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效果观察

王巧艳

龙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烟台,265701

摘要: 目的:分析在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对传染病实施预防控制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学校卫生管理工作部门15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传染病管理方法;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实验组,实施预防控制传染病管理方法,分别在管理前后抽取5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卫生制度、学生预防接种查验、传染病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管理、传染病管理组织)、传染病发病率(肝炎、水痘、手足口病、肺结核、流感)、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的知晓度。结果:实验组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学生对传染病的知晓率明显比参照组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传染病发病率比参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能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提升学校卫生管理质量水平,学生对疾病的知晓度也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学校卫生管理;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管理效果
DOI:10.12721/ccn.2023.15730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学校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是教育者有教育、有组织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化教育的组织机构,人流量比较大,且密集性比较高[1]。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本身年龄比较小,身体免疫力比较弱,受到病毒以及细菌侵袭之后就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这些疾病都有一定传染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引起校内流行,对学生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科学的管理措施有助于控制疾病的流行,保证学生能健康成长[2]。在常规学校卫生管理当中通常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健康知识讲解、完善消毒工作、进行传染病知识宣讲、季节性防疫措施等,尽管有一定效果,但是管理效果并不理想[3]。本文主要分析学校卫生管理对传染性疾病实施预防控制管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段选定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其中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传染病管理方法;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实验组,实施预防控制传染病管理方法。以学校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15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分别在两组时间段内抽取5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工作人员的一般资料为:男性11名,女性4名,年龄为28岁到58岁,平均年龄为(38.62±4.19)岁;工作年限为1年到14年,平均工作年限为(6.37±2.51)年。实验组中男性256例,女性244例;年龄为7岁到12岁,平均年龄(9.46±1.04)岁。参照组一般资料如下:男性258例,女性242例;年龄为7~12岁,平均年龄(9.02±1.4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为P>0.05。

1.2干预方法

1.2.1传统管理方法

根据季节变化以及上级防疫要求对校内传染性疾病进行相应的管理,在学校内部组织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如发现存在传染病流行需要及时上报,并找到传染病源头及时进行处理。

1.2.2预防控制管理方法

(1)传染病预防管理:学校本身是一个人流量比较密集的场所,如果传染性疾病在学生群体当中爆发,可能会导致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伤,因此必须要重视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在卫生管理工作中应该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加强传染病的健康宣教工作力度。这一措施的应用目的在于保证学生对于传染病有正确认识与了解,也能提升学生对自身的保护意识,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在传染病宣传方面应该要适当增加宣传力度,定期进行校园广播,也可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等方式完成宣教工作,保证这一工作能真正落实。另外,校内教职工也要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免疫力;学校卫生管理人员还应该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实时新闻,针对近期出现的传染病应该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积极与部分接种单位或组织机构进行合作,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免疫接种,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免疫管理工作,才能尽量避免学生出现集中感染情况。

(2)完善消毒管理:在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中,消毒管理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消毒工作开展期间主要目的就在于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校内消毒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该要对消毒对象进行严格要求,尤其是对于小样物品进行消毒处理时应该要保证其无害化处理。当前在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消毒方式包括华学校读、物理消毒等措施,其中物理消毒的应用主要在于室内通风换气,最终实现自然消毒处理;化学消毒过程中主要是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比较常见的是过氧乙酸等。在化学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应用本身有一定危害,部分物品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品消毒处理时应该要在消毒处理之后使用清水进行二次清理,将遗留在室内的化学消毒剂进行有效清除,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还要保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与流程进行操作,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3)分析既往校内传染病流行事件:管理人员可通过对校内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包括肺结核、手足口病、感叹、水痘、流感等疾病,对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以及传播方式都应该要进行相应的研究,如肝炎的研究主要是以乙型肝炎与甲型肝炎为主,了解时应该要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临床表现、传播途径等,通过了解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与临床症状,便于学生出现症状后及时警觉是否属于传染性疾病,如果能确定患者为传染性疾病,就应该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避免传染病流行。通过分析既往校内传染病流行情况,也能根据现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提升其预防作用。

(4)完善校内传染病预防规章制度:根据既往容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将其编入到传染病预防规章制度当中,便于将其落实;严格控制校内消毒工作,每天都应该要对教室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开窗透风,如有条件还可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液消毒,消毒期间需要避免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提升消毒工作的安全性;定期对教室内的消毒情况、用品消毒情况进行抽查,评估消毒效果,并统计校内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一步了解其管理效果。当校内出现传染病就要及时向上级单位进行汇报,并做好相关工作,查明原因,对感染者进行隔离处理,并安抚学生的情绪,积极配合疾控中心提供样本,做好检查工作,实施科学管控,预防感染进一步扩大。

1.3测量工具

比较两组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卫生制度、学生预防接种查验、传染病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管理、传染病管理组织)、传染病发病率(肝炎、水痘、手足口病、肺结核、流感)、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的知晓度。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卫生管理工作质量

实验组工作人员的卫生管理工作质量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高,P<0.05,

2.2比较两组学生传染病发病率

实验组传染病发病率相比于参照组较低,P<0.05,

2.3比较两组学生对传染病的知晓率

实验组学生对传染病的知晓率比参照组高,P<0.05,

3讨论

学校是为学生提供的正规教育场所,也是基础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身体免疫力、抵抗力都比较弱,容易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对儿童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4]。为了尽量降低传染病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学校应该要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干预。

在常规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通常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传染病发病率仍然比较高,但是全面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措施是一项比较优秀的管理方法,通过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对传染病知识加强健康宣教以及相应的防疫操作训练,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增强管理服务质量水平[5]。通过对既往学校当中发生的传染病事件情况进行分析,对常见传染病病因、临床表现以及传播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便于发生类似疾病之后及时排查是否为传染性疾病,进一步提升传染病的预防效果[6]。全面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传染病预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通过黑板报、班会以及广播等方式宣传有关传染病预防知识,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传染病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从而降低传染病感染风险[7]

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目的主要就在于尽量减少传染性疾病对学生造成的严重威胁与影响,在实际情况分析过程中,发现传染病预防控制之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比较高[8]。从本次研究结果上看:实验组卫生管理质量水平与传染病知识知晓率都比参照组高,传染病发生率比参照组低,P<0.05。说明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效果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针对传染源落实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定期对于学生的活动频繁区域进行消杀工作,降低疾病传播率[9]。在校园当中发现疑似传染病学生,则要及时将学生送往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并确诊疾病,针对传染病患者使用的物品、用具、周围环境等都应该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教师也要认真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落实相关工作,保证学生的安全[10]

综上所述,学校卫生管理中加强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管理有助于降低传染病发生风险,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风芝.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1):160-163.

[2] 林海,许晓明,柴莉.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在学校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7):59-63.

[3] 惠强.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9):191-192,196.

[4] 王明滔.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在学校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9):15-18.

[5] 陈宝玲,徐燕美. 学校卫生现状分析及构建协作性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考[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7):149-151.

[6] 阿吉木·阿不来提. 关于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价值[J]. 科学咨询,2020(12):25.

[7] 章美,姜朝明. 学校环境卫生管理与学生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研究——评《学校卫生学》[J].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10):封3.

[8] 张婧,马军,张琳,等. 依据《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对中小学传染病管理工作状况调查[J].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21,28(2):155-160.

[9] 徐杰,刘钰. 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策略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4):21.

[10] 周玲凤,何庆华,马正东,等. 高职院校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研究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3):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