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研究

陈薪如

衡东县第五中学

摘要: 现代社会,教育已不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在高中这个年龄段,正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因此,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知生命的价值、尊重自身与他人的生命、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增强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又可以使他们的心理健康、道德情感和社会意识得到充分发展。文章就高中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融合策略进行了讨论,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们一些启示。
关键词: 高中体育;生命教育;教学研究
DOI:10.12721/ccn.2024.15832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在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中,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在学校教学中,体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意志和勇气。而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中,生命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高中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将探讨高中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及实施策略。

一、高中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内容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强调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这与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目标是一致的。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们能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互相帮助,并能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及集体荣誉感。生命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感恩生活。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能够培养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勇敢地拼搏,乐观向上。生命教育内容中包含情感管理、压力调适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控情绪、应对挑战,增强心理韧性。综上所述,高中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提升,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注重生命教育内容的融入和实践,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策略

(一)强调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介绍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如运动可以促进心脏和肺部的功能,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肺活量。坚持运动能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减少心血管病发生的几率。运动有助于减肥,燃烧过多的卡路里,并消除体内的脂肪。维持合适的重量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适度的锻炼能够加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有规律运动的人患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几率较小。运动可以释放大量的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有助于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提高睡眠,减轻失眠。运动之后,身体将更易于入睡,这将帮助学生重新获得体能和心理健康。总之,重视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正面作用,不但能增进身体健康,而且能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所以,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运动,养成好的运动习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运动的好处。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指定运动的计划,明确运动的时间、内容及强度。计划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兴趣来制定,这样才能确保训练的成效,同时也不会让学生太累。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制定一些具体的运动目标,比如增加跑步速度,增加俯卧撑次数等。树立目标,不断自我激励,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业余的时间去做一些运动,比如晨练,午餐休息,跑步等等。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体育活动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篮球,羽毛球,游泳等。透过多元化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能更好地发现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并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与持久性。老师要教学生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只有坚持锻炼,才能获得持久的健康效果。同时,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对学生的自我约束、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行为,有利于增强体质,增强健康水平。教师在体育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应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结合真实案例与故事

在体育课堂上分享运动员的励志故事和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结合真实案例与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分享运动员的真实经历、励志故事和失败后的反思,不仅能激励学生,还能引发他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案例一,林书豪是华裔美国篮球运动员,他的成长经历极具启示性。林书豪在职业生涯初期经历了多次被裁员和打替补的挫折,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终于在2012年,他在纽约尼克斯队的表现让他一夜成名,开启了“林疯狂”的时代。林书豪的经历充分说明了毅力和勤奋是多么的重要。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谈论林书豪的经历,来激励学生们不要轻易地放弃,并且让他们去思考自己的理想和付出。案例二:著名运动员、演员凯瑟琳·施瓦辛格在向健身运动员转型时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批评。在一段时间内,她对外界的评价感到不安,但她逐渐学会了如何将这些批评视为改进的机会,最终在健身行业取得了成功。施瓦辛格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并从中寻找自我提升的机会。同时,强调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时要保持自信,做出积极反应。通过以上两个案例,让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可以设计问题如“失败对这个运动员的影响是什么?”或“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这些真实案例和课堂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对生命教育理念的理解,也能够让他们在体育课上获得身心成长,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使学校达到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目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在实践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认识特征,对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学生能够战胜在学业上和生活上遇到的难题,并且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件事情,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彪.浅析生命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体育风尚, 2019(6):153-153.

[2]张鑫.试论高中体育教学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和方法[J].灌篮,2019(13):147-147.

[3]童锦,项贤林.“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的缺憾与思考——以安徽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7-88.

[4]戴红云,董永利,李晓明.生命教育视域下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12(11).

[5]孙鸿,刘新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从追求体育功利转向保障学生体育权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02).

[6]吴同山.快乐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析[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二[C]. 2021: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