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探究

郭应春

云南省临沧市第二中学,6770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路径,并提出几点策略,以期为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43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初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前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分层体育竞赛教学,锻炼学生运动能力

初中体育分层教学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体育知识能力水平以及自身兴趣特点开展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氛围中自发地开展体育锻炼。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教师应当落实“教学、勤练、常赛”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竞赛教学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通过分层化的体育竞赛模式设计,使学生在自身最近发展区内进行锻炼提升,增强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刻苦学练运动精神和诚信公正竞赛精神的培养。例如,教学初中体育“田径”板块时,教师应当基于学生实际体育发展情况,开展分层化体育竞赛教学设计。初中学生正处于肺部发育和骨骼生长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学生的肌肉生长速度慢于骨骼,教师应当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身体发展状况进行分层化体育竞赛教学设计,有效推动初中学生身体机能以及肺活量的提升发展。集体教学时,教师能够充分落实“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竞赛小组,通过“折返跑”“立定跳远”等不同难度的田径体育锻炼项目设计,以小组学生接力的方式开展分层化体育竞赛。通过分层化竞赛设计,可以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实现身体机能以及运动水平的锻炼提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其运动能力素养。

二、融入思想品德教学,提升学生的体育品德水平

新课标将体育品德这一学科素养界定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以及体育品格,旨在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体育道德水平,助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将思想品德教育积极融入体育教学体系中去,在体育教学的多个过程中寻找适宜的切入点,让初中学生既能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又能形成自身良好的体育品德。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体育领域的实时热点,并可以利用这些热点事件与重要赛事作为教学的素材,如教师可以利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这一体育盛会,为班级学生介绍参加此次运动会的中国运动员,如谷爱凌、武大靖等人的经历、体育成就等,使学生感知他们身上顽强拼搏、不畏艰难的体育精神。教师还可以用“女排精神”作关键词,在学生学习排球的同时,为学生讲解中国女排的光荣事迹,或为学生播放女排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在更加直观地了解女排的体育成就的同时,还能从女排艰辛的奋斗历程中了解到女排队员们身上团结协作精神、爱国精神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的可贵精神。除此之外,在实际的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训练过程进行跟踪,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念。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胜负欲过强、过分看重比赛结果轻视比赛的过程、不重视团队合作等行为进行纠正,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看待体育比赛,不过度重视比赛结果,享受比赛的过程,用平等宽容的态度面对合作伙伴,用合作共赢的理念对待比赛对手,与他人一起在体育运动中取得自我进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三、加强家校合作,开展丰富活动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之外寻求家庭与社会的相关支持,通过借助外部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家长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态度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建立家校微信群等方式,帮助家长进一步认识体育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使家长支持学生进行相关的体育项目锻炼,为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供帮助。同时,社会对学生学习体育时的肯定,有利于学校在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教学时获得充足的支持。学校可以通过与社会体育组织或官方机构进行合作,为学生在课外时间提供其他参与专业体育项目的机会,在确保学生安全参与活动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完成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足球”的教学之后,可以通过微信群向家长发送有关足球运动的课外作业,组织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体育作业。家长对体育学科教学活动的支持态度也能够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课程,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体育锻炼任务。学校也可以与当地的足球俱乐部合作,组织学生在现场近距离地观看一场专业的足球比赛。学生通过欣赏比赛能够接触并学习到许多十分实用的足球技巧,深入理解足球比赛需要遵守的规则,提高对足球运动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参加体育与健康的相关课程学习。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足球运动员来到体育与健康教学课堂上,对学生的带球、传球等动作进行更加专业地指导,或讲述自己的训练经历,推动学生深入了解教师所讲授的体育知识以及由运动产生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应当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设计。具体教学时,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继凯.体育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24):96-100.

[2]饶玉芳.探究体育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1(66):127-129.

[3]杨吉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探索[J].天津教育.2021,(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