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维持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患者中的价值及预后分析

肖华光

长沙市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科,410005

摘要: 目的:分析维持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预后效果。方法:在研究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实施化疗后达稳定状态,且资料完备的64例进行试验。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划分为2组,每组各有32例。在化疗后未予以其他措施的为对照组;在化疗后实施维持治疗的为观察组。就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变化进行监测,并且就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是否存在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K细胞占比、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免疫指标的状况相较于对照组占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相较于对照组更长,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稳定患者实施维持治疗,可改善其免疫指标,使之无进展生存期延长,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维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化疗;稳定
DOI:10.12721/ccn.2024.15741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饮食结构相对复杂,作息不规律,且生产和生活压力较大,使得一些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提高。结直肠癌作为临床典型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且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以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为主,很容易和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所混淆,进而耽误就医时间。不少患者在就医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这就加大了救治难度。目前,多数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时,以化疗控制病灶发展为主,其可以有效地稳定患者的病情,延长个体的寿命。尤其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化疗后,病情趋于稳定,临床会以日常干预的形式,来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调整[1]。但这类型的措施,无法改善机体的状况,这就无法延长生存期,改善其生理痛苦。基于此,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达到病情稳定后,临床的治疗目的会转变为延长患者生存期,优化其身心状态,改善其生活质量。所谓维持治疗是指在原有的化疗治疗过程中或者治疗后,停用部分毒性较大的化疗药物,改用其他低强度或者低毒性的化疗药物,来持续改善患者的状况。在实践中,不少患者认为实施这类治疗方案,延长了治疗周期,且经济成本较高,无法肯定使用效果,就会出现排斥现象。基于此,临床通过诸多研究来进行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状态患者的维持治疗效果探讨。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4例患者为例,就加入维持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研究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实施化疗后达稳定状态,且资料完备的64例进行试验。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划分为2组,每组各有32例。

入组标准[2]:(1)在患者经过病理检查后,确诊为结直肠癌晚期;(2)符合化疗的实施指征,且在我院进行化疗治疗,病情达到稳定状态;(3)实施标准结直肠癌一线、二线化疗方案均顺利完成。

排除标准[3]:(1)患者存在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2)患者存在严重的并发症;(3)中途退出或者不愿配合。

1.2方法

对照组在化疗后,实施单纯的病情监测和观察,未采取其他的措施。

观察组在化疗后,实施维持治疗。在化疗后,患者靶病灶会有明显缩小,此时选取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卡培他滨,国药准字H20073024,单药干预,用药剂量为2-2.5g/m2,第1到14d使用,每3周重复。在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机体状态,如果出现进展或者无法耐受的状况,必须要立马停用药物。

1.3 评价指标

在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来对患者的免疫指标进行监测,主要包含了NK细胞比例和CD4+/CD8+两项指标。同时,对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状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需要以统计学软件SPPSS26.0来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平均数±标准差)或者率的形式来表达,然后以t值或者卡方进行验证。如果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免疫指标

在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K细胞占比、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免疫指标的状况相较于对照组占优势(P<0.05)。数据详细如下。

表1 2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变化比较(x̄±s)

微信图片_20250306170720.png2.2无进展生存期

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相(16.32±1.23)个月较于对照组的(10.11±1.02)个月更长,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在当前,我国肿瘤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都有所优化。尤其是一些晚期癌症患者,其多需要以放化疗来抑制病灶的发展,控制癌细胞的扩散,达到稳定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结直肠癌作为相对典型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晚期治疗时,以化疗为主。且在实践中证明,以一线、二线化疗方案来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病情加以干预,其病情稳定率高达5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化疗时,效果理想[4]。但在实践中,化疗效果会受到患者身体素质和预后状况的限制。因此,在选择化疗方案时,也有不少患者无法采取一线方案,这就需要以其他药物来进行维持干预,优化控制效果。在研究中指出,多数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以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等药物联合化疗方案来进行干预,且可获得病情稳定。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并不能够延长其生存时间。基于此,临床为更好地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一直在不懈研究。在传统理念中,认为加强化疗的力度或者延长化疗的时间,可以更好地控制肿瘤的发展,自然患者病情得以稳定,生存时间也会延长。但在实践中,化疗所选取的药物本身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其会对患者的其他功能或者组织产生干扰。如果在此基础上,加大了用药的力度或者时间,就会让患者的生理负荷加重,自然心理状态也会更差,生活质量不佳[5]。在实践中,不少患者在化疗方案改善时,生存期确有延长,但也伴随着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腹泻、骨髓抑制等。这些反应的存在,很容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干扰。这也就出现了患者生存时间越长,受到的身心折磨越深的现象。基于此,临床认为必须要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同时,保证病情的稳定,从而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优化。

