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体的血压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波动,但如果血压高于正常值就会导致动脉压升高,从而对肾脏、血管等位置均造成伤害,这种情况也被叫做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呈现舒张压、收缩压增高的特点,如果没有合理控制疾病,很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出现,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为进一步提升控制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施加综合护理,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内。为探究综合护理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健康管理情况,论证综合护理的优势,为后续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4月期间,疾控中心筛选的100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组50位,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1.13±1.75岁;体质量:39.23~63.56kg;平均质量:50.26±1.58kg。对照组50位,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0.93±1.65;体质量:39.25~61.79kg;平均质量:51.32±1.95kg。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标准
入组标准:患者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将伴随器质性病变等症状的患者排除,将存在精神性疾病改变的患者排除在外。
1.3护理方式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接受药物治疗,并且对患者的体征变化进行监测,做好病房的卫生清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护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①健康教育,患者在住院后,需要对患者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包括负责的医生与护士等,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此外,也要通过宣传手册、讲解等方式,对患者普及高血压的形成原因,以及治疗目的。让患者了解影响血压情况的原因包括饮食原因、运动原因以及情绪原因对患者病情的影响,然后让患者可以主动改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自我管理意识。
②饮食指导,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整,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整体饮食坚持少脂、少胆固醇、少盐,并且容易消化的原则。饮食种类尽可能多样化,保证足够的微量元素摄入,通过丰富的饮食结构,让患者维持良好的细胞通透性,并减少对血管的伤害,积极预防血压异常。保持低盐饮食习惯的同时,也要让患者摄入足够的新鲜水果、蔬菜,足量的膳食纤维才能保证排泄正常,保持1.5~2.0升的饮水量,不可饮用碳酸饮料、咖啡等饮品,均衡饮食,不可暴饮暴食。
③用药指导,使用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以及对药物的反应决定,保证用药安全。对患者也要讲解药物的服用方式以及药理作用等,让患者知晓服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可自行减少用药量,也不可自行停药。
④心理指导,了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原因,然后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保持情绪上的稳定,这有利于控制血压。对家属交流时,需要让家属多鼓励患者,避免剧烈的冲突,导致患者情绪发生波动。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是提高控制效果的有效手段,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主观性,能够配合后续治疗。
⑤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慢节奏的运动,包括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量以及频率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增加患者肺部供氧,改善血液循环情况,患者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运动量应逐渐增加,如果出现运动不适,及时停止,防止过量运动,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⑥出院后社区健康管理,社区健康管理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配合,通过定期的健康体检以及健康指导等方式,管理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对于控制不当的老年人进行适当的指导,并且定期开展以高血压为主题的健康宣教。对于疾控中心来说,需要定期的电话随访。
1.4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探究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护理满意率分为三个等级,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2.2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对比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护理后优于护理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对比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常见的慢性病,并且主要的患病人群为老年人,也是脑卒的常见病因,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个体健康均会造成严重影响,为加强健康管理需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让患者对疾病有着全面的认知,因此健康教育护理尤为重要,对于疾控中心来说需要开展多元化的健康宣教活动,患者出院后也要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让患者学习关于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高血压的危害性以及急救措施,让患者合理的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者增减药量。让患者的不良作息习惯得到纠正,避免外界刺激影响血压控制效果。在生活方式上,也要控制生活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并且摄入足量蔬菜,均衡摄入营养元素。观察患者的饮食控制效果,依从治疗。饮食上坚持四少原则,定时定量进食,多食用低胆固醇食物,例如鱼肉、兔肉等,肥肉、内脏等胆固醇高的食物不可食用,辛辣少吃,食用的油以植物油为主。钾对血管损伤有着正向作用,因此可以多食用含钾高的食物,例如花生、竹笋等,维生素对高血压患者也有积极作用,可以加快脂肪代谢,尤其是维生素C,因此需要多食用水果。
