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何秀清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镇畜牧兽医站,637300

摘要: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等特点,对养鸡业危害较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对成年鸡的危害尤为严重。呼吸道疾病中较为复杂、容易误诊的疾病,可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结果,结合实验室检验进行确诊。文中通过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为该病的及时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5706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的基本内容

(一)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由疱疹病毒侵染引发的流行病,病毒外观呈球状,是由双股DNA组成,外侧有不规则的囊膜。一旦发病,任何品种、年龄的鸡都会感染,且4-10月龄的成年鸡最为易感,临床症状也最为明显。病鸡接触过的设施、垫料等会造成该病毒传染,即使恢复健康之后,也会继续向外排毒,时间长达两年左右。该病的传染方式较为多样,主要为间接与直接两种。当病鸡与健康鸡接触时,会通过呼吸道、空气传播,如果饲料、水源、饲养工具与设施受到污染,也会间接传播病毒。易感鸡群和接种疫苗的鸡群,如果长时间接触病鸡,最终也会感染该疾病,并造成传播。该病毒由于不耐高温,因此夏季发病率相对较低,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且会在同一个鸡舍内快速、大范围传播,呈地方流行特征,发病率高达100%。其死亡率根据病鸡的身体抵抗能力、毒株表现力不同,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最急性型的死亡率为70%以上,且会在一到两天内死亡;急性型死亡率为30%左右,死亡时间约为七到十天左右;慢性型死亡率为5%,八到十天后即可恢复健康。

(二)病因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的自然寄主为鸡,且成年鸡的病症最为明显。在鸡场养殖中,病鸡接触过的水源、饲料、种蛋、饲喂工具都会传播病毒,以及鸡场内的粪便、空气、蚊虫等也是传播媒介,会增加该病的发病几率。其主要是因为养殖人员未做好自身以及饲喂工具的消毒工作,从而将病毒携带到鸡舍内部。再加上整个鸡场饲养密度较大,通风、消毒工作不到位,饲养管理不科学等,最终会导致该病出现大面积爆发。

(三)临床症状

自然条件下,该病的潜伏期大约为十二天,人工感染的潜伏期约为两到四天。由于发病比较突然,病情会出现迅速传播,但由于毒株不同,因此侵害的部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急性型是由高毒力毒株感染的,多发于成年鸡,发病比较急,传播速度快,发病后病鸡的身体会逐渐消瘦,鸡冠出现明显的发绀,且伴随着呼吸困难,需要伸颈呼吸,湿性啰音较重。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病鸡的咳嗽、气喘会明显加重,且咳出的分泌物中有大量的血液,眼睛和鼻孔处也会出现大量的分泌物,眼睑出现明显的水肿。当病情严重后,病鸡的头部、颈部呈蜷缩状,嘴部出现下垂,眼睛紧闭不睁。如果为成年鸡,其产蛋量会明显下降,畸形蛋率明显上升,大多数病鸡都会在发病末期因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病鸡死亡后,其鸡冠、肉髯的发绀较为明显,一般为紫红色或深红色,死亡率在25%-70%之间,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将病毒传播给健康鸡。慢性型是由低毒性毒株感染的,传播速度虽然较快,但是发病症状不明显,高发于30-40日龄的雏鸡。发病初期的病鸡经常会出现流泪现象,先是流出僵硬性或粘液性流体,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时会出现眼睛失明,眼眶下出现肿胀,以及呼吸困难等现象,大多数病鸡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1】

(四)病理学变化

通过对病死鸡的解剖观察,发现其喉头气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变,粘膜处出现高度充血,口腔、咽喉蓄积着少量的恶臭或酸臭气味内容,且夹杂着很多泡沫。将内容物去除之后,发现病死鸡的喉头粘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炎性渗出物,有些表现为凝血块附着。将附着物去除后,发现粘膜表面存在着点状出血、高度水肿充血等现象。而病死鸡气管存在的黄白色内容呈干扰状,是造成病鸡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眼结膜剖开之后,也存在着点状出血现象。【2】

二、诊断方式

(一)实验室诊断

通过病死鸡喉头部位的采集,将其气管粘膜的分泌物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充分研磨,经过双抗处理之后,再次使用离心机进行处理,十五分钟后取上层清液接种到12日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中。接种四到五天之后,发现鸡胚出现相继死亡,绒毛囊膜也明显增厚,甚至存在着灰白色的坏死病斑。当采集上述病死鸡的鸡胚组织后,将其充分研磨制成涂片,使用姬姆萨染色剂充分染色,然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上皮细胞核存在着包涵体。结合上述诊断结果,可判定该病毒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3】

(二)鉴别诊断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症状较为相似,因此在诊断中需要做到细致、有效。鸡传染性鼻炎,高发于4-8周龄的雏鸡,发病突然,临床症状为鼻腔患病、腔粘膜高度充血发炎,且患病鸡咳嗽、打喷嚏不断,眼结膜发炎,眼睑处出现肿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其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气管出现明显啰音,鼻腔、眼睛等部位分泌物较多,食欲下降,且出现腹泻症状,排便为白色水样,夹杂着很多尿酸盐。通过病理解剖,发现其腺胃黏膜肿胀,肾脏肿大呈苍白色,输尿管中充满了白色的尿盐酸。综合上述诊断结果,可判定该病毒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三、防治措施

(一)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是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的有效防范措施,因此需要引起饲养人员的高度重视。首先,在日常饲养中,需要定期展开鸡舍内部的消毒、清扫工作,避免寄生虫感染、病毒直接与间接传播。如定期使用消毒液等进行鸡舍的消毒,对于饲喂工具、饲养设施等定期进行高温杀毒,每天定时清扫粪便,保障鸡舍内部的干净整洁。此外,还要定期进行鸡舍内部的通风,保障光照充足,温湿度适宜,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其次,在饲养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根据雏鸡、生产鸡的大小进行调整。一旦发现患病鸡后,就要与分开饲养,严重时需要捕杀淘汰,防止造成大面积感染。

(二)定期接种疫苗

定期接种疫苗,也是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首先,鸡场在种鸡、幼鸡采购时,需要先做好免疫检疫工作,并且将其分开独立饲养,观察一段时间后方可与其他鸡混养。其次,在该病的高发季节,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疫苗接种,降低感染传播率。

(三)展开药物治疗

由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因此只能根据病鸡的临床症状使用相应的药物,以达到治疗、缓解的目的。在药物治疗中,可选择盐酸麻黄素和氨茶碱,使用量为10mg和50mg,需要根据病鸡的症状、年龄进行调整,然后将其添加到饮用水或饲料中,每天一次,连续使用三天。同时,还可以联合使用中药做到对症治疗,其配方为龙胆草、金银花、甘草、板蓝根等,添加量在25-35g之间,需要根据病鸡的症状做出调整,将中药添加到饲料中饲喂,每天每只鸡的服用剂量为两克,连续十五天即可见效。在该疾病的有效防范中,需要保障饲料的营养价值全面,同时添加多种维生素饲喂,定期展开疫苗接种。如果出现结膜炎的病鸡,可使用红霉素或眼药水进行治疗,也可以将强力霉素等药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饲料或饮用水中,实现大面积治疗,最终有效降低死亡率。

结语:综上所述,由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的爆发性极强,传播速度较快,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为鸡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就需要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式、防治措施等展开详细深入地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文兴、刘书印、高桂玲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的针对及防治.【J】当代畜牧.2013.21.011.

【2】李常德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要点与防治措施 .【J】中国畜禽导刊.2008.12.031 .

【3】黄坤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 .【J】福建畜牧兽医.2015.04.022.