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赖真华

摘要: 建筑工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城镇化背景下,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但同时也对建筑工程提出更高标准要求,需重点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聚焦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等多项问题,进行优化与完善。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经济要求,加速改变传统建筑工程粗放式管理模式,导入绿色施工理念和绿色施工技术,实现建筑工程预期高质量发展目标。因此,文章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绿色施工
DOI:10.12721/ccn.2023.1619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十四五规划”中明显提出建设高质量经济目标,需在经济建设中协调好生态、民生等多重效益。其中,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主体力量,城镇化背景下,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但在传统粗放式建筑工程管理中也造成一系列资源、能源损耗问题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对此,当务之急需在绿色施工理念指导下,针对性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技术工艺创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氛围。文章以此为前提,进行如下讨论。

一、建筑工程管理创新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建立科学、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重点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规范性,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可正常落实。实践中,管理人员不断总结工程质量管理经验,结合工程项目特点针对性选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法,针对性创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实践中,管理人员需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与之对应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并同时针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与改进。同时,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也需要打破传统工程思维模式,建立动态化管理管理体系,并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基础上,对工程管理目标、质量标准等同步做好优化,切实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二)重视建筑安全和质量方面的管理

安全与质量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实践中,需管理人员对焦工程建设每一个具体施工环节,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同时,组建专门安全质量监督小组,在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中采取流动式检查方法,并同时要求施工现场全部人员做好安全措施。在完成安全管理后,可实施责任机制,细化工程质量问题,并针对性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具体施工小组上,然后再针对每一个施工小组的个人进行施工内容划分。期间,为防止施工管理中问题被放大,需使各项责任有效落实到个人身上,对人员主体行为进行约束。然后在专门监督核查人员工作执行中,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及时检查,从而实现建筑工程安全、质量建设目标。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中需重点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竞争力,也是企业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主体力量。目前,在严峻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氛围下,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建设经济效益,需企业重点做好高质量人才培养。

具体来看,企业需同时采取外部优质人才引进和内部优质人才培养两种方式。外部优质人才引进可拓宽企业人才供给渠道,但相应地会支出更多成本,长期来看内部人才培养仍然是企业人才建设的首选。实践中,企业需建立系统化人才培养方案,可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有效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更为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为后续工程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

(一)粉尘噪音问题处理

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一般有很多,常见如施工材料因素、施工技术因素、施工设备因素、人员主体因素、管理机制因素等。其中,从生态环保的理念来看,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样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作业时往往会涉及大量大型机械设备,并伴随大量基础材料,这就导致施工现场极容易出现粉尘污染问题,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危害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针对这一问题,需重点做好绿色施工管理,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粉尘噪音问题进行控制。

实践中,可针对运输车辆进行覆盖,减少材料在运输中产生的粉尘。同时,对运输车辆线路进行规划,一方面减少运输距离和运输道路的颠簸;另一方面减少不合理线路运输产生的噪音。此外,可在施工现场做好洒水,对扬尘进行控制。洒水处理中,可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利用收集雨水和污水处理的方式进行现场洒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其次,在噪音处理中,重点关注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可导入降噪设备,并针对施工时间段进行控制,避免在夜间进行噪音较大的施工。

(二)构建绿色管理体系

现代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中,需建立科学完善的绿色管理体系。具体来看,应当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做好分析,并对工程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勘察,针对性制定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管理体系。在完成建设后,可保证方案更好地对工程项目服务,避免工程项目施工中各项问题对绿色施工的影响。

其次,建筑工程绿色管理体系建设中,需管理人员进一步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实践中,先行保证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重点做好绿色施工技术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在绿色施工技术工艺应用中体现绿色施工理念。同时,通过绿色施工技术工艺的应用也能够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资源、能源浪费,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质量、安全目标。

最后,做好定期工作汇报,在工作汇报中对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对问题进行处理中,达到绿色施工效果。

(三)做好监管、材料选择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

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性组成部分,为实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目标,需重点做好材料的优化选择,尽可能以绿色施工材料为主。但目前来看,对比普通材料,绿色材料虽然具有更好生态环保效益的优势,但同时也兼具着成本支出更大的劣势,这就使得很多施工单位不愿意选择绿色施工材料。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是需要企业自身做好规划;另一方面需政府部门做好宏观调控,对绿色材料价格进行控制,并做好相关政策支持,提高企业绿色施工材料使用的积极性。

其次,重点做好材料使用环节的管理。材料使用环节是材料价值真正得以体现的阶段,但目前来看部分施工单位在材料使用中存在浪费和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材料的利用率。对此,可实施限额领料制度,具体规定每一个施工小组的材料领取数额,并对施工小组实际材料领取进行记录。同时,分析不同小组实际材料使用情况,如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可减少材料使用,则可以予以奖励,反之超出标准使用材料则要做好惩罚。

最后,做好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应有,并选择LDE光源,针对能源消耗问题进行控制,也建立雨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项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社会建设中,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并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其中,为实现建筑工程高质量发展目标,需重点做好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协调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结合工程项目特点,针对性制定工程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建立科学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粉尘噪音问题处理等角度切入,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姚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0):12-13.

[2] 苟发祯.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居舍,2021(23):133-134.

[3] 王利英.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06):163-164.

[4] 张斌.刍议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21):221+223.

[5] 袁斐.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07):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