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比较多,主要包括胎盘因素、宫缩乏力与软产道损伤等,其中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1]。产后出血主要是指阴道分娩产妇在产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在相关报道中显示,产后出血发生率约占阴道分娩产妇的2%-3%左右,临床上对于产后出血量的检测难度比较大,所以发病率更高,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需要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点关注,及时对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2]。预见性护理主要是指在生产之前对产妇的身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并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进而提升护理质量[3]。为此,本文中对于预防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阴道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80例产妇,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9.51±2.65)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11±0.56)周;实验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9.68±2.54)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10±0.45)周。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1)孕妇均为足月妊娠;(2)符合阴道分娩标准;(3)均为单胎妊娠;(4)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剖宫产或合并其他妊娠并发症产妇;(2)产妇伴有胎盘残留情况;(3)凝血功能异常;(4)多胎妊娠;(5)不良妊娠史、产道损伤者;(6)大出血或可能危及到生命安全需要紧急治疗的产妇;(7)对本次研究不配合或中途退出研究产妇。
1.2方法
对照组:对产妇展开常规护理,产妇入院时,协助产妇完成相关产前检查,依据产妇的实际情况、是否合并急慢性并发症等,对产力进行全面评估。主要内容为病情监测、产前常规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的预防等。在产后指导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并注意监测恶露的排出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训练。
实验组:对产妇展开预见性护理,主要内容为:(1)孕期与产前的预见性护理:指导产妇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对于有过生育史、流产史、妊高征的产妇,应将其详细信息记录到档案当中。同时,对情绪不稳定的产妇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与分娩方式,详细说明阴道分娩的注意事项,让产妇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增加对分娩的认知,缓解不良情绪。此外,在饮食、运动与作息上也应该对产妇进行指导,叮嘱其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确保每日作息时间规律,并进行适当的运动。孕期运动可以增加子宫的弹性,促使分娩期间子宫收缩频率增加,有助于产程的缩短。在预产期前一周,应评估孕妇的产前情况,了解身体与心理状态,稳定产妇的情绪;在入院之后应该详细检查营养状况,将血红蛋白指标控制在12g/L以上。(2)分娩中的预见性护理:对产程进行密切监测,注意观察母婴心率、血压等指标变化,指导患者采用拉玛泽式呼吸,缓解宫缩时的阵痛,避免体力过于消耗。同时,可以根据情况允许产妇家属进行陪产,来增强分娩的自信心;待胎盘娩出之后,轻轻按摩产妇子宫,并不断刺激宫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3)分娩后的预见性护理:应用心电动态仪来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与情绪变化,如果产妇出现了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了出血征兆,并及时通知主治医师,采取对症处理措施;观察产后出血量,并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如果是因为宫缩乏力所致,可以通过按压宫底、按摩子宫等方式来刺激子宫快速收缩。教会产妇进行早期新生儿吸吮,促进宫缩,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并指导产妇正确饮食,及时补充机体所需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会阴撕裂与产后出血发生率。②对比产后2h、24h出血量。③对比产妇心理状态。④对比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进行x2检验而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对比会阴撕裂与产后出血发生率
实验组会阴撕裂率5.00%,产后出血率5.00%,均低于对照组的22.50%与20.00%,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会阴撕裂与产后出血发生率[n(%);例]
2.2对比产后2h、24h出血量
实验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产后2h、24h出血量(x̄±s;ml)
2.3对比产妇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心理状态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对比产妇心理状态(x̄±s,分)
2.4对比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产妇对本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对比护理满意度(n/%;例)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分娩并发症,疾病发展比较迅速,且患者的预后比较差,如果没有及时在治疗,极易导致大出血、休克等情况的发生,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有着不利影响,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格外重视[4-5]。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与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四种因素可以同时存在,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6]。产后出血经常发生在胎儿娩出的2小时之内、胎盘娩出之前。阴道流血可以是短期内大出血,也可能是长时间持续性的少量出血,通常比较明显,但也有一部分为隐性出血,临床上对于此种情况的治疗以快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等措施为主[7-8]。
产妇在阴道分娩期间,常规护理主要是监测各项指标变化,并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护理就,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9]。预见性护理是在孕期与产前、产中、产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并分析产妇的性格与临床特点,对其展开全面的心理与生理护理[10]。在产后密切关注心理与生理状态,采取对症处理措施,分析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提前做好预防性护理,以免发生产后出血,提升护理质量。预见性护理贯穿了整个生产过程,可以为产后恢复奠定有利的基础,以免因为阴道分娩导致多种并发症,促使分娩可以顺利进行,保证母婴安全。
本文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主要是对产妇产前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支持、理解产妇,来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产前的健康宣教可以提高产妇对分娩的认知,进一步提升产妇的认知能力,避免分娩意外的发生;在生产期间全程陪同产妇,并观察产妇的体征与产道情况,进一步缓解紧张情绪;在生产结束后,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减少产后出血量。
综上,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会阴撕裂与产后出血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还可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铭.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科学养生,2022,25(16):192-194.
[2]程志芬.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2,32(15):4-6.
[3]徐薇.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5):52-53.
[4]党玉慧,马园.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意义[J].贵州医药,2021,45(10):1650-1652.
[5]朱琳琳.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2):163,165.
[6]郭姣姣,徐东晓,郭莹莹.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观察及策略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115-116.
[7]白欢欢.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8):165-167.
[8]李蒙.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1):2708-2709.
[9]刘振英.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5):2860-2862.
[10]姜晓丹.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z1):4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