教师需要发挥各组田径骨干生的示范带动作用,让骨干生负责检查队友的短跑动作是否规范,比如起跑就位时虎口是否向前、身体是否前倾,跑动时腿部动作后蹬是否有力等等,鼓励学生在接力游戏中互相纠正和求教,这样通过合作型田径游戏的开展,学生短跑能力和友好协作的品质都获得有效培育。

三、设计创新游戏,丰富学生的田径训练方式

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想要发挥游戏教学法的实际效用,教师必须对田径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持续推陈出新,才能使学生对参与田径训练保持长久的热情和新鲜感。因此,教师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体育田径教学,应该全力设计和开发创新型游戏,在保留田径项目训练要点的基础上,引入创新的训练器材和游戏环节,打破程式化的训练模式,从而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田径游戏体验,丰富体育田径训练方式,具体教学策略如下:教师在基于游戏教学法设计体育田径创新型游戏时,应该从训练器材、游戏形式两方面着手创新。拿田径障碍跑项目来说,以往教师在障碍跑游戏中应用的器材大多是栏架,游戏形式一般是从起点跨栏跑至终点,学生早已厌倦。对此,教师设计创新游戏过程中,可以把单一的栏架优化为多种障碍物,包括体操垫、攀爬架、山羊、平衡木、轮胎等体育器材,把这些器材按一定距离安置固定在跑道上,并给田径障碍跑游戏取一个响亮、有趣的名字,如穿越火线、极地冒险、体能大冲关等等,迅速激发学生冒险精神和游戏参与动力。学生进行该项田径障碍跑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顾过往学过的体育技术,在没有障碍器材的赛段努力奔跑,遇到障碍器材后,运用相应技术通过障碍物,如指导学生运用前滚翻技术通过体操垫、攀越攀爬架、跳过山羊、走过平衡木、跨过轮胎和栏架等等,这样田径游戏和拓展训练就实现创新和结合,从而提升游戏教学法在体育田径课程中的实施成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田径训练兴趣,也能构建开放、互动的田径教学模式,还能强化学生的田径能力及抗压受挫品质。

参考文献

[1]孙建.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21(10):12.

[2]高永运.浅析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智力,2021(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