在当前,临床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维持治疗,已经初有成效,其优势表现在:(1)可延长化疗后稳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在单纯化疗干预后,患者进入稳定期,其生存期基本确定,在配合维持治疗和合理的日常干预后,可以适当的延长[6];(2)改善化疗停止后的一些肿瘤症状,部分肿瘤患者在化疗停止后,癌细胞反复作用,这也就使得症状反复。而患者本身的身心状况较差,这会影响整体状况;(3)控制肿瘤的进一步发展,化疗会对肿瘤的发展产生控制作用,在长期化疗后,部分患者进入稳定状态,但一旦停用药物,就可能会出现肿瘤发展的现象,维持治疗可以规避这种现象;(4)药物调整可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与研究数据的更新,临床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时,方案也趋于多元化,且逐渐从单药化疗转变为联合化疗,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控制毒副作用[7]。但长期联合治疗,还是会导致药物累积于机体之中,进而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例如腹泻、神经系统毒性、严重的骨髓抑制等,这就会让患者对后续治疗产生质疑。因此,临床认为,在强烈的化疗方案后,如果患者机体状况进入了稳定状态,就需要结合其耐受性或者经济状况,选取合适的维持治疗方案来进行干预。维持治疗的意义是选择一种有效、低毒副反应、低治疗成本的单药来进行维持治疗,既能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质量,保证各项器官功能和机体状态,有助于后续治疗的开展[8]。卡培他滨是当前相对典型的一种化疗药物,其毒素相对轻微,且在使用时,可对患者肿瘤发展进行抑制,又不会对患者的其他组织产生副作用,效果理想[9]

对照组患者在化疗后,未予以其他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后,实施维持治疗。从研究结果中,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并无差异(P>0.05)。而在干预后,观察组的免疫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变化(P<0.05)。这多是因为维持治疗选用低毒性的药物,其对患者的不良作用相对轻微,且并没有停止治疗后对免疫功能的转归作用,这也就能够提升患者的整体免疫能力,让其自身抗肿瘤发展能力得到优化[10]。除此之外,在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期相较于对照组延长,这也就意味着,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控制病情的持续发展,能够让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优化,自然其无进展生存期也会延长[11]。但在目前的环境下,这类型的研究数据相对狭隘,需要临床不断地进行探索来加以支撑。当然,在维持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对患者采取合理的预后措施,例如日常生活干预、合理的运动指导等。

综上,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稳定患者实施维持治疗,可改善其免疫指标,使之无进展生存期延长,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闫聿逊.老年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化疗后予以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生存时间的延长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4):120-122.

[2]朱旭东,张航瑜,傅琦涵,童舟,刘璐璐,郑怡,赵鹏,方维佳.晚期结直肠癌多模式维持治疗撷英[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0,6(03):69-74.

[3]刘雪. 晚期结直肠癌靶向药物维持治疗[D].浙江大学,2020.DOI:10.27461/d.cnki.gzjdx.2020.003301.

[4] Ji Xiao-hui, LEI Hai-ke, Teng Yan, ZHAO He-Zhao, LI Dai-rong, WANG Dong-lin. Efficacy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capecitabine maintenance therapy after induction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J]. 's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to prevent medical journal, 2019 ((9) : 138-139. The DOI: 10.13704 / j.carol carroll nki jyyx. 2019.09.050.

[5]秦佳宁,程建.阿司匹林维持治疗化疗后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3(04):295-298.DOI:10.16751/j.cnki.2095-4646.2019.04.0295.

[6] Li H.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apecitabine maintenanc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J]. The latest medical information abstract, 2019, 12 (02) : 100

[7]胡佳楠,徐益元,李廷,虞伟妃,赵丽萍.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在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肿瘤学杂志,2019,25(06):587-590.

[8]李庆忠,李升明,黄基正.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手术的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2):1892-1893.

[9]周希山.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7,30(05):1053-1055..

[10]陈幸运. 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适用人群的筛选[D].天津医科大学,2016.

[11]陈幸运,周礼鲲,王霞,白明,刘锐,李鸿立,巴一,黄鼎智.维持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患者中的价值及预后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02):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