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时代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美育育人的研究与探索

张兴秀

大理技师学院,云南大理,671006

摘要: 近年来,全面推进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新时代下的校园美术教育工作,显然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教育质量高标准、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对此,本文重点基于在当前新时代的发现背景下,对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全新要求,重点阐述在美术教育中实现美育育人。教育功能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分析我国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美育育人现状后,提出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关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美育育人的实践途径,实现我国美术教育进程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 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美育育人
DOI:10.12721/ccn.2022.15706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所谓美育育人,即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其主要是在实际的美术教育中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经验,也可以将其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美育育人的教育体系下,不仅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让学生领悟全新的审美含义,同时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在情感与理性当中的统一,实现学生的全方位综合发展。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的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当中,美术教育在整个艺术审美教育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必须要与美育育人的角度出发,实现对职业院校中美术教育的全新审视。

一、新时代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美育育人的内涵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曾明确发表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要全面加强关于职业院校的美育工作意见,其中重点强调我国职业院校必须要实现艺术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此来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实现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程度的普及,为了进一步提高现代学生的广阔胸襟,必须将审美素质的提升渗透在教育的各个层面。这样才能够通过审美价值的熏陶,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由此可见,实现美术教育在我国美育育人上,有着重要的核心作用,通过美育育人的手段,也能够培养更多拥有国家情怀,能够担当社会主义核心接班人的新新人类。

二、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美育育人现状

(一)没有明确美育育人的目的

众所周知,我国职业院校当前在美术教育上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专业型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那么所谓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培养能够服务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美术型应用人才。但无论是应用人才还是技术人才,都离不开专业化的美术指导,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我国当前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中,大部分的院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美术教育中的美育育人功能,导致此功能模块在应用上缺乏整体性的系统规划。除此之外,虽然在开展美育育人功能模块之前,很多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已经展开了初步的审美教育,但究其根本,都会由于对美育育人的认知不够且能力不强,看不到实际的教育成效。

(二)没有完善美育育人课程体系

由上文可知,在我国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中,关于美育育人的教育模块实施路径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其中最为明显的一项特征就是没有实现美术教育与美育育人这一策略的有效融合,同时也没有构建全新的美术教育体系。在实际的美术教育上仍然停留在教材的讲解当中,有关美术教育的教学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根本无法针对现代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需求进行教育系统构建。也可以说,在我国现代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当中,没有实现针对美育育人教育模块的整体课程体系构建,即无法发挥美育育人的教育作用。

(三)缺乏美育育人课程评价体系

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当中,开展美育育人这一教育模块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实际的美术教育中实现美育育人这一教育模块的有效落实,同时更是对美育育人这一目标落实程度的一种主要价值判断。待完善了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中的美育育人教学课程体系后,不仅可以更好的了解美育育人这一教育模块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看出教育功能的实现程度。进而实现对美育育人教育模块下的资源有效整合,改善传统的美术教育发展现状。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前职业院校在实际的美术教育当中往往存在功利化的教育表现。这也导致当前的美术教育工作无法成为教育重点内容,缺乏在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上的完善,且无法进行长远落实。

三、新时代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美育育人的实践

(一)实现美育育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课堂

为了进一步落实我国教育部门在近年来所提出的,将职业院校中的美术课堂实现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要求,体现我国现代职业院校教育中的美育育人特点,首先可以以美育育人教育为主体功能目标,实现在美术教育线上线下形式下的融合教学课堂。例如在职业院校的美术课程当中,通常可分为多个美术,如中国绘画艺术、西方绘画技法等等,都具备了不同的艺术特色。但这些不同的课程单元之间却又紧密相连,因此既可以作为我国职业院校艺术专业类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也能成为职业院校全专业学生的选修艺术课程。基于此背景下,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课堂的发展模式,也能够进一步实现在艺术教育上的实践考察,形成了一个完整且开放的教育资源综合体。

(二)组建职业院校美育育人课程教育体系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院校结构上的不同,所以在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当中,学生所能够选择的专业广泛度较为狭隘。同时又因为在学科结构上较为薄弱,这也成为了当前职业院校在美术教育美育育人这一教育功能体系下的主要漏洞。基于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克服这一先天缺陷,首先可积极组建关于职业院校中的联合教育体系。例如利用职业院校艺术类的教育支系联合一些不同专业的学科,共同开发一个可视化的美术教育美育育人课程教育体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障美术课程教育体系创建的优质性,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弥补我国职业院校在学科结构上发展的单薄性,以此来实现我国职业院校在美术教育美育育人课程体系上的共享建设。

(三)健全职业院校美育育人课程评价体系

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美育育文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必须应当贯穿在整个教育模块的开发以及实践等各项环节。例如在此教育模块开展之前,必须要针对类似的教育体系进行深度调研后,明确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关于美术教育育育育人课程的建设标准与主要教育任务。其次,在此教育体系开发当中,必须要针对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修订和整改,不断优化关于美术教育美育育人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最后,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过程当中,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教育成效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教育体系构建中的漏洞并进行整改,实现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美术教育美育育人课程评价体系的全面落实。

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部门日益倡导,必须将高等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作为立德树人教育功能重要载体的发展背景下,也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基于此背景下,通过进一步营造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的艺术文化氛围,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现代学生的审美修养,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师在美术教育落实下的美育素养。对此,通过实现对现代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后,实现我国职业院校在美育育人教育体系下的创新发展,树立我国高等教育向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是我国当前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高伟,蔡涛.高职院校非专业美术课教学认识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5(02):123-125.

[2]李红艳.高职院校公共美术课程改革研究[J].职业,2020(04):38-39.

[3]童敏,邬沛峰.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意义与实践分析[J].艺术品鉴,2019(32):355-356.

[4]刘飞.关于职业院校非设计类专业学生美术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文艺家,2019(06):170+172.

[5]陈丽.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中美育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8(19):173.

[6]何艺鸿.让创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和美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8(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