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与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肖太阳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并对当下自身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理念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 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也成为生态环保领域上的一个重要话题。 本文通过探究当前城市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采取了几点措施,以实现河道治理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应用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0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基本含义

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大城市的河道治理工程当中。生态水利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发的绿色环保治理理念,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水利的缺点,在治理城市河道时应用传统水利理念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传统水利虽然利用控制水流有效地实现了城市用水用电等需求,但是不能平衡生态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而生态水利设计则深入贯穿了先进的环保理念,实现了城市河道绿色治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主要致力于河流治理,既保证了城市的用水用电,又平衡了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此外,生态水利应用于城市河道治理中还降低了重大灾害的发生频率,将水灾转化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淡水资源缺乏的难题,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应用于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优势

工业生产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废水、废气等也对河道及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应用,也就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原则、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的基础上,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将河道治理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之间的科学关系充分地彰显出来,然后利用一些河道内部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一种适合物种生存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种比较科学并且合理的排污系统,进一步增强河道的排污性能,降低对河道水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河道治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构建美丽城市创造了条件。

三、当前城市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1.轻视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河道污染与水污染不仅对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还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出现了过于重视水利功能的现象,没有意识到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的影响。在传统水利建设中大多以防洪抗洪为主要治理目标,与此同时也注重工程的美观性,如果要实现防洪等治理目标就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这些建筑材料虽然治理效果较好,但是对周边的土壤环境和整个地下生态水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之城市用地紧张,河道规划用地较少,从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重内轻外

河道内部属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有很多比较丰富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群都生长在这里,河道内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依靠这些微生物群进行维系。而河道外部的一些生物群体会在雨水、物种迁移等因素的影响下,与河道内部一些物质能量进行交换,进一步保证了河道内部环境的生态平衡。但是在传统的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只是注重了河道内部环境的治理建设,却忽视了河道外部环境的治理设计。

3.忽视河道治理后管理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河道治理相关部门只重视工程建设,轻视后期的修复与管理。河道治理不同于其他工程建设,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治理后期的修复与管理是城市河道治理的重中之重。首先我国居民的生态环境素养有待提高,河道治理工程建成后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而部分城市居民存在着故意破坏河道建设的行为,长此以往河道治理工程被破坏,从而对河道治理效果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工业产业迅猛发展,大量生产污水没有达到排放标准,从而污染了周围的水资源和水循环系统,继而对河道产生负面影响。

四、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1.加强对城市河道生态功能的修复

首先,要对河道周边栽种的一些植被组合进行优化,因为很多植物都具有强大的根系固土功能,对植物组合的优化,通过其根系固土功能来有效降低水流对岸坡的冲刷和侵蚀,从而增强岸坡的稳固性。比如,选择一些清水性比较强的水葱、菖蒲等植物种在河道的浅水区域,通过这些植物来降低水流对岸坡造成的危害,再选择一些垂柳、冬青等植物种植在水面以上区域,一方面能够增强河道堤岸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高了河道生态环境的美观性。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应用,在河道形态及河床断面的修复上也充分地体现出了生态功能的修复特点。河道水流呈现出了多样性的变化,也为多样性生物的生存创造了更优的生存环境。比如,设计人员利用草皮或者其他植被代替了混凝土、砌石等硬质材料,对河床进行了修复,促进了河床自然状态的恢复。

2.实现治理河道手段多元化

水污染治理是城市河道治理的工作重点之一,要想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就要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深入贯彻到河道污染治理当中,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身的净化功能,采取多元化河道污水治理方法。首先要对河道内的垃圾进行合理处理,水利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打捞和管网拦截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治理方式。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对居民向河道内乱扔垃圾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处理,对企业排放污水的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此外,在治理河道垃圾的同时还要重视河道上游水污染的治理,对上游污水采用集中治理的方式,减轻中下游污水治理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3.对城市河道护岸使用生态设计

城市河道护岸有人工生态和自然生态两种,人工建设生态护岸主要使用在城市河道, 帮助解决河道护坡坍塌问题,打造河道景观。 自然生态护岸就是利用植物种植去巩固河道周边水土流失,帮助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这种生态护岸一般用于比较宽的河道当中,在河道治理设计时要以草皮护坡为主。 一些河岸比较窄并且水流比较大的河道,在设计上要以人工生态护岸为主,要使用自然,比较有通透性的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流的冲刷, 让河道内外有效渗透互补,使周边植物健康成长,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4.加强控导工程

控导工程指的是水闸、船闸工程在河流变化和水沙流动中的控制设施,控导工程在河道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生态水利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控导工程对于河流的河道变向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保证河流区域水利资源的高效利用,相关部门要注重控导工程的建设和应用。而生态水利设计工作人员要分析综合因素确定生态论证,在建设控导工程之前要充分考虑河流动力和河流潮汐作用,考虑控导工程建成后对河道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果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话则应该在上游和下游建设循环设施,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导工程的应用一方面能够稳定河床,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能促进河道的良性循环,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结束语:建设绿色生态河道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生态水利建设不是俯仰之间的事,需要人们不断的努力,因此它的建设没有终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回归自然,才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 崔启民 .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3):81-82.

[2] 刘秀香 .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J]. 河南建材,2018(6):4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