此外,心理疏导也非常重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在发现患者焦虑情绪后,立刻进行心理疏导,能够让患者的负担减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加强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互动,增加疾病控制的信心。在心理护理中,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反应分为五种:(1)恐惧型,对于恐惧型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主动沟通,让患者感受到热情,在交流中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减轻患者的恐惧情绪。(2)忧郁型,对于忧郁型需要交流时,注意患者的表情变化,选择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在话题中做好宣教,让患者了解心理因素对血压控制的影响。(3)急躁型,对于此类型的患者,应当在交流时,注意话题不过急于推进,减少言语刺激,当患者处于激怒状态时,应当以稳定的情绪缓解患者情绪。(4)焦虑型,对于焦虑患者,应当对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原因,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加强自我管理,树立自信心。(5)乐观型,对于乐观型患者来说,重点在于注意事项的普及,让患者知晓更多健康知识,可以在日常更好的控制,积极接受治疗。
在服用药物后,也要对患者的药物服用情况进行观察,在服用ACEI后,药物的药理为对血管紧张肽转换酶进行抑制,从而让血管紧张肽减少,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可能会出现咳嗽等副作用,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味觉障碍以及蛋白尿等情况,在服药后,尤其对于首次服药患者,应当关注血压变化,小剂量服药。在用药期间,也要定期进行尿检、血检,发现异常后及时处理,当患者出现剧烈咳嗽,需要立刻停药。对于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患者,需要注意观察患者服药后是否出现头晕、麻木以及耳鸣等症状,药物可以对钙离子进行抑制,松弛平滑肌,降低血压。如果药物的服用剂量过大,有可能发生心衰,对于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应当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副作用,并且告知患者不可过快的改变体位,注意卧床休息,当发现下肢水肿时,需要对钠盐的摄入进行控制。对于联合用药患者,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药物治疗效果更为优异,而且副作用会减少。但是,药物之间也存在配伍禁忌,因此在使用联合用药治疗时,应当做好监督指导,防止配伍禁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从运动护理上来看,应选择不复杂,并且体力消耗不大的运动方式,动作要缓慢并且心脏负荷不大,注意不要过于憋气、用力,防止血流进入头部,导致过度充血。运动时,也要注意不可发生跌倒等情况。一般运动时间不可过早,应当根据季节调整运动时间,在运动前喝水,服用降压药,防止血压升高,但是一部分降压药存在眩晕等副作用,因此需要格外注意,根据具体服药情况对运动时间进行调整。运动频率以每周3~5为主,每次时间保证1小时左右。通过有效运动,控制病情。
本次研究发现,对比护理满意率,观察组48(96.00%)优于对照组32(64.00%),表明使用综合护理优势明显,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通过对比收缩压、舒张压,观察组126.25±11.72、71.29±5.96优于对照组的175.17±13.56、108.51±6.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高血压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对比SAS、SDS,观察组21.62±1.31、27.16±2.53,对照组为32.31±2.28、35.51±2.98,观察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对后续护理的依从性较高,能够以平缓的心态面对治疗。对比SF-36生活质量,观察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一般健康为86.15±2.26、91.87±1.52、83.56±2.69、79.55±1.98、81.79±1.63、82.61±2.53,对照组为72.78±1.52、70.68±2.96、70.75±1.68、71.36±2.05、72.58±1.59、71.83±1.98,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病情控制效果优异,对正常生活的影响较小,生理机能恢复效果更为优异。
综上所述,对患者来说,疾控中心实施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情况,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姜玉桃.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对其用药管理效果的影响观察[J].特别健康 2021年23期, 159页, 2022.
[2] 张凤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研究[J].基础医学理论研究, 2022, 4(4):66-69.
[3] 张雅芝,张军,童莉.基于自我效能感干预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管理效果[J].健康管理, 2022(11).
[4] HUANG Huiqing,QIU Xuemei,WU Binbin.专项护理干预在退休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23):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