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优化策略探究

刘聪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水师中学校,161000

摘要: 为保证学生锻炼时间和提高身体素质,教育部重申,中小学校应当每日进行一小时的学校体育活动。同时,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一周上三个课时的体育课,然后是大课间休息,这也成为了初中生参加锻炼的一个主要活动。大课间的休息是全校的集体活动。如何发挥最大课间休息的功能,以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兴趣,提高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师必须共同思考的课题。通过工作实践和研究,对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
DOI:10.12721/ccn.2023.157315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教育学会2023年度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健康体育活动实践的研究(课题编号:kt2023031717340522020)
文章地址:

大课间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放松身心,锻炼身体,提高了中产阶级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使学生更喜欢体育,感觉到运动的魅力,强烈调动了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与潜力,为学生终身运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可以更好地增进教师之间、与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并培养中产阶级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意识。

一、 初中大课间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

在大课间开展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核心力量,提高学生的体力和视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绪,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性格,,自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运动,积极引导学生从紧张的学习状态进入放松的训练状态,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身心,缓解学生的疲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锐利度,当然,这将有助于适应未来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果。此外,集体行动可以有效地测试学校和教师的组织能力和维持秩序的能力,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这就是体育运动在高中取得重大突破时的价值所在。高中教师在高中阶段的重大突破中,应该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充分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国家大力提倡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大课间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喜爱游戏的天性,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游戏中创新,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大课间活动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

有必要协调学校层面体育活动的发展和实施,例如合理组织所有班级的体育活动,设计适当的学期和阶段计划,持续制定有效制定和实施重大突破行动的战略和适当评估体系的有意义项目,积极表扬和奖励体育过程中的优秀高校和个人,讨论并鼓励延迟收集和个人在休息期间实际关注体育活动,以便为有效制定和实施后续行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课间活动效果

第一,提高开放教育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师主要负责在课间组织体育课和管理学生的安全。因此,搬家公司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以避免在重要活动中发生事故。在和平中练习。在改善对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的同时,小学教师必须考虑到对班级工作人员的培训。在中学体育领域,教师应充分尊重课程的作用,为学校管理做出贡献。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特别包括教师的能力、组织和指挥、教学职能等。组织职能的实践是指体育教师的职能。其中应包括提名协议。根据协议,教师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和有计划的改进,并确定学生的时间、内容、地点和设备。体育教师负责教授和指导重大突破性运动的科学和技能。因此,教师的体育能力和程度直接影响小学生基本体育活动的质量和影响。

最后,要不断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如果学校假期的内容和组织保持不变,学生会感到厌烦。为了在体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学校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教育积极性。大型娱乐活动的创新内容包括活动的时间和特点,适当组织和使用场地和设备,学生活动和组织创新的合理性和及时性。在这方面,学校应利用各种机制促进早期创新和教师的智慧,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展示他们在娱乐体育方面的才能,并使伟大的体育活动成为真正的体育活动,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三)需要注重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既然要对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与改善,那么,在实际改善过程中,便需要将“我参加,我快乐;我快乐,我健康”理念有效地凸显出来。教师在施行的时候,要注意这样两点:第一,注重活动性形式的灵活多样;第二,注意从学生出发,选择学生喜欢且适合学生的音乐。那么,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呢?以八年级的“游戏活动”为例。在具体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注重,在这一形式下,主要是将集体以及分组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在具体结合的过程中,教师既需要将全校一起进行的校操与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活动相结合,还需要使每个年级的分组项目相统一,从而使得整个大课间活动既有课内的活动,又有课外的活动。

比如“传球”“猜猜我是谁”“跳跃游戏”等。此外,还需要注重大课间活动的音乐。因为在整个课间活动开展过程中,全程都是由音乐来领导的。由此,为了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更加高效,需要对这些指挥音乐以及退场音乐,还有过程中的一些音乐进行有效选择。既需要将初中生的朝气蓬勃体现出来,还需要使学生在接受锻炼的同时,受到艺术气息的熏陶。通过如此改善与组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

(四) 加强活动保障

有效的长时间休息保障是高质量长时间休息行动的基础和基础,长时间休息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实施责任制,例如,谁负责休息方面的主要活动,谁负责哪个级别,谁接管问题,谁为行动提供后勤支持等。他们必须明确和有效地增加不同教师的责任,因为校长应该组织和协调,不同学科的教师应该合作,体育教师应该选择和定义行动和行为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好安全工作。为了在课间休息期间开展体育活动,学生的生命安全应该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在课间休息前对学校所有学生的基本身体和这类设计进行全面和详细的检查,与不同班级学生身体特征相关的任务数量和强度是必需的。同时,应尽可能分享行动。为了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正视学生的良好处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课间活动设计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每天参与体育锻炼的实效,作为体育教师,要从教学的角度、从学生兴趣的角度、从提高学生体质水平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改善大课间活动,切切实实为学生体质的发展做出努力。但是在实施高质量、高效率的体育运动过程中取得重大突破是极其宝贵的,对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启明.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风尚,2020(02):217.

[2] 孙彬彬. 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创新实施策略[J]. 运动, 20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