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核心素养教学的深度发展,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体育课变得轻松而深刻,活泼而不失严肃,在寓教于乐中达成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健康意识的养成。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问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改,教育部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自身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地位,学习并深度研读新型教学理论,从而依托班级学情以及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学习需求,打造高质、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在具体的实践中,部分体育课堂的状况不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陈旧。虽然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多种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但由于其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最终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第二,教师设计的教学流程不够具体。一般情况下,小学体育应当包含六大教学流程:课前热身、导入、教学示范、集体锻炼、自由活动、课堂总结。授课教师应当严格遵循上述流程,带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来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流程,也没有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专业的课前热身与课后休息,这使得部分学生出现运动扭伤、拉伤等安全事件。第三,校内体育设施陈旧老化。陈旧老化的体育设施会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舒适、安全的教学环境是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基础与保障。教师应当积极向学校反映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体育设施。
二、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因此,要突破传统课堂模式,构建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新课堂。教师要从“教教材”的思维定式转变为“用教材”,最后形成“出教材”的教学思维。“用教材”的“用”就是充分利用,活用。教师要把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习惯、思考角度、接受方式衔接起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固定的教学内容,变成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高效理解并消化新知识。“出教材”是指教师跳出教材文本,对教材知识有了规律性认识,能充分发挥创造力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并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上足球学习课程时,教师先让学生原地带球练习,体会足球与脚的不同部位接触的差异,感受踢球时用力大小和足球的反作用力等。教师一边观察学生原地带球的动作,一边指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踢球不只是“踢”那么简单。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相互传球,让学生在一对一的足球传递中感受控球的难度。由此循序渐进,扩展到五六个人一组进行传球练习。在学生传球、控球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表扬表现良好的学生,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实践环节结束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关于控球体会的交流,从踢球的力量、角度和配合等方面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处于引导地位,课堂氛围融洽,学习效果良好。
(二)在课堂中融入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若教师只是在课堂中单纯地为学生讲解体育知识,没有将体育活动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就很难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更有可能影响学生理解、吸收体育知识的效果。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开发更新颖的教学模式,将竞技性、趣味性更高的体育游戏融入日常教学,从而在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前期的热身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结合本班学生的身体状况引入“夹气球”“呼啦圈救援”“贴鼻子”“丢手绢”等具有趣味性且较为简单的游戏活动。这样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体育学习的状态,并让学生在玩耍中强化自身体质,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安排游戏活动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女生、男生在运动能力与体力方面的差异,为学生设计安全系数高的竞技游戏,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三)实施分层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小学体育教学时,可以发现不同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天赋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其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水平各不相同。通过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个体或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目标,不仅能够确保体育课堂活动的开展更加科学有效,而且有助于落实新课标关于体育教学的有关要求。在体育教学时,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理念,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个体在原有基础上,均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因此,要想不断提升体育课堂活动开展的高效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四)培育学生价值观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课日益受到重视,新时代要求培养既有学识又有强健体魄的人。体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在高效的体育课堂上,每个体育知识点的传授都可以和德育紧密融合起来。教师可以将一些运动员的先进事迹讲给学生听或利用一些精彩比赛视频片段来讲解拼搏的意义,用先进的事迹鼓舞人、教育人、感召人,在学生心里种下力争上游、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信念。两育融合,更能培养学生阳光开朗的性格。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体育教育改革命题的应有之义,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为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切实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友亮.如何高效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J].小学教学研究,2022,(15):60-61.
[2]周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优化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1,(11):80-82.
[3]黄俊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的多元方法[J].新课程研究,2022,(11):38-40.
[4]苏国培.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教育观察,2020,13(1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