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后,要求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发展,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园林技术专业作为一门高校专业课程,具有课时量多、覆盖面广、持续性时间长的显著特点,加之园林技术专业课程兼具生态性与文化性、国际性与职业性,在课程思政育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应着力探索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即将价值观引领寓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它回归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阐释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和教育的应有之义。课程思政不是对思政课程简单的补充,而是对思政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是让显性的思政课程内容在不同类别的专业课程中得到隐性的贯彻和深入的感知[1]。
目前,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存在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在园林技术专业教学中,部分教师狭隘地认为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独立的、互无瓜葛的事物,即“两张皮”,导致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零散,缺乏连贯性、整体性。课前,由于对课程思政重视度不高,部分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师没有系统查询相关思政素材。在课堂讲授中,部分教师只零星的提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本国文化、历史事件或价值导向,碎片化程度较高。
二、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相关策略
(一)丰富课程设计
为切实构建“课程思政”并有效发挥其引领作用,就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特别是要从课程设计上入手。鉴于传统课程设计中的单一性不足,新时期教师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将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德育教育工作目标进行有机融合,基于协同来丰富设计的同时,强化育人实效。除了要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之外,还能够将德育教育的目标融于其中,把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的理念和精神渗透到课程教育当中,使学生学知识长技能的同时,能够受到整体课程的影响而指导自身全面发展[2]。
(二)优化教学内容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存在与实施,就必须要善于从教育内容本身来深度挖掘思政素材,能够关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优化,以此来构建“课程思政”的同时,使其更好地融合于课程教学。宏观角度来讲,必须要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突出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等,结合学生发展情况及实际需求,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来挖掘。梳理与整合思政要素资源,进而加以科学的整合,使专业课程中所蕴藏的德育资源被有效应用。微观角度来讲,教学内容的优化应着眼于学科教育特色的凸显。举例来说,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可以选取一些行业实践中的典型事例及背景故事,除了指导技术学习之外,还要挖掘并传递蕴藏着的内涵与精神,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与继承先辈们的学术思想与精神。
(三)巧设融合角度
只有进行巧妙地设计,才能够确保“课程思政”的顺利且有效实施[3]。归纳来讲,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第一,以园林文化为融入点,中国园林更是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生成了不同时代的人文景观和熠熠生辉的园林艺术,凝结了历史与文化,而且早已深层次融入社会文化、经济文化以及审美文化之中。授课中应当以我国园林发展历史,皇家、私家及寺观等园林中的典型案例为例,指导学生学习其中的建筑、书法、绘画等艺术,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传统优秀园林文化的认知与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第二,以审美观的培养为融入点,园林从设计到具体布局,无不凝聚与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观,是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的高度融合。授课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践的反复训练来培养设计理念与技巧的同时,逐步树立良好的审美观。第三,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融入点,园林设计中不仅要确保可居、可游等,也要能够具备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特别是园林中的植物不仅可用于造景,也能够绿化和保护环境。第四,以情景交融为融入点,园林景象之中包含着美妙生动的意境,授课中引导学生学习古典园林中的诗情画意、民俗风情等。品味与思考其中蕴藏着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及人文精神等,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及感悟力。第五,以工匠精神为融入点,结合典型园林案例的分析,配合视频资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技术条件及形成过程,弘扬踏实勤奋的工匠精神。
(四)加强实践应用
首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既要注重园林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能够将国内外优秀园林设计案例引入教学当中,通过视频课件等线上方式,实地走访等线下方式,指导学生在可观、可学以及可感的情景氛围中感悟与学习,强化专业知识与技巧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及文化自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程度及实际成效[4]。其次,要注重言传与身教的相结合,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以专业的学识与良好的品行来影响与感染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去感染与引导学生,同时巧妙寻求思政理论与园林知识的有机结合点,通过理论分析、实例讲解以及操作演示等方式使思政理念及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要注重教书与育人的相结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并予以及时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和塑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深入理解与认同“园林人”应有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强化与提升。
(五)完善教学评价
高职院校加强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要注意完善教学评价,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其一在课堂作业和应试考试之外,我们可以多加采取非标准答案进行全方位全程评价的方式,像是开展反思报告、进行案例总结等等,了解过往课程思政中的不足。其二可以借助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建立个人学习档案、综合各种方式多方开展评价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并可随时进行学习状态调整。其三应当加强家庭、校园、企业合作,将教学评价延伸到课后,在观察其长远效果的基础上,进行后续教学活动调整,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5]。
结语:
总之,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只有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师不断地挖掘园林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思政因素,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质,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添砖加瓦。所以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优化园林技术专业课堂环节,丰富课堂内容,以促进课程思政理念教育的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琼.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建设[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5):3.
[2] 顾芸菘.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堂教学设计[J]. 海外园林技术专业, 2022(4):2.
[3] 古丽努尔·依热吉甫.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4] 李款.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思考[J]. 2021.
[5] 王倩. 试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