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付朝辉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教育体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661399

摘要: 在深入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的课题时,发现其核心不仅仅是传授逻辑思维的技巧,更是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管理能力尚在培养之中,思考和理解能力也在逐步发展。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灌输知识,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那么学生将很难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也将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创新教学方法,而游戏教学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通过将游戏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 游戏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DOI:10.12721/ccn.2024.15705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仅是学生热爱的娱乐方式,更是释放无限活力、展现自我的广阔舞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将游戏元素融入课堂,无疑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乐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活动的整体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掌握并运用游戏教学策略,灵活地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这些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探索知识的热情,使他们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实现快乐而有效的学习体验。

一、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远不止于简单地识别数字和进行基础运算。这个时期,学生们正处于6至12岁的关键成长阶段,智力发展迅速,学习潜力巨大。因此,数学教育不应局限于教授公式和定理,更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教师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教材的顺序,一步步地传授知识,同时布置大量的练习题,期望通过机械化的重复来巩固知识。尽管这样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教学目标,但忽视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导致数学学习变得单调和无趣,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更严重的是,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培养,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刻不容缓。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中,教师往往将学生的成绩看作是评价其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在课堂上教师倾向于采用提问和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管这些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往往导致学生仅仅被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非真正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和技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过分依赖教师,逐渐失去独立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引入游戏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有效提升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充满活力,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游戏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设置观察类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

数学观察技能至关重要。教师在教课中,需要注重培养同学的数学观察力。透过观察,可发现数学中的规律,进一步拓展数学思考和思维方式。举个例子,在人教版教材的“观察物体”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颜色、形状及高低不等的物体图像,并组织学生参与“分类游戏”。同学们需仔细观察,发现各物体间异同点,依法则将其归类。这样的观察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逐步提升数学观察技能。学生的数形转换、数学发散性思维以及逻辑思维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这将为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思维和技能基础。

(二)利用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上课时无法专心听讲,因而对其它事物极易分心。针对此状况,教师应保持足够的耐心,依据学生喜新好奇的特性,创建更为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专注游戏的同时,无形之中理解游戏背后的知识内容。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可组织学生参与猜谜游戏。教师事先准备一个带口的盒子,里面放置两样物品如铅笔与橡皮擦等,让学生来猜测会取出何物。接着,教师交替拿出铅笔与橡皮擦,学生能迅速领悟并回答问题。以此为基础,教师再进一步讲解,告知学生反复出现的现象其实存在着规律性[1]

(三)通过实践操作游戏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观念。而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旨正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其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游戏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操作是提升思维技巧的关键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正是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们自主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锻炼思维能力。举个例子,当教师教导学生学习数字图形相关的数学知识,不妨让学生参与一些与图形相关的游戏,如剪纸等,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纸张,自行折叠并裁剪出不同的形状,让学生自己辨认所剪得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此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思维能力[2]

(四)重视数学游戏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游戏教学来说,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这样能有效弥补数学游戏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待改进之处,进而从中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举例来说,教师在教学关于多边形面积的数学游戏教学时,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梯形面积公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教师也需反思并完善现有的游戏教学方案,以便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空间观念[3]

结论

总的来说,数学这门学科具有高度理论化且复杂深奥的特性,若只采用单调灌输式教学,难免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致,甚至可能削弱学生对数学的好感度。然而,若能巧妙地将游戏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借助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形式,便能够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数学思维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核心数学知识与技巧,更为其日后的学习乃至全方面的成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小婷.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科普童话,2023(17):94-96.

[2] 郑佩.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2):88-89.

[3] 银兴亮. 利用游戏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3(4):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