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试析小学语文作业分层式教学研究

蒋英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粮市镇中心小学,421692

摘要: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会,因此,教师需要探讨在新的背景下如何调整和优化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我们需要控制作业的总量和时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从而真正贯彻和落实"双减"政策。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
DOI:10.12721/ccn.2024.15704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作业量科学分层,提高作业完成效率

在设计作业过程时,教师要践行分层作业的原则,落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理念,做到作业量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需求控制作业量,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提升学习效果。如在教学《蝙蝠与雷达》一课中,教师可以针对基础知识牢固的学生,适当减少巩固训练类型的作业量,增加拓展探究或者讨论分析类型的作业,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原理进行尝试性探索,用自己的语言转述课文中的科学原理,模拟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对于能力较强、具有一定探究意识的学生,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则可以在布置基础作业的同时控制作业量,为学生安排拓展探究类型作业任务,让学生探索课文中的科学思想,并且通过借助自身力量,在网络或者是其他书籍中收集类似的科学设计,整理后阐述表达,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布置简单的基础巩固性作业,熟练阅读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字词的书写以及应用技巧。通过作业量的分层,使学生获得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挖掘学习潜能、提高作业效率。

2作业难度体现层次性,提升综合素养

在语文教学之中,面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布置难度适宜的作业。有的学生领悟力强、学习能力强,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整体性较强的语文作业,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学习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如古诗《咏柳》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为学生布置一些还未掌握的知识,如适当背诵以及默写,鼓励学生主动整理与古诗相关的文章或词句等,与自己的丰富想象紧密结合起来,对古诗所描述的画面进行绘制,同时利用自己积累过的诗句,自主思考、自主创造,从而提高语文作业的趣味性、生动性。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做好适当的预习,通过合理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作业题型,不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领悟知识难点、重点的能力,不断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教师要控制好作业难度,确保布置的作业能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契合,引导学生能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索,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提高综合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多元化巩固课堂所学。

又如,教师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根据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分层作业的设计安排,教师控制作业难度,通过设计多层次的难度作业,使学生有效学习知识。教师可以要求基础层的学生做作业时对该文章的主要思路加以梳理,对文章的要点以及所涉及的主要信息做到全面了解,判断作者的记叙方式。对于学习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则体现启发引导的内容,使学生能积极思考,与文章相结合,梳理行文思路,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针对一些能力强、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基础上增加自主探究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资料进行自主搜集,对所要表达情感及文章的教育意义进行探究,并能结合资料领悟文章的组织思想,阐述、表达自己对火烧圆明园历史背景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和规划不同难度的作业,充分发挥分层作业的作用,开展针对性训练,从而有效指导学生针对性学习以及系统性研究课堂内容,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层次性的培养。

3不断丰富作业类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也要关系到小学语文所要涉及的听、读、说、写各个方面,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作业设计体现多元化,作业类型不断丰富,才能与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认知需求、作业需求相符。以口头作业为例,这项作业要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炼,这也是学习语言的内容之一。教师应用课本资源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课后将课堂所学的故事讲给家人或者同伴听,这样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在布置这一类作业时也应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差异性。针对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布置的是朗读、背诵,以及把握和品悟语言文字之美的作业。针对学习能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教师布置做课文内容的“续”说,以及课外优秀读物的朗诵以及欣赏的作业,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布置的是看图说话,以及优秀课外读物的欣赏与感悟的作业,从而对学生的语感以及思维能力进行训练。书面作业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作业形式,更要体现层次性,与学生的兴趣相符。书面作业在设计上更多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在读书过程之中多记录个性化的体悟与感受,及时对好词、好句进行感悟与摘抄,并随时写下读书心得,不断加深学生理解课文、消化课文的能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思维得以锻炼。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对课堂所学的故事进行续写或者扩写,不断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锻炼变通能力。针对学习能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定一种写法,比如说对课文进行改写,而在下次再让其续写,或者进行扩写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多项作业让其自由选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挑选自己认为更容易完成的作业。教师在设置实践性作业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仔细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实践性。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不仅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配合完成亲子互动作业,由此既能改善亲子关系,又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多样性的作业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结语

总之,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通过科学开展分层作业教学,真正将“双减”政策落实到实践中,引导学生系统学习知识、提高作业效果、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素花.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2,(15):42-44.

[2]王吉庆.基于课程思政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2022,(13):85-88.

[3]吴菁.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融合路径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0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