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运用研究

​苏育波

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运用。文中首先分析了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包括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师生交流及增强学科育人功能。接着指出当前化学教学中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如教师思政教育意识淡薄、化学与思政结合不紧密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具体策略,如融入化学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通过这些策略,可以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效地进行思政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高中化学;思政教育;化学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
DOI:10.12721/ccn.2024.15705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本文是:惠安县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度立项课题《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渗透思政教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HA2022-012)的研究成果

 一、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丰富高中化学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引导。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化学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二)促进师生交流

思政教育元素的加入,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话题和切入点。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化学与思政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表达,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三)增强学科育人功能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通过挖掘和运用这些元素,不仅可以传授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从而实现学科的全面育人功能。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淡薄

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尚显不足,其意识相对淡薄。这些教师往往更侧重于化学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却忽略了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缺乏对思政教育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教师可能未能充分认识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思政教育对于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远影响。此种情况下,学生虽然能够掌握扎实的化学知识,但可能在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等思政教育所强调的方面存在不足,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化学与思政结合不紧密

当前,高中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仍存在显著的障碍,表现为两者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一些教师在实践中未能找到化学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对接点,导致思政教育在化学课堂上的渗透显得生硬和不自然。这种脱节现象不仅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也可能使学生对化学课程本身产生抵触情绪。由于缺乏自然的融合与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往往被视作额外的负担,而非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将思政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入化学教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缺乏独具特色的化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

尽管化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但目前尚缺乏一套针对化学专业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政教学案例库。这一缺失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贴切的教学材料和实例,来有效地展示化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教学案例的缺乏不仅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创意,也影响了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因此,构建一个包含多样化、生动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政教学案例库,对于提升化学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这样的案例库应当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精选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环保意识等思政教育要素的实例,以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

化学史是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化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巧妙地渗透化学史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与兴趣,更能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通过讲述化学史上的杰出科学家如道尔顿、门捷列夫等人的故事,以及他们提出的原子论、元素周期表等重大理论,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化学知识的发现,更是关于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传承。因此,将化学史融入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出对科学的敬畏与热爱,进一步塑造他们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

(二)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介绍化学元素、化合物及化学反应时,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我国的自然资源、科技成就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进行讲解。例如,当谈及稀土元素时,可以详细介绍我国在世界稀土资源中的领先地位,以及稀土在高科技领域如航天、电子、通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能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通过此类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三)化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和智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将其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时,可以引入古代炼丹术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在探讨中药学时,可以介绍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还能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紧密联系。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利用化学前沿技术引入思政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学领域不断涌现出许多前沿技术,如纳米技术、绿色化学等。这些技术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大意义,更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这些前沿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帮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例如,纳米技术在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以及绿色化学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化学作业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

化学作业是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设计化学作业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主题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在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高中化学教学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运用。通过融入思政教育,高中化学教学不仅可以传授专业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的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和科技素养。教师需要提高思政教育意识,找到化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并积极探索具有化学专业特色的思政教学方法和案例。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双碳”背景下课程思政与中学化学融合式教学——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的绿色与化学[J]. 孙欢;黎泓波;梁莹莹;田翠杰;王素琴;姜建文.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11)

[2] 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课堂渗透[J]. 但世辉;郑琼;陈静.中小学班主任,2023(10)

[3] 课程思政融入中学化学线上教学的教学设计[J]. 杨雪;罗新泽.学园,2022(36)

[4] 基于中学化学教师培养的普通高校化学师范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J]. 顾佳丽;张盈盈;李聪敏.化工时刊,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