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

伍雅丽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529300

摘要: 在面向高中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对学生的认识教育上,单纯地以为,只要让学生们掌握了语文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他们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也很关键,这就要求老师们可以将情感教学元素融入到语文课堂中,让他们的情绪更加丰富,让他们对课文的内容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关键词: 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7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将情感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这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创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将情绪融入到学生的课堂中,可以更好地与学生互动,在思想上、理念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与学生一起进行深入的学习。然而,要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就要求老师们要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革新,把情绪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恰当的时机之中,只有如此,才能将情感教育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之中。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因此,要想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要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就需要将情感渗透到多个方面。

一、深度解读文章,寻找情感教育素材

学生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从文本中获取语文知识,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对课文的理解上,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教育素材,让学生去感知和欣赏课文,然后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出合理的情感教育目标,在语文知识的讲授过程中,适当地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的情感,并用情感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求真、向善的优良品质。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沁园春•长沙》一文的时候,老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深入地解读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事迹、这首词的意境意境,从中发掘出情感教育资源,从而为这首词设计一个恰当的情感教育目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理想和博大胸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环节,使学生了解到少年毛泽东的英雄气概、宽广的心胸、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感情体验,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讨论一下当今“同学少年”应该怎样立下志气,怎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呢?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学生得出结论:我们要以自强不息、奋斗精神为基础,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融入情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老师可以创造一个好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绪,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提升,实现情感渗透的目的。另外,目前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有不少的文章都为情感的渗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老师应该充分地运用这些文本,并将自己的感情与文章的内容相结合。例如,在讲授《故都的秋》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情境来浸润学生的情绪。比如,这篇文章所谈的内容,就是笔者对北京的乡愁之情,是一篇带有感情色彩的散文。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造相应的情境,例如,展示一些背景中的建筑、图片等,使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进行阅读和分析,从而达到情感的渗透,使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文章的过程中,与作者的精神产生共鸣,使学生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章中,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感受作者写作的方式和情感的表达等,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增强学习体验,建立起一种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为渗透情感教育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把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记忆和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组织开展朗诵比赛融入情感

中学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朗读比赛,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其中,例如,有感情地朗读一篇文章,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作品的感情,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建立起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例如,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节课时,老师可以在班上进行一次朗读比赛,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谁能读懂课文的主旨,读懂作者的感情。然后,学生就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中学生能把自己的感情和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的了解,这样就能创造出一种强烈的朗读气氛,把情感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此外,中学语文老师还可以用感情来朗读课文,让他们学会自己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使他们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最后,老师还可以对成绩优秀的同学进行奖励,这样才能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地参加到朗读中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读之中,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之中,从而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我们必须要打破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利用语言特点,培养学生丰富情感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语言形式和多种情绪表达,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有兴趣,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使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感情产生共鸣。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文课本里的文章都是作者的感情流露,所以,老师要用各种语言来表现,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感情,从而产生自己的感情。比如,在给学生们讲解《阿房宫赋》的时候,老师可以让那些参与了阅读比赛的同学们,先把课文念出来,然后再请一个正常的学生来朗读,让其他的学生从他们两个人的朗读中,感受到每个人都不一样的阅读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情绪。然后,老师可以从网上搜出这篇作品的语音材料,让学生们自己去聆听,然后自己在朗诵的过程中,感受到作品中所描述的动人风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特征,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

五、生活化教学融入情感

建立生命化的教育模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来进行学习和探索,这样的教学方法还能为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在进行情感教学时,应该创造生活化的情境,或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联系,来组织和实施各种实践活动,从而建立起生活化的高中语文课堂。比如,在对高中语文《家乡文化生活》这一单元教学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组织和开展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文化活动,使他们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生活中去,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情感融入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对自己的生活中的文化活动和家乡的习俗进行讲解,把自己从小喜爱的文化和习俗进行讲解,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本节课程的教学中,这样师生交流的机会就更多了,而且学生还能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与老师建立起感情上的共鸣,达到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渗透,使他们意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参加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高中语文课堂。

总结:通过对整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能够明确情感教育的功能。其次,在进行情感教学时,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最后,要对教材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进行优化,教师要选取合适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使他们与文本有一个直接的感情沟通,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侯永炎. 融情于教,润心立德——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6):58-59.

[2]胡旭. 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