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小学体育跳绳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汤植蓉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红云学校,415000

摘要: 在小学开展各类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创造出行之有效的小学体育课堂。文章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以跳绳教学为例,提出了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措施,以期加强学生锻炼,促进综合发展。
关键词: 小学体育;跳绳;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37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一直以来,学生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因此在校外培训的热潮下都跟风为孩子报了很多的课外培训班,使学生本就过重的作业负担上再次雪上加霜,增加了校外培训的负担。而这些很多是学生并不需要的,还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孩子们的休息和锻炼时间,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还产生了不少心理状况。针对这种情况,《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政策)的发布可谓是一针见血,将这两种负担的压力从学生肩上减了下来,将教育目光重新放回了提高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上[1]。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五育教育之一。“双减”政策的出台也为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体育教师们应积极探索体育课程的发展。本文以跳绳教学为例,对体育教育教学在“双减”政策下的创新发展提出了相应策略,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锻炼的同时获得乐趣,在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其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一、进行示范教学

示范教学是指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跳绳的动作步骤、内容、动作技巧等,使学生能够清晰直观地观察到这些动作,进而通过模拟老师的动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在跳绳教学中,“示范”是一种比较初级的教学方法,老师要在上课之前就预先设计和准备好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跳绳优势,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和技术,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2]

例如,在跳绳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跳绳技巧,掌握花样跳绳的方法。在课堂的导入中,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抢夺绳子的游戏比赛需要同学们在组长的指挥下抢占各自位置,在游戏中设置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正式上课后,学生将老师团团围住,老师演示如何使用跳绳,并由班里表现优秀的同学引导其他同学创编花样跳绳方式。如单人跳、多人跳、长绳跳等,并按老师的指示进行表演。

二、展开课堂互动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有课堂上的互动,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常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互动式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的相互影响,使学生学会跳绳的技巧与方式,有利于增进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在实践中,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以提高他们的跳绳学习效果,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在介绍了跳绳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之后,老师要求同学们通过跳绳练习来加强对新知识的认识,通过团体运动的方式来促进思维,锻炼身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练习,指导同学们自主地进行自己喜爱的花样跳绳运动,并在团体中培养跳绳的兴趣。在跳绳比赛中,老师根据学生的性格,安排三名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的学生进行互动式跳绳,其他学生进行欣赏。有了这样的表率,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活动气氛会越来越浓,教学活动的成效也会越来越好,能更好的学习跳绳的各种技能,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体验到一种充实的感觉。

三、进行分层教学

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是“一刀切”的,没有充分的顾及每个人的体质特征,这就造成了体质好的学生锻炼效果不好,成绩差的同学无法适应新的课程[4]。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学生的问题。不同的班里,男生和女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差别,体弱者很可能会丧失对体育课的自信,从而形成“学困生”,从而使学校的跳绳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鉴于学生的体质差异,可以采用分层分组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教学主体,并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相应的评估。在实践和团体活动中,我们强调了对新知识的认识和吸收,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跳绳水平。大家的跳绳能力各有差异,老师可以在课堂之外组建一个互助会,让同学们互相帮助,一起提高自己。针对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体育老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堂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技能,提高自己的跳绳水平。

四、引入跳绳游戏

在小学阶段,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常规的跳绳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跳绳兴趣,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跳绳技能。通过游戏化的教学,使课堂充满了趣味,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同学们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完全沉浸于游戏之中,培养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水平[5]

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跳绳技能,老师采取两个游戏来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点点比赛”,看同学们在跳绳时谁能点更多的点数,以此判定输赢,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节奏感;第二项是“编花”,看同学们在跳绳途中谁跳的花样最多,以此判定输赢,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弹跳力。通过两种不同的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跳绳教学活动,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的跳绳技能。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把新的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促进他们的体育技能的发展。

五、注重课堂激励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跳绳运动由于参与度高、难度低,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在老师的激励下,他们能够迅速地提高自己,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运用激励性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更多地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感,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6]

在小学体育跳绳的课堂中,老师们通过设定合适的教学目的来达到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比如,在介绍了单人跳技术之后,老师就设定了“花样跳绳技巧”这一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不断地提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并用激励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适当的心理和物质上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同学们课堂活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体育素质。 

结语

“双减”背景下,在小学体育改革中,跳绳教学要创新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营造跳绳体育课堂实效与趣味性,充分凸显体育的教育功能与价值,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素梅.“双减”后的体育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N].人民政协报,2021-10-20(009).

[2]高敏.我国花样跳绳赛事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安徽体育科技,2019,40(04):67-70.

[3]丁亚帅,蒋巧云.花样跳绳在小学课后托管中的开展现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6):236-238.

[4]龙宝新.“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定位与改进[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1,35(06):1-11.

[5]邵伟德,王倩.“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的思考[J].体育教学,2021,41(11):14-15.

[6]张慧飞.花式跳绳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21,(